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南阳理工学院 | 山西大同大学 |
---|---|---|
软科(综合) | 400 | 475 |
校友会(综合) | 398 | 330 |
武书连 | 487 | 353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35 | 93448 | 518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96 | 148869 | 400 | |
2021 | 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联办,就读在南阳医专 | 本科二批 | 515 | 121053 | 400 | |
2021 | 软件类 | 本科二批 | 478 | 176475 | 400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445 | 229192 | 40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3 | 20389 | 558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22 | 46841 | 466 | |
2021 | 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联办,就读在南阳医专 | 本科二批 | 547 | 29417 | 466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512 | 54859 | 466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11 | 126766 | 40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49 | 28244 | 466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462 | 59749 | 41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B段 | 430 | 80683 | 41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497 | 15923 | 458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457 | 62937 | 41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B段 | 431 | 80028 | 41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503 | 14450 | 458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B段 | 481 | 20494 | 458 |
南阳理工学院是一所公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学校前身是1987年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的南阳大学;1993年1月国家教委批准建立南阳理工学院,原张仲景国医大学并入;2004年5月教育部批准升格本科院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近年来,学校先后获批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产教融合项目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试点学校、科技部众创空间、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省首批高校科研院所双创基地、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等诸多荣誉,在2018年全国创新创业经验交流会、2019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典型发言,2020年荣获河南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服务南阳和中原更加出彩积极贡献力量。
高考附加分:学校认可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管理部门确定的有关加分、降分投档及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
山西大同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美丽的文瀛湖畔,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由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和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校合并筹建,2006年3月正式成立,7月1日挂牌。现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全国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山西省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山西省首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由御东校区和新平旺校区构成,校园总占地面积2121.3亩,建筑面积94.0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7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81.14万册、电子图书130万册、电子期刊100.6万册。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1976人,硕士研究生249人,继续教育学生9747人。教职员工2677人(其中附属医院501),其中专任教师159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782人,博士教师301人。设有21个学院、3所直属附属医院。有本科专业70个,涵盖文学、历史学、农学、理学、工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山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70门。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山西省一流学科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