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名称 | 类型 | 专业代码 |
---|---|---|---|
1 | 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 | 专业型硕士 | 105708 |
2 | 针灸推拿学 | 专业型硕士 | 105707 |
3 | 中医五官科学 | 专业型硕士 | 105706 |
4 | 中医骨伤科学 | 专业型硕士 | 105703 |
5 | 中医内科学 | 专业型硕士 | 105701 |
6 | 护理 | 专业型硕士 | 105400 |
7 | 公共卫生 | 专业型硕士 | 105300 |
8 | 口腔医学 | 专业型硕士 | 105200 |
9 | 核医学 | 专业型硕士 | 105125 |
10 | 超声医学 | 专业型硕士 | 105124 |
11 | 放射影像学 | 专业型硕士 | 105123 |
12 | 放射肿瘤学 | 专业型硕士 | 105122 |
13 | 麻醉学 | 专业型硕士 | 105118 |
14 | 耳鼻咽喉科学 | 专业型硕士 | 105117 |
15 | 眼科学 | 专业型硕士 | 105116 |
16 | 妇产科学 | 专业型硕士 | 105115 |
17 | 骨科学 | 专业型硕士 | 105113 |
18 | 外科学 | 专业型硕士 | 105111 |
19 | 重症医学 | 专业型硕士 | 105108 |
20 | 急诊医学 | 专业型硕士 | 105107 |
21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专业型硕士 | 105106 |
22 |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专业型硕士 | 105105 |
23 | 神经病学 | 专业型硕士 | 105104 |
24 | 儿科学 | 专业型硕士 | 105102 |
25 | 内科学 | 专业型硕士 | 105101 |
内蒙古医科大学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一所以医学为主,集理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于一体的多科性高等医药院校。学校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在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当时隶属于国家卫生部,1958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前身为内蒙古医学院,先后更名为内蒙古医科大学,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共建高校,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内蒙古医科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10万余名,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文化传承、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地方高等医药院校。
学校现有金山校区、新华校区、锡林校区三个教学园区,总占地面积123180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25726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44219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8049.33万元,各类图书文献205.63万册(种)。
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中医学院、蒙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计算机信息学院、护理学院(卫生技术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医学模拟中心等17个教学单位,有8所附属医院,11所临床医学院。在区内外设有实践教学基地114个。其中,医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76个、非医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38个。
学校自195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1999年获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授权资格。从2005年起,先后与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蒙医学、中西医结合、中医内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细胞生物学、中药学等7个学科的博士研究生。201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获得中医(蒙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建立了能够同时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层次齐全的民族医学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了现代医药学、中医药学、蒙医药学高等教育“三位一体”的办学特色。学校现有中医(蒙医学)1个博士一级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6个硕士一级学科;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中医硕士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3个本科专业中,蒙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蒙医学、中药学和蒙药学被教育部评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蒙医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中医学、中药学、公共事业管理、蒙药学、口腔医学、麻醉学、药学、法医学专业获批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有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14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19门。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25人。其中,本科生11780人、专科生1581人、硕士研究生2254人、博士研究生14人、留学生96人,民族预科生80人、附属中职班学生220人,本科各专业面向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校现有骨科、神经外科和普通外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蒙医脾胃病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蒙医学、蒙药学、伤寒学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有中医学(蒙医学)1个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眼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普外、骨外)和民族医学(蒙医学)5个自治区重点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内科学(血液病)2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有11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领先学科,23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1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和1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培育中心;有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临床病原微生物重点实验室6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有内蒙古自治区蒙医器械研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分子与功能影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数字转化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蒙药药效物质与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新药筛选工程研究中心、动物脏器高值化利用生物活性肽工程实验室、肿瘤细胞基因检测应用与研究工程实验室、蒙医传统疗法操作技术及器械研发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5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有1个自治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培育)研究基地;有附属医院医学模拟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蒙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有生物医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中蒙医临床模拟实验教学中心、护理实验教学中心6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中,中蒙医临床模拟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蒙古蒙医药博物馆和内蒙古自治区卫生政策研究所、心血管研究所、骨科研究所设在我校。学校紧密依托蒙医药学院和药学院的教学资源支撑、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的医疗资源支撑、内蒙古蒙医药博物馆的馆藏文献资源支撑、蒙药研究所和GLP实验室的科技创新平台支撑,全力打造蒙医药学科与专业特色,使该学科成为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被自治区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重点学科。蒙药学重点实验室和蒙医药博物馆(蒙医文献学科)获批为自治区医疗卫生领域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巩固了学校该学科在世界范围内的领跑地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56人。其中,正高288人,副高309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30人,硕士学位人员45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为92.99%。有硕士生导师863人,48名教师入选学校博士生导师库。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8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2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1人,自治区杰出人才8人,自治区草原英才领军人才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63个、自治区草原英才108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93人次,自治区教学名师15人,自治区优秀教师11人,自治区教坛新秀12人,创建了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12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4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和2个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
“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7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荣获自治区科学技术奖137项(一等奖8项、中青年科技创新奖6项、二等奖51项、三等奖72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10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奖18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4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34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172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21项。学校主办的《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出版的《疾病监测与控制》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学校一贯坚持开放办学方针,重视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与日本、蒙古国、美国、俄罗斯、泰国、澳大利亚和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医药院校或科研单位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内蒙古医科大学作为一所地方高等医药院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医学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服务民族自治地方医药卫生事业,办人民满意的医学高等教育为己任,主动适应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培养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为根本任务,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抓手,秉承“博学、尚行、精诚、至善”的校训,不断实现学校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符合我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报名。
(二)网上报名要求
1.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n,教育网址:http://yz.***,以下简称“研招网”),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学校的网上公告如实填写本人相关信息进行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2.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3.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4.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
(三)时间安排
1.网上报名时间:2021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网上预报名时间:2021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3.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要求:所有考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4.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行承担。
(一)学校按教育部有关政策制定调剂工作办法,详细说明接收考生调剂的时间、基本要求、工作程序、调剂复试办法、联系咨询电话等信息,并提前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和学校网站公布。
(二)考生调剂基本条件:
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国家二区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5.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含医学学术学位)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
6.所有调剂考生(既包括接收外单位调剂考生,也包括接收本单位内部调剂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退役大学生士兵加分项目考生、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可除外)。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二)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须在2022年9月1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相关学科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研究生。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4.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两年或两年以上(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同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修完本专业全部必修课程且每门课程成绩≥85分,并提交毕业学校的课程成绩单。
②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及目前从事的专业相同或相近。
③须在2018年9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期间在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包含的期刊上发表2篇署名为第一作者且与所报考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包括综述及个案报道)。
④近五年参加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425分。
⑤如取得复试资格,复试时还需加试两门本专业基础课。
同等学力人员在现场确认后一周内必须向学校研招办提交毕业证、课程成绩单、英语四级成绩单、论文等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一份,如不提交上述材料将不予准考。
(四)对本科所学专业要求
1.要求本科所学专业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2.临床医学各专业、中医各专业及口腔医学专业不接受跨专业考生报考。
3.非医学学位考生不得报考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4.医学影像学(放射医学)、麻醉学、精神医学、儿科学等专业本科毕业且获医学学士学位者原则上仅可报考相应专业的硕士专业学位。
5.考生前置学历、学位、专业应符合我校公布的2022年招生专业目录中拟报考专业的具体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将无法获得考试资格。
(五)其他要求
1.已经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或已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学生不得报考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及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如报考并被录取,学校在入学后资格审查中一经发现,将分流至学术学位完成后续培养,同时延长学习一年,与下一年级学术学位研究生同步申请学位,若学生本人拒绝分流,将给予退学处理。
2.已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资格但未获得合格证书的考生,如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并终录取,所产生的规培资格冲突等一系列问题均由考生本人承担。
3.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在协议规定的服务期内(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不得报考我校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
2022年我校只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要求全在校学习。
按培养类型分为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以培养有较高理论学术水平、较强创新精神与科研能力的教学、医疗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学术创新人才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实验室研究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合格者按照所属学科门类授予医学或理学硕士学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以培养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为目标,侧重临床实践等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适合从事医药卫生实践工作。合格者授予相应的硕士专业学位。
其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及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培养的实践环节按照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和标准进行。
内蒙古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公共管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数学、英语语言文学等专业。内蒙古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编号名称类型专业代码1公共管理学术型硕士软件工程学术型硕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硕士物理学学术型硕士数学学术型硕士英
内蒙古艺术学院专业型硕士专业有:艺术设计、美术、舞蹈、音乐等专业。内蒙古艺术学院专业型硕士专业编号名称类型专业代码1艺术设计专业型硕士美术专业型硕士舞蹈专业型硕士音乐专业型硕士135101内蒙古艺术学院490名校友会(综合)内蒙古艺术学院的
内蒙古财经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有:旅游管理、会计、工商管理、法律(法学)、审计、国际商务、税务、应用统计、金融等专业。内蒙古财经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编号名称类型专业代码1旅游管理专业型硕士会计专业型硕士工商管理专业型硕士法律(法学)专业型硕士审
内蒙古工业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有:物流工程与管理、土木工程、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等专业。内蒙古工业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编号名称类型专业代码1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型硕士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专业型硕士08
内蒙古师范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有:艺术设计、美术、旅游管理、公共管理、俄语笔译、小学教育、学科教学(英语)等专业。内蒙古师范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编号名称类型专业代码1艺术设计专业型硕士美术专业型硕士旅游管理专业型硕士公共管理专业型硕士俄语笔译专
内蒙古农业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有:会计、公共管理、林业、风景园林、兽医、农村发展、食品加工与安全等专业。内蒙古农业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编号名称类型专业代码1会计专业型硕士公共管理专业型硕士林业专业型硕士风景园林专业型硕士兽医专业型硕士农村发展专
内蒙古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有:会计、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电子信息、新闻与传播、日语笔译、俄语笔译、英语口译、英语笔译、法律(非法学)等专业。内蒙古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编号名称类型专业代码1会计专业型硕士公共管理专业型硕士工商管理专业型硕士电子信
内蒙古医科大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2):口腔医学(299)、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304)、中医五官科学(3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310)、神经病学(300)、妇产科学(302)、骨科学(299)、眼科学(3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护理学、中药学、药剂学、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针灸推拿学、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医史文献、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基础理论、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口腔临床医学、麻醉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肿瘤
内蒙古医科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有: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针灸推拿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内科学、护理、公共卫生、口腔医学、核医学、超声医学、放射影像学、放射肿瘤学、麻醉学、耳鼻咽喉科学、眼科学、妇产科学、骨科学、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