名称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石家庄学院 |
---|---|---|
软科(综合) | 308 | 430 |
校友会(综合) | 237 | 464 |
武书连 | 396 | 619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B段 | 472 | 18769 | 418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418 | 30349 | 418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提前批B段 | 472 | 18769 | 418 | |
2021 | 校企合作 | 本科一批 | 425 | 28732 | 418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488 | 7580 | 488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66 | 119485 | 412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6 | 22883 | 454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76 | 110122 | 412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28 | 152021 | 412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99 | 37534 | 454 |
内蒙古工业大学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绥远省高级工业学校。1958年在清华大学等支援下成立内蒙古工学院,曾隶属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部,1983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93年更名为内蒙古工业大学。
经过70年的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经、法、管、农、艺术相结合,具有博士、硕士、本科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现设有22个教学单位,拥有52个研究院(所、中心);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此外作为联合申请单位,在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具有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建筑学、翻译、社会工作、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土木水利、交通运输、应用统计、法律、资源与环境、风景园林等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自治区“双一流”立项建设一流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现设有本科专业77个,涉及37个专业类别,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学校现有本专科学生236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400余人。
我校原则认可各省级招办有关少数民族的招生录取政策。
助学贷款: 内蒙古自治区助学贷款全部为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按照有关政策,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在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区县教育局或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内蒙古自治区各高校内均不再办理学籍地助学贷款。 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临时性或长期性的勤工助学工作岗位,并根据相关规定发放勤工助学工资。 学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系列资助政策,详见随录取通知书寄出的相关资料,或登陆学生工作处网站及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工在线”微信公众平台查询。
石家庄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国有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地处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南北两个校区组成,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和经济文化条件。学校始建于1958年的石家庄专区师范学院,1959年更名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1996年3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石家庄地区教育学院与石家庄市教育学院合并,校名定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石家庄学院。建校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13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牢记使命,努力奋斗,为国家建设、改革和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我校高考招生提档、安排专业时所使用的优惠加分项目及分值,遵照国家教育部及生源所在省、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优惠加分项目及分值有关政策执行。
学校执行国家相关资助政策,设有建档立卡资助、国家奖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资助项目。
所有全日制在籍学生,均可享受一定金额的生活补贴(每人每月49元)。
在校就读的河北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均可享受“三免一助”政策。
优秀学生可获得学校奖学金,且有机会获得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5000元)。
经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享受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2200至4400元)。
学校积极协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学校开设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学校还开设了校内普通奖学金和知行奖学金,激励引导学生奋发向学,营造良好学风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