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3 | 122942 |
文科 | 518 | 32022 | ||||
2020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9 | 122749 | |
文科 | 502 | 31795 |
枣庄学院是山东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为1971年建立的枣庄市教师进修学校,1984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枣庄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枣庄学院,2012年枣庄师范学校(前身为1908年创建的实业中学)并入我校。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教授、姚建铨教授任名誉校长。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兼爱、尚贤、博物、戴行”的校训精神,坚持“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聚焦立德树人,锐意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
学校现有市中、新城两个校区,市中校区占地1142亩,校舍面积42万平方米;正在建设的新城校区占地188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11亿元,实验教学中心20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3亿元。图书馆馆藏各类图书450余万册。
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00余人,教授、副教授400余人,专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0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和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重点学科首席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以上人才30余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山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1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
学校设有教学院(部)22个,现有普通本科专业65个,专科专业18个,形成了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交叉融合、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建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4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98个。获批省一流本科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
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近三年在国际国内创新创业大赛、学科专业竞赛、科技创新比赛等活动中获省级以上奖励1000余项。近三届毕业生硕士研究生考取率在37%以上。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学校以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为奋斗目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成效显著。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产教融合全面改革试验学校、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先后引进了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凤凰教育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AI+智慧学习”人工智能学院等7个产教融合促进项目,以此为依托成立了智能制造产业学院、ICT产业学院、大数据产业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数字媒体产业学院、现代健康产业学院、锂电产业学院等现代产业学院,构建了涵盖文理工管艺、功能完备的产教融合平台。2018年以来,先后承办了全国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经验交流会、新时代中国卓越匠心文化论坛、山东省新时代应用型大学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论坛,学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学校连续多年获得“山东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山东最具办学特色本科院校““山东最具行业影响力本科院校”等称号。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建有山东省微纳技术院士专家工作站、山东省石榴资源综合开发工程实验室、山东省智慧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工程实验室、山东省鲁南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院、山东省低维量子传感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石榴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防范技术研究中心(危险化学品)、中国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等省市级科研平台70余个。
学校是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首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天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曲阜师范大学、青岛理工大学、聊城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科研课题360余项、企事业委托科研课题15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800余篇,其中高水科研论文12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8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0余项、地厅级400余项。学校积极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与枣庄市及地方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机构110余个。
学校不断扩大对外交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来自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等17个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64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学分互认、学生互换、学历留学生教育等项目。学校与南非中国文化和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及南非高教部合作开展了“实习+实训”留学生培训项目。有来自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孟加拉、萨摩亚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学历留学生在校进行为期四年的本科阶段学习。学校与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联合建设了世界展陈面积最大的世界语博物馆,2019年获批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学校连年获山东省“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山东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枣庄市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办学类型:山东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层次:本科
学习形式:全日制
招生热线: 0632-3786721、3786037
招 生 网:http://zsb.uzz.edu.cn
邮 箱:zzxyzsb@163.com
校 址: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北安路1号(市中校区)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民生路1号(新城校区)
邮政编码:277160
攀枝花学院是教育部布点在川西南、滇西北唯一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法、经、管、医、艺、农9个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著名的钒钛之都、阳光花城、康养胜地、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攀枝花市市区。
近年来,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绿化模范先进单位”“四川省优秀文明校园”“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四川省人才开发先进单位”“四川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兴川战略人才强省示范基地”“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知识产权优势培养单位”。
历史沿革:学校应三线建设需求而生,始建于1983年,由方毅、宋任穷等老一辈革命家倡导,党和国家领导人方毅、费孝通先后题写“攀枝花大学”校名。1994年与攀枝花教育学院合并,1998年攀枝花卫生学校并入,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攀枝花学院”;2004年攀枝花市高级技工学校整体划归学校,2005年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直管附属医院划归学校管理,2017年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成为学校第二临床医学院;2007年起举办研究生教育(与西华大学等大学联合培养),2017年开始举办留学生教育,2018年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办学定位:学校立根攀西、放眼全国、胸怀世界。经过39年办学实践,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发展定位更加精准、路径规划更加清晰。办学理念:立德树人、产教融合、应用为先。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定位: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发展目标定位: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声誉卓著的应用型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家国情怀、现代文明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攀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重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服务;发展路径:202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30年基本建成应用型一流大学,2035年全面建成应用型一流大学。
基础建设:学校环境优美、四季如春,春有百花秋有荷,冬沐暖阳夏拥风。学校占地总面积约1224亩,教学科研主要在紧邻的南苑、西苑两个校区,校舍面积57.4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0.99亿元。图书馆馆藏文献495万册,为四川省全民阅读示范基地,被誉为攀枝花市网红打卡地。
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扎根三线、无私奉献、奋发有为的师资队伍。学校下设21个教学单位、1个科研单位、7个教辅单位和1个直管三甲附属医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068人(不含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925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占比近41%,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8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天府峨眉计划、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等省市各类专家116人次。
学科建设: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现有本科招生专业47个、专科5个,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部级优势专业15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12项、省级精品课程11门,形成了以钒钛为优势,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兼容,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职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2016年成立全国首个康养学院,2017年成立全国首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院,2018年成立钒钛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和攀枝花纪检监察学院(与《廉政瞭望》杂志社、攀枝花市纪检监察学会联合共建)。
人才培养:学校身在“三线”,对标“一流”,以“自律”搭建人才培养高地。学校确定了“自律攀大人”示范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大学生大学四年综合素质“增量”一流。生源范围稳定保持在28个省(市、区),临床医学专业率先纳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及研究生、留学生15428人,中专、技校在校生1483名,成人教育学生2940人。近年来,本科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4%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保持在96%以上,考研通过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连续多年被评为“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是全国100所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第二批合作高校,拥有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省级大学科技园等实训实践平台7个,近年来孵化学生创业项目265个,成功孵化企业62家,带动参与创业大学生近11000人次。
科学研究: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成果丰硕。是四川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单位、四川省首批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单位。建有国家钒钛检测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攀枝花钒钛孵化器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5个、市级科研平台16个,管理运行在川高校钒钛材料协同科创平台。近五年,共承担科研项目156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省级235项,转化科技成果52项,创造社会效益12.7亿元;获得专利授权142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64件;发表高水平论文4311篇,其中SCI、CSSCI、EI论文479篇。2021年学校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社会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基金1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3项,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
对外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对外交流广泛、形式多样。与美国、英国、乌克兰、加拿大、瑞典、泰国、马来西亚等十几个国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是独联体钛协会成员,在师生互派、文化、学术交流等领域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学生可通过游学、交换项目、本升硕项目等到合作高校学习或学历深造。积极与澳门镜湖护理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钢集团公司、西南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上海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国内高校、大型企业在科研合作、研究生教育等方面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开展了中德、中日护理人才交流项目,承办了2017年中国(四川)--尼泊尔卫生医疗人员研修班(该项目为我省首次在成都以外地区承办的国际医疗卫生培训交流项目)。获批四川省引才引智基地1个,承担2020年度四川省国(境)外高端人才引进项目1项,柔性引进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李长明等7人为客座教授或担任钒钛国际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成员,全职聘任外籍教师7人,现有在读本科留学生63名。
服务社会:学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凝智聚力增强服务能力。深耕“钒钛+”,建立全国首个国际钒钛学院和国际钒钛研究院,承担涉及钒钛的市级以上科研课题200多项,获得钒钛方面专利100余项、研究成果奖34项,在钒钛材料研究领域居全省第一方阵。紧密对接绿色低碳,积极服务阳光产业布局,建成中国攀西康养产业文化基地、攀枝花市阳光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攀枝花康养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中国攀西康养产业研究中心;附属医院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卒中中心、治未病中心,国家级标准版心衰中心;积极助力清洁能源发展,建立了太阳能利用技术集成工程实验室,建成了全省首个扬程为620米的逆变升降压光伏提水系统、全省首条年产12万吨工业型煤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联合干燥生产线和全省首个110KW屋顶分布式光伏实验电站。创建了以“攀枝花县域发展论坛”为平台的校地合作模式,近年来承担政府委托课题和咨询项目40余项。扎实开展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2016年、2017年连续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五个一”精准扶贫先进单位,2021年获评“四川省高等学校及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教育脱贫攻坚专项嘉奖单位”称号。继续教育事业持续繁荣,累计输送毕业生5万余人,培训90.5万余人次。
迈步从头越,自律启新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攀枝花学院将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潜心培育自律之品质和自律之校风,以“自律攀大人”作答新时代育人“答卷”,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增量一流。将以更昂扬的斗志、旺盛的干劲躬身“更名”和应用型一流大学建设、献身“新三线”、服务“新战略”,以一流的过程实现一流的梦想!
建校以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本专科毕业生5.6万余人,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勤奋务实,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咨询电话:(0812)5712507 3370868
学校网址:http://www.pzhu.cn
招生信息网:http://zsw.pzhu.cn
学校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机场路10号
攀枝花学院车辆工程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车辆工程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车辆工程就业前景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就业前景,车辆工程专业介绍和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车辆工程和健康服务与管理这二个专业,希
攀枝花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就业前景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就业前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介绍和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
攀枝花学院应用化学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化学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就业前景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就业前景,应用化学专业介绍和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化学和健康服务与管理这二个专业,希
攀枝花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
攀枝花学院英语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健康服务与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攀枝花学院翻译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翻译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翻译就业前景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就业前景,翻译专业介绍和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翻译和健康服务与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攀枝花学院商务英语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商务英语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商务英语就业前景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就业前景,商务英语专业介绍和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商务英语和健康服务与管理这二个专业,希
攀枝花学院秘书学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秘书学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秘书学就业前景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就业前景,秘书学专业介绍和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秘书学和健康服务与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
攀枝花学院汉语言文学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健康服务与管理这二
攀枝花学院法学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健康服务与管理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健康服务与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