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青岛科技大学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
| 软科(综合) | 160 | 260 |
| 校友会(综合) | 140 | 273 |
| 武书连 | 153 | 369 |
| US排名 | 1254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一段 | 531 | 88654 | 444 |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普通类一段 | 523 | 102913 | 444 | |
| 2021 | 校企合作 | 普通类一段 | 519 | 110093 | 444 | |
| 2021 | 高密校区 | 普通类一段 | 500 | 149881 | 444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一段 | 470 | 218353 | 444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一段 | 498 | 153297 | 444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一段 | 480 | 196262 | 444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1 | 28235 | 336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21 | 35702 | 33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39 | 67389 | 336 | |
| 2021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本科批 | 424 | 72582 | 336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14 | 75815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3 | 17868 | 456 | |
| 2021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本科批 | 509 | 18765 | 456 |
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111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获“山东省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
毕业生就业情况
青岛科技大学坚持“面向行业、面向区域、面向世界”的特色办学理念,不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就业工作模式,全力以赴促进学生充分就业。多年来,我校毕业生以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自强务实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广大用人单位的青睐。近七年,我校毕业生签约率位列山东省属高校前茅。
学校对内加强就业指导,深化就业教育,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对外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创新思维,开拓“国际化就业”、“学士后流动站”等就业渠道,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0%以上。学校2007年、2012年两次被山东省人社厅、教育厅授予“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被山东省人社厅评为“山东省高校创业教育示范院校”。 2012年被山东省人社厅授予“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年度 |
毕业生数 |
就业率(%) |
签约率(%) |
省属普通高校 签约率排名 |
2006 |
4718 |
94.53 |
74.14 |
1 |
2007 |
5588 |
91.02 |
73.80 |
1 |
2008 |
5659 |
94.84 |
77.31 |
1 |
2009 |
6294 |
91.75 |
75.14 |
1 |
2010 |
6001 |
94.27 |
83.22 |
1 |
2011 |
6414 |
92.44 |
83.91 |
1 |
2012 |
7079 |
94.36 |
90.86 |
1 |
根据近年来对313家用人单位及523名毕业生的调查回访,97%的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表现出色,敢于担当、责任心强,工作要求与所学专业结合较好,愿意继续接收我校毕业生。96.3%的毕业生对我校的校风和教风表示满意,认为我校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务实精神,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较高,并对就业管理服务工作充分认可。社会媒体广泛关注我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光明日报》、《科学时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媒体都给予了报道。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1950年始建于大连,1953年迁至抚顺办学,1958年升格为抚顺石油学院,2000年2月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划转为辽宁省人民政府领导,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0年3月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四方签署共建学校协议。
学校坚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确立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学科专业结构和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有力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学校占地面积1890亩,总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图书馆图书资源总量251.9万册,电子文献数据库46个。学校设有20个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18000余人。学校是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高校,拥有2个联合培养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电子信息、机械、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会计(MPAcc)、翻译(MTI)和艺术(MFA)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程学学科、化学学科分别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位居辽宁省属高校理科为主类应用型高校第一。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全省110个一流学科考核中获评“优秀”,位列全省一流学科前20%。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入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50%,在辽宁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