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天津城建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内蒙古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1 | 综合 | -/529(本科批A段) | -/510(本科批A段)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0 | 综合 | -/538(本科批A段) | -/529(本科批A段)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 | 理科 | -/486(本科批A段) | -/456(本科批A段)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理科 | -/499(本科批) | -/460(本科批)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7 | 理科 | -/482(本科二批A段) | 445/439(本科二批)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7 | 理科 | 489/482(本科二批) | 445/439(本科二批)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天津城建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内蒙古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1 | 理科 | 429/429(本科二批) | 464/437(本科一批)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0 | 理科 | 460/460(本科二批) | 484/454(本科一批)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 | 理科 | -/489(本科二批) | -/460(本科一批)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理科 | -/483(本科二批) | -/478(本科一批)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7 | 理科 | -/448(本科二批) | -/450(本科一批)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天津 | 能源与动力工程(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29 |
四川 | 能源与动力工程(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2 |
重庆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4 |
广西 | 能源与动力工程(54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6 |
广东 | 能源与动力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5 |
山东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35 |
江西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7 |
福建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3 |
安徽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0 |
江苏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4 |
黑龙江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15 |
吉林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55 |
辽宁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4 |
内蒙古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29 |
山西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98 |
河北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2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内蒙古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37 |
四川 | 能源与动力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1 |
重庆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0 |
海南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5 |
广西 | 能源与动力工程(46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12 |
湖南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3 |
山东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03 |
江西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3 |
福建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7 |
安徽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0 |
浙江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52 |
江苏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2 |
黑龙江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87 |
吉林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92 |
辽宁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53 |
山西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7 |
河北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7 |
天津 | 能源与动力工程(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10 |
天津城建大学是天津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天津大学第四分校,依托天津大学开办本科教育;1979年,更名为天津大学建筑分校,1987年,更名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3年,更名为天津城建大学。1998年,学校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实现了办学层次的提升;2007年,被批准为工程硕士培养单位。199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在43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发展城市科学,培育建设人才”为办学宗旨,秉承“依托行业,强化特色,质量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践行“重德重能、善学善建”的校训精神,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立足城建、紧贴行业、德能并举、培养适任敬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办学特色,已经培养了7.4万余名适任敬业的优秀毕业生。
教育教学体系完备,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设有15个学院、3个教学部(中心)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在校生规模18000余人。设有57个本科专业,其中9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天津市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新工科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2个天津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和5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项目,8个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和12个天津市应用型专业,6个专业通过住建部本科专业评估(认证),32个专业实行了“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改革。学校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天津市一流建设课程24门、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天津市精品课程12门、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天津市“党史专题课程思政精品课”2门、天津市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获批首批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教材1部、国家级和省部级规划教材12部。拥有10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9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项目,1个天津市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1个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中心,1个天津市高校实践育人示范基地。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省部级以上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奖18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9项。创新创业工作成效显著,2021年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00余项,获得“挑战杯”天津赛区“优胜杯”;获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7个,其中国家级16个;6名学生获得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近年来学生就业率名列全市本科院校前列,2021年获评天津市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考核评价优秀单位。
学科特色鲜明,科研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学校有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城市经济、城市文化7大学科群,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有1个天津市一流学科(土木工程)、1个天津市一流(培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4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4个天津市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6个天津市重点学科。近五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5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5项;出版学术著作87部;发明专利授权210余件。有省部级科技平台25个,其中国家工程中心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和天津市工程中心7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人文社科基地1个、高校智库1个、天津市科技创新智库1个、天津市成果转化中心1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天津市科普基地1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2018年首次获批天津市“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项目,2019年首次获批中央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2020年首次获得天津市专利奖。学校科技经费持续增长,近三年年均科技经费过亿元。
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加强,高层次人才显著增加。学校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400余人。高层次人才数量持续提升,20位教师获得国家级人才称号,其中国家级工程项目人选2人,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省部级各类人才项目43人,其中省部级人才工程项目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天津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青年学者3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8人、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4人、天津市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青年科技优秀人才3人、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天津市教学名师14人。拥有15支天津市教学团队、6支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2支天津市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支天津市“项目+团队”创新类B级团队、1支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1支天津市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示范团队。
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教育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与20个国家的45所院校及机构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与国外17所大学开展了30个国际合作项目(包括2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短期学生交换项目,2个教师培训项目,1个境外办学项目,3个联合研究中心项目以及1个海外实践基地项目)。其中与丹麦VIA大学合作举办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已招生八届;通过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可招收本科和硕士层次来华留学生,长短期留学生累积达1100余名,生源国达36个。获批国家级外国专家项目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2项,天津市外专引智项目、天津市教委特色项目90项,被评为“天津市外专引智示范单位”。支持500余名师生赴国(境)外交流访学,累计120余名学生获得中外双学位,有16名师生获得欧盟奖学金资助。2019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天津城建大学国际工程学院”,开设4个专业的本科和硕士教育,在校本科生447人,硕士研究生52人。联合兄弟院校共建了巴基斯坦“旁遮普天津技术大学”。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联合建立了“基础设施防护和环境生物技术联合研究中心”,获批成为天津市第三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合作建立“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与智能建造技术中澳联合研究中心”,获批2020年天津市“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邀请国外知名大学专家学者千余人次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主办和承办13场国际会议,收获18项国际赛事奖项。
办学条件优良,校园环境优美和谐。学校占地面积59.5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5.32万平方米。图书馆及资料室共有纸质图书138万余册,电子图书283万册,电子期刊3.5万册,电子学位论文1200万册,音视频29万小时。校园网拥有4个出口、8.3Gbps带宽。敷设无线信息点5001个,校园无线网覆盖了教学办公的重点区域及学生宿舍。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完善,校园绿化率达41%;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校园环境文明有序、和谐稳定,学校获评“2018-2020年度天津市文明校园”。
未来,天津城建大学将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巩固和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坚持“以本为本”,坚持深化改革,坚持扩大开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扎实推进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谱写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篇章,为建设高水平城建特色大学打下坚实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一、航空: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乘公交678路(6:30-19:30)→龙井里站下车,换乘公交638路→天津城建大学。
二、海路:
天津港客运站乘公交102路→塘沽火车站换乘公交680路→十五经路站换乘公交862路→天津城建大学。
三、铁路:
1、天津站:乘公交638路到天津城建大学。
2、天津南站:乘公交707路、718路到天津城建大学。
2、天津西站:乘公交718路到天津城建大学。
3、天津北站:乘公交903路、609路至传染病医院站换乘公交700路到天津城建大学。
四、地铁
1、地铁2号线:乘2号线到曹庄站,换乘公交620路。
2、地铁3号线:乘3号线到高新区站,换乘公交620路、313路。
五、公路
内蒙古科技大学坐落在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美丽的草原钢城——包头,前身为1956年建校的包头钢铁工业学校和包头建筑工程学校,隶属原冶金工业部,1958年两校合并组建包头工学院,1960年更名为包头钢铁学院,1998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2000年内蒙古煤炭工业学校并入,2003年更名为内蒙古科技大学。199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08年以优秀等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1986年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99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被教育部批准成为新增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冶金、矿业、煤炭、稀土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术、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为一体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设有学院、部、中心等教学单位20个。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12个。本科专业66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4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2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53门。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19名,其中高级职称70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1227人,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349人(校外兼职导师148名)。教师队伍中拥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内蒙古首次“科教兴区”特别奖获得者、内蒙古首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还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特支计划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自治区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等。
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6167名。60多年来,为国家输送了15万余名合格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内蒙古高校领先水平,2000年、2009年学校2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成为50家“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之一,2012年,学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光荣称号(全国共15家高校)。
学校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含培育)9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内蒙古协同创新培育中心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内蒙古新型科技研究开发机构1个,内蒙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个,内蒙古重点实验室16个,内蒙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内蒙古科普基地1个,内蒙古工业设计中心1个,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内蒙古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内蒙古高校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基地1个,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
学校积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内蒙古自然科学一等奖4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2项,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科研获奖位居内蒙古高校前列。近五年来,学校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军工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64项,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231篇,获授权专利679项,其中发明专利318项。白云鄂博矿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创新团队研制出的矿渣微晶玻璃管材,被确定为生产该类产品的国家行业标准,并已实现产业化。学校2008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评为“科技创新先导型大学”,2010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单位。
学校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成果显著,近五年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奖励1186项,其中国家级奖励347项,省级奖励839项。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115篇,获批专利124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被科技部授予“国家级众创空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被自治区人社厅、科技厅、财政厅、团委授予“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自治区示范性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自治区首批众创空间试点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创业孵化器”“众创众扶支撑平台”,被包头市人社局、财政局、团市委授予“包头市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青年创业孵化器”“包头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荣誉称号,并于2018年7月,与英特尔公司合作成立了内蒙古科技大学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中心。
学生竞技体育走在全国高校前列,截至2018年,我校运动员在国内外体育竞赛中获省部级及以上奖牌466枚,其中国际体育竞赛金牌10枚,国家级体育竞赛金牌32枚,省部级体育竞赛金牌196枚。在全国大学生田径最高级别比赛上,我校连续八年获得全国高校前十名。我校学生运动员连续五届代表国家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田径项目并获得一金四银一铜,先后代表国家参加三届世界大学生越野锦标赛,三名学生运动员曾参加2004、2008、2016年的奥运会。在2017年8月13日的伦敦世锦赛上,我校土木工程学院学生杨家玉夺得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金牌,为国家争得了荣誉;2017年9月3日,杨家玉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上获得20公里竞走比赛金牌。2018年8月29日,在雅加达亚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杨家玉以1小时29分15秒的成绩夺得冠军。2011年学校当选全国大体协副主席单位,2014年在自治区率先成立内蒙古西部校园足球联盟和内蒙古校园足球联合会并被自治区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足球夏令营活动基地,为内蒙古校园足球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办学,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全面开展合作。学校引进智力,促进发展,先后聘请彭苏萍、薛其坤院士等168名专家来校讲学、开展学术交流、任兼职或客座教授。主办和承办了20余场大型国际与国内高端学术会议。建立了内蒙古科技大学侨联,拥有海内外华侨侨眷20余名,归侨人员50余名。派出因公出访团组100余批次,出访人数达300余人次;来华留学生、交流生、交换生、出国留学生达500余人。
学校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大力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前提下,不断强化校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积极探索以学术工作委员会为主体的学术权力决策机制,以校长办公会为基本形式的行政执行机制,以学生工作委员会为主要形式的中国特色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规范的教育管理机制,以巡视督导工作委员会为主要抓手的监督机制和以功能相对集中的专项工作委员会为主导的政策制定与组织协调机制。
展望未来,内蒙古科技大学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以党建工作为保障,大力推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民主管理、教授治学”的管理体制改革,积极践行“学术为本、学业为上、学生为体、学者为魂”的办学理念,秉承“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校园精神和“百炼成钢”的校训,争取早日建成人民满意的好大学。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开拓冶金、能源、建设、电力、化工、电子信息、食品科学、生物制药、装备制造等行业领域的企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办学沉淀,学校与包括神华集团、中煤集团、中色集团、中建集团、中冶集团、宝钢集团、包钢集团等3000余家大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积极与全国各省市人才交流中心进行对接,促进了学校就业市场的稳定发展。
在2000年和2009年教育部两次就业工作先进评选中,学校均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9年,我校跻身“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成为同时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与“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两项荣誉的全国22所高校之一。2012年学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荣誉称号。2012年11月,我校作为教育部选定的三所高校之一在教育部网络视频会议上做典型发言。2012年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全区高校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
2007年学校被列为“中国大企业集团重点招聘学校”;学校在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连续多次被评为第一名,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直稳居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前列。
内蒙古科技大学功能材料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功能材料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功能材料就业前景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功能材料专业介绍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功能材料和能源与动力工程这二个专
内蒙古科技大学复合材料与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复合材料与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复合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复合材料
内蒙古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属材料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属材料工程就业前景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属材料工程和能
内蒙古科技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就业前景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化学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化学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化学就业前景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材料化学专业介绍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材料化学和能源与动力工程这二个专
内蒙古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冶金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冶金工程就业前景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冶金工程专业介绍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冶金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这二个专
内蒙古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测控技术与仪器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测控技术与仪器就业前景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介绍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测控技术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就业前景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介绍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
内蒙古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内蒙古科技大学天津能源与动力工程2016二批理科434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内蒙古科技大学天津能源与动力工程2016二批理科434内蒙古科技大学天津能源与动力工程2014二批理科443内蒙古科技大学天津能源与动力工程2013二批理科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