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化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0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机械工程 | 四年 | 2 | (01)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四年 | 2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四年 | 15 | (0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四方校区) | 四年 | 4 | (01)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四年 | 2 | |||||
人工智能 | 四年 | 2 | |||||
自动化 | 四年 | 2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7 | (0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制药工程 | 四年 | 4 | (0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生物工程 | 四年 | 2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自动化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0 | 55954 | (01)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机械工程 | 528 | 57906 | |||||
化学 | 527 | 58849 | (0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27 | 58849 | (01)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526 | 59824 | |||||
制药工程 | 518 | 67914 | (0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应用化学 | 514 | 71997 | (0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09 | 77188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509 | 77188 |
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化工行业发展。培养掌握化工过程及装备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具备新产品开发、工艺过程与设备设计、系统优化、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能从事化工、轻工、医药、生化、食品、能源、环保等领域的研发、设计、生产和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化学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素质及人文素质协调发展,具备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拥有绿色化学、生物化学、医药化学、环境化学、材料化学等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前沿知识,能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和政府部门、环保部门、科研单位及学校等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管理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具备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制药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在制药、生物化工和食品等行业从事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与技术管理、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代码:080414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概论、近代物理概论(量子物理、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应用电化学、薄膜物理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研究方法与现代测试技术、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储能材料与技术、半导体硅材料基础、硅材料检测技术、化学电源设计、化学电源工艺学、半导体照明原理与技术、薄膜技术与材料、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太阳能发电技术与系统设计等。
相近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冶金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复合材料与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 生物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学科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学科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2.较系统地握新能源材料、器件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3.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备、加工与改性、性能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选择和设计新能源材料与新能源器件加工工艺、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的初步能力;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调研、文献查阅、实验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达到国家、学校规定的英语水平考试;6.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和技能;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勇于进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探索、开发和应用;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 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 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 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 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 从事节能、制冷、动力、环保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设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需 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 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 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机械、热工、控制、电工电子等工程 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专门针对能源动力系统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个人 能力和专业素质,能进行能源新产品和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维护以及相关制造,具有集成 创新的能力;
3.了解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的行业需求动态,熟悉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的理论前沿 和应用背景,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和技术路线;
4.具有在能源动力类企业的初步工程实践经验,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 时掌握并应用相关新技术为社会服务,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 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基本知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设计基本知识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本知识(电工学、控制理论)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流体力学(56学时)、传热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燃烧基本原理 与建模(24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础(24学时)、电工电子学(72学 时)、自动控制理论(32学时)、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64学时)。
示例二:工程流体力学(A)(72学时)、传热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72学时)、燃烧理论 基础(16学时)、机械设计基础(64学时)、自动控制理论(72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 学(48学时)。
示例三:流体力学(80学时)、传热学(60学时)、工程热力学(75学时)、燃烧学(30学时)、 机械原理及设计(90学时)、工程图学(90学时)、电工电子(90学时)、自动控制原理(30学时)、 工程力学(12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课程 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工电子实验、热工实验(包括工程热力学实验、工程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 实验)、能源与动力相关方向的专业实验(如燃烧学实验、热工控制与测试类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青岛科技大学江苏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为514分(物理类)。青岛科技大学江苏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应用化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青岛科技大学江苏应用化学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应用化学本
青岛科技大学江苏自动化录取分数线为530分(物理类)。青岛科技大学江苏自动化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自动化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青岛科技大学江苏自动化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自动化本科批普通类
青岛科技大学江苏机械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28分(物理类)。青岛科技大学江苏机械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械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青岛科技大学江苏机械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机械工程本
青岛科技大学江苏能源与动力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27分(物理类)。青岛科技大学江苏能源与动力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能源与动力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青岛科技大学江苏能源与动力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
青岛科技大学江苏化学录取分数线为527分(物理类)。青岛科技大学江苏化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化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青岛科技大学江苏化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化学本科批普通类四年2化学
青岛科技大学江苏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26分(物理类)。青岛科技大学江苏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青岛科技大学江苏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招生计划2
青岛科技大学江苏制药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18分(物理类)。青岛科技大学江苏制药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制药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青岛科技大学江苏制药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制药工程本
青岛科技大学江苏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09分(物理类)。青岛科技大学江苏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青岛科技大学江苏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
青岛科技大学江苏化学工程与工艺录取分数线为509分(物理类)。青岛科技大学江苏化学工程与工艺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化学工程与工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青岛科技大学江苏化学工程与工艺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
青岛科技大学在江苏省录取批次:2021年为本科批,2020年为本科一批,2019年为本科一批,2018年为本科一批,2017年为本科一批。2022年青岛科技大学在江苏招生专业有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与动力工程、人工智能、自动化、生物工程、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