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哪个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好(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烟工职院和山东信院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9 14:22:15 解决时间:2022-12-16 10:40

满意答案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哪个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各排行榜,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分数对比(山东)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机电一体化技术2021综合 -/277(普通类二段)-/356(普通类二段)
机电一体化技术2020综合 -/169(普通类二段)-/298(普通类二段)
机电一体化技术(“高职技师合作培养”)2019理科 443/210(专科批)348/245(专科批)
机电一体化技术(高职本科)(测控技术与仪器,3+2)2018理科 -/426(专科批)-/173(专科批)
机电一体化技术2018理科 -/171(专科批)-/173(专科批)
机电一体化技术2018文科 -/241(专科批)-/184(专科批)
机电一体化技术2017理科 -/171(专科批)-/273(专科批)
机电一体化技术2017文科 -/230(专科批)-/308(专科批)
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主干课程

【专科段】工程图学、工程力学、工程光学、电路与磁路、模拟电子技术、程序设计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AUTOCAD、智能电子产品设计、钳工基本功及机械装配训练、电工基本技能训练、低压电器基本控制线路、机床电气线路故障分析与排除、PLC应用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本科段】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子焊接工艺实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信号分析与处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路CAD技术、精密测控与系统、电机原理与拖动、精密机械制造工程、机电系统设计、工厂电气控制技术、流体传动与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高等数理基础及外语能力,具有知识更新、科技创新和综合设计应用能力,具有工程意识和规范的工程素质,掌握多种有关机电与测量应用的专业技能,能够从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修与维护、销售与售后服务以及自动化生产线装备的设计与制造和各种精密仪器、电子测试控制装置以及自动化测试控制系统设计制作、工程实施、运行管理、服务和营销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山东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277
内蒙古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00
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01. 专业简介及培养目标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申办于2004年,2005年开始招生,现在校生人数933人,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也是院级特色专业, 2016年该专业被教育部和装备发展部确定为我院首个定向培养装备保障直招士官专业。

该专业重点培养掌握常用机械绘图软件、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理论、机床的维护、常用机床制造工艺和操作技能,具有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等能力,能从事机电产品生产制造、生产管理、设备维护、质量管理、技术支持、市场营销及辅助研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02. 专业核心课程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核心课程为《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CAD/CAM》、《数控车削(铣削)加工与编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应用》、《单片机应用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03. 实践教学条件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建有钳工、电工、电子、电气智能化,液压与气动、低压电器、自动化创新、电机拖动、机械加工、数控车(铣)削工艺编程与加工一体化、加工中心等30多个实验实训室,各实训室都配备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系统,有宇龙仿真软件90节点、CAD/CAM实训中心高性能配置微机150台等,满足各门课程“做学教”一体化教学需要。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山东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356
机电一体化技术(歌尔匠造班)319
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歌尔匠造班)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机械加工技 术、电工电子技术、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自动生产线技术及机电设备维 修等基本知识,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能力,从事自动生产线 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品辅助设 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 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现场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 品的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机电产品辅助设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维修能力;

3.具备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

4.具备进行装备制造类企业生产现场技术管理的能力:

5.具备机电产品质量检验和管理能力;

6.掌握阅读及绘制零件图、装配图、原理图和接线图的方法,能识读机电产品和自动化 生产线装配图、接线图;

7.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规程与规范,能正确使用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及辅助 设备;

8.熟练操作机床完成工件加工。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加工、气动与液压技术、电工与电子、电气控制与PLC、自动生 产线、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钳工、机加工、数控加工、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小型设备电气系统安装与 调试、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实训。

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机修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 电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机电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制造技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歌尔匠造班)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山东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356
机电一体化技术(歌尔匠造班)319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303
校友会(高职一类)
399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由烟台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学院位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身始建于1957年,1990年成立烟台市高级技工学校,是全国首批试办的两所高级技工学校之一;2006年成立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加挂烟台市技师学院校牌;2015年,被批准为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 “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学校。学院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12年)”、“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技师培训基地”、“山东省技师工作站”、“山东省首批金蓝领培训基地”、“山东省特种作业操作证培训基地”、“烟台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烟台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烟台市阳光工程培训基地”。60多年以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6万多名高素质技能人才。


学院专业建设成果显著,现设机械工程、电气与新能源工程、信息与传媒、经济管理、汽车工程、航空服务、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业技术应用八个系,精心打造智能制造与控制、数字商贸、新一代信息技术、城市交通、现代服务、文化传媒、应急管理等专业群。学院建有2个国家级资源库建设项目,拥有山东省名师工作室2个、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3个、省级示范和品牌专业群3个,省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10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名师4个,省级精品课程1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省级教改项目37项,省级教学资源库6个,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8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0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省首席技师”2名、“省教学名师”4名、“省青年技能名师”2名、“省技术能手”5名、烟台市首席技师9名、烟台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市级突出贡献技师7名、高级技师144名、市级技术能手21名,“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85%。


学院科研成果丰硕,获得政府科研成果奖103项;纵向科研立项378项,横向科研项目(企业委托课题)313项,合同金额4325万元;出版著作、教材261部;发表学术论文2243篇(其中SCI、EI等856篇、北大中文核心247篇);取得专利授权667件(其中发明专利123件);取得专利授权606件(其中发明专利163件);转移转化科技成果114项,2019年、2020、2021年“专任教师取得专利数/专任教师总数(%)”分别达到36.93、38.89、34.02,连续五年高于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中位数。


学院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探索完善工学结合教学体系,实施一体化课程改革,将思政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工匠精神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实施系、院、市、省、国家五级竞赛机制,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人人参与的竞技文化。学生近三年来参加各级各类大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超过600人次,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均居全省前茅。毕业生合格率、专业技术等级证书领证率达到98%以上,就业率达到98%以上,广泛分布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LG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和外资企业。


学院坚持“校企一体,产教融合”的开放办学模式,依托行业、产学研联盟,以项目为纽带,坚持“广精尖”的校企合作理念。与西门子工业软件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正海集团、艾迪精密等烟台市及周边170多家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多形式、多层次、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关系。学院建有147个实验、实训室(车间),6个应用技术研究所,3个应用技术研究院,40个校内实践基地,118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与就业基地。学院与西门子工业软件合作,共同建设智能制造学院;与施耐德电气合作,共建施耐德电气学院;与阿里巴巴合作,共建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与淼盾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


现建有2个省级企校共建工科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2个山东省现代学徒试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正海磁材有限公司合作,电子商务专业与烟台星商电子合作)。学院与阿里巴巴和eBay共建跨境电商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施耐德电气合作共建智能控制实训中心,正在推进与华为合作共建物联网及5G技术实训中心、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实训中心,与西门子公司合作共建智能制造实训中心,与中集来福士合作共建焊接技术自动化实训中心。与北京中科创大创业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中科创新创业学院”。通过与业内顶尖企业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助推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学院主动融入省市、烟台开发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产业发展需求,依托电气与新能源工程系,与科大讯飞、国兴智能、尔湾海洋、博锐机器人等公司合作组建了“烟台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院”,重点开展涉及工业机器人、智能加工、智能海洋、智慧城市等方向的研究,助力企业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应用和生产转化;依托信息与传媒系,联合北京青苔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烟台大数据(云计算)应用技术研究院”,围绕实施阿里云认证培训、技术交流与成果转化、组建专家智库等方面,打造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依托机械工程系,与西门子公司深入合作,全力共建“烟台智能制造应用技术研究院”,发挥烟台市智能制造产业体系龙头企业优势,采取“一个专业联合一个龙头企业,建设一个研发平台”的模式,集聚各方资源共建产教融合的技术研发平台,为推动烟台市智能制造应用技术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做出积极贡献。


学院设有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具备完善的“奖、贷、助、减、补”等多位一体的助学服务体系和“校、系、班级、宿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四级预警机制。学院建有各类学生社团172个,建有志愿服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学生素质拓展基地10余个。每年举办大学生体育节、社团文化艺术节、宿舍文化节、心理健康节,形成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


学院秉承“好学敏行、自强不息”的校训,建设“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养成“厚德、精技、严谨、关爱”的教风和“明德、尚能、友善、笃行”的学风,取得了良好的办学实绩,获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科教兴鲁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五四红旗团总支、全省高校文化单位先进保卫组织、“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等荣誉称号。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40
校友会(高职一类)
589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公办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秉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遵循“以人为本、德技双馨、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为目标,建立了开放创新强校模式,累积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办学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首批建设单位,部队士官人才培养定点院校,山东省“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招生试点院校,山东省示范性高职单独招生试点院校;是国家首批“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省级劳务外派培训基地”“省信息安全培训中心”;荣获“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等称号。

学校现有奎文和滨海两个校区,占地1037亩,在校生12500余人。学校设有6个系(电子与通信系、软件与大数据系、数字媒体系、智能制造系、经济与管理系、现代服务系),1个二级学院(士官学院),2个教学部(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课教学部)。学校是山东省虚拟现实职业教育集团、物联网职业教育集团、网络空间与信息安全职业教育集团牵头组建单位,是虚拟现实服务高端装备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学校建设了现代化的实训室、多媒体教室以及电子实训生产线,各类实验实训仪器设备达8000多台套,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超过国家办学标准的6.6倍,已建成校内实践基地16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7个,建设了数字化智慧校园,实现了学校教学、管理、服务手段现代化。

学校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机遇,积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围绕产业设专业,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具有鲜明信息特色的电子与通信、大数据与软件、智能制造、虚拟现实高水平四大优势专业群以及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经管、现代服务等专业群,共计36个专业。3个专业与本科高校实施“3+2”专本贯通培养,打造了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与软件技术2个省级品牌专业群,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3个省级特色专业。

学校拥有一支教育观念新、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40人,中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1.34%以上,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26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31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72.86%以上。学校培育了4个省级教学团队,4名省级教学名师,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术技能创新团队,获批“全省唯一传感网应用开发证书全国师资培训基地”。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主题教育活动和科技文化艺术节为载体,以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强化思想价值引领,实施职业素养提升工程,努力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以科研和技术服务为支撑,积极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实施项目教学法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1+X”双证书制度,着力培养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依托专业优势,服务军民融合发展,士官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学校被确定为部队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空军定向培养士官定点院校,坚持军民深度融合协同培养,构建士官人才培养、基层民兵骨干培训、部队士兵技能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的军地两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靶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铸魂、精技、严纪、强体”四项工程,打造军旅文化育人品牌,探索士官人才特色教育管理新路子,全力培养新时代强军目标需求的优质士官人才。自2014年以来,学校已为空军、陆军、战略支援部队培养入伍士官1580人,入伍士官60%成为部队骨干,150余人次立功、嘉奖,30人考取军校,在校期间100余人次在国家、省技能大赛中获奖。目前,在校定向培养士官生2040人,定向培养士官生人数山东第一。

学校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贯通,政、企、军、行、校协同育人。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第一个省级ICT学院,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5G、物联网等进行人才培养培训和产业协同创新。与潍柴、歌尔、慧科、联想、360、中兴、福田雷沃、师创、中创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广泛开展联合培养、师资培训、资源开发、校外实训、顶岗实习等项目。牵头组建虚拟现实职教集团、物联网职教集团、网络空间与信息安全职教集团。毕业生就业率连年在96%以上,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毕业生就业

   

   

  我院是“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秉承“业精于勤、学无止境”的校训,紧密结合国家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战略,积极参与山东电子信息产业大发展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明确“解放思想、多措并举、拓宽渠道、充分就业”的就业工作理念,坚持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标,通过完善就业工作的“一把手工程”为统领的就业保障体系、“高职教育优质工程”建设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就业指导体系、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就业市场体系、日常动态管理与年终评价相结合的就业考核体系来有效地开展就业工作,努力达到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明显高于全省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平均水平。

  学院坚持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以科研和技术服务为支撑,突出教学实践环节,推进校企合作,实施“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教育模式,开展“订单式”培养,与海尔、海信、澳柯玛、浪潮华光、中微光电子、歌尔电子、共达电子、三星电子、三角轮胎集团、LG集团(烟台、青岛)等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着重培养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岗位快”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学院十分重视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绝大多数毕业生获得了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极大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积极参加国家和省组织的各种技能大赛,通过组织、辅导和大赛的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院以就业指导课为主渠道,以就业网站为平台,以学生社团为纽带,以职业辅导系列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分年级、分层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活动。学院实行全过程就业指导制度,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列入了教学计划,一年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二年级实施综合素质提高指导,三年级实施就业、择业、创业指导,将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同时,注重开展毕业生诚信教育和个性化咨询与指导,建立创业扶持制度,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支持 “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创业协会”等学生社团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端正就业态度,树立了“先就业、后择业、再事业”的正确就业观念,取得了良好效果。

  加强了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建立了就业咨询制度,开展了毕业生职业能力测试,进行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毕业生规划职业生涯,增强了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指导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就业指导讲座,邀请专家、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往届优秀毕业生到校进行宣讲和交流。我院与联通公司合作成立了潍坊首个青春创业社,学院也在实训楼设立了创业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创业舞台,并取得了好的效果。

  充分发挥我院专业的布局优势,积极培育和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坚持“立足潍坊、面向山东、走向全国”的推介方略,挖掘各种资源,广泛搜集需求信息,全力开辟就业门路,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逐步建立了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从2007年至今,学院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实现了院内毕业生就业市场和校外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资源共享。每年都与潍坊市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联合举办1-2场大型的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依托政府平台有效开展双选活动;同时,结合用人单位的招聘情况,每年举办30多场小型招聘活动和专场招聘会,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了便利条件。

  学院在开展一系列就业双选活动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网络市场建设,建立了就业信息网,及时更新维护,为毕业生和招聘单位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就业服务。积极推进就业服务信息化进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就业信息网的服务功能,开通了网络视频,开展网上应聘,充分发挥网络在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学院坚持现场招聘和网络推介同步进行,坚持“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并举,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搭建了良好的就业平台。

  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行日常动态管理。各系及时掌握每一名毕业生签约状况、就业意向、应聘进展、个人综合情况等信息,便于分类指导,重点做好未就业、家庭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工作。学院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制度,完善了统计台账,每月进行定期分析,确保就业统计信息的全面、及时、准确、客观。定期通报各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就业率,督促各系了解就业进程,解决就业问题,充分保证了各系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学院将初次正式就业率作为考核各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标,作为考核毕业班班主任工作等级的重要内容,作为调整各系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的重要依据,建立了招生、专业、课程、培养环节与就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

  每年年底,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的就业数据,对各系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考核,每年评选2-3个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在全院教职工大会上隆重表彰,并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各系工作的年度总考核,作为考核各系领导干部的指标之一,将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学院年度招生计划、专业设置调整等工作挂钩,对社会需求不大、就业率偏低、生源短缺的专业,控制或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将毕业生就业率连续高于全院平均就业率的专业,适当增加招生数量,促进专业的调整优化。

  学院主动适应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在创新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与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形成了鲜明的工作特色。一是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院实施“多证书”工程,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学生完成学业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鉴定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并且不断地提高职业资格的等级和数量,目前我院80%以上的毕业生获得了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二是努力实现在校学习与就业的有效对接,加强与各种岗前培训机构的合作,将毕业后的岗位培训前移,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院非常重视技能和作品竞赛机制建设,注重建立大赛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机制,始终以技能和作品大赛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结合专业及课程特点,大力开展技能大赛和作品大赛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山东省和全国的各类大赛,获得了可喜成绩,真正做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获奖作品和获奖证书成为学生成功就业的砝码。作品大赛为学生增值,为就业铺路,成为我院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特色。

  2008年以来,我院组织学生先后参加了“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省电子技能大赛、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外语大赛、“国信蓝点”杯全国软件人才大赛等各类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11项,二等奖、三等奖多项。


根据2021年山东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277,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56,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10:40

相关问答

  • 我要读技校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怎么样,好不好?

    1楼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山东省排名第25。山东省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威海职

  • 中专学校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歌尔匠造班)录取分数多少分

    2楼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歌尔匠造班)录取分数为山东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56,最低位次是419414、山东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19,最低位次是467014。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歌尔匠造班)录取分数线1.2021

  • 中专学校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多少分

    3楼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为山东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56,最低位次是419414、山东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19,最低位次是467014。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1.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类

  • 我要读技校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

    4楼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38分(理科)。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0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中专学校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

    5楼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03分(理科)。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中专学校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

    6楼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77分(理科)。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0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中专学校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

    7楼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56分(综合)。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歌尔匠造班)综合普通类二

  • 中专学校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和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招生咨询联系办式?录取办法?

    8楼

  • 中专学校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和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食堂环境什么样?周边环境怎么样?

    9楼

  • 中专学校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和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周边环境怎么样? 有哪些专业?

    10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