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哪个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好(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上应大和二工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2 14:36:54 解决时间:2022-12-16 09:26

满意答案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哪个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各排行榜,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分数对比(上海)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最高/最低分)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机电一体化技术2021综合 -/244(专科批)-/255(专科批)
机电一体化技术2020综合 -/248(专科批)-/257(专科批)
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机械加工技 术、电工电子技术、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自动生产线技术及机电设备维 修等基本知识,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能力,从事自动生产线 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品辅助设 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 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现场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 品的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机电产品辅助设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维修能力;

3.具备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

4.具备进行装备制造类企业生产现场技术管理的能力:

5.具备机电产品质量检验和管理能力;

6.掌握阅读及绘制零件图、装配图、原理图和接线图的方法,能识读机电产品和自动化 生产线装配图、接线图;

7.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规程与规范,能正确使用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及辅助 设备;

8.熟练操作机床完成工件加工。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加工、气动与液压技术、电工与电子、电气控制与PLC、自动生 产线、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钳工、机加工、数控加工、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小型设备电气系统安装与 调试、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实训。

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机修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 电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机电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制造技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上海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专科批普通类244
安徽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405
浙江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22
江苏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高等职业学院梅陇校区学习)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401
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机电一体化基本技能,熟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方法,机械制造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机电传动与控制技术,掌握机电设备使用、调试、维护、维修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专业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床电气控制、机械制造技术、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机器人编程与仿真、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数控编程与操作实训、机电液控制技术实训、工业机器人应用综合实训等。
就业领域: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就业面宽,工作适应性强的特点。可在各类机械、汽车、冶金、电机等制造行业中担任机电设备制造、安装、调试与维护的技术工作。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上海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专科批普通类255
江西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425
安徽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407
江苏机电一体化技术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422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64
软科(综合)
266
校友会(综合)
341
武书连
学校简介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始创于1954年,是中国第一所以“应用技术”命名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入选上海高水平地方大学重点建设单位、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和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2018年以来,在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同类型高校中连续四年排名第一。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应用导向、技术创新”的特色定位,秉承“依产业而兴、托科技而强”的办学理念,凸显“协同创新、共创价值”的科技创新文化,追求“卓而独特、越而胜己”的价值取向,积极推进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

学校专业特色鲜明,学科布局合理。设有19个二级学院(部),拥有本科专业55个,涵盖工、理、经、管、文、法、农、艺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和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5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其中1个专业通过国际专业认证。建有以“香料香精化妆品与绿色化工”为引领、以“功能新材料和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设计文创与创新管理”为协同的特色学科群;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和工程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2700余人、本专科生16000余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成果丰硕。大力弘扬“厚德精技 砥砺知行”的大学精神和“明德 明学 明事”的大学校训,聚焦未来工程师关键能力,构建“爱科技”“六融合”“双协同”卓越引领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过硬本领、勇担责任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现有国家级和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1个;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6个,入选首批上海市重点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建设1个;拥有国家级和上海市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等42门;获批教育部和上海市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9个;近两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参与单位)、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20项,其中特等奖1项。近五年学生获“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3000余项,毕业生整体就业率长期处于上海高校和同类高校领先水平,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科研实力突出。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需求,依托、服务和引领相关重点产业发展。拥有国家香料香精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稀土新材料测试评价行业中心、香料香精化妆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学科平台6个,拥有香精香料及化妆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物理气相沉积(PVD)超硬涂层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光探测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食品风味与品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学科平台16个;与地方政府、头部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建产业研究院、上海市大学科技园、上海创业学院、中欧知识产权学院和各类协同创新研究院、产学研工作站、技术转移中心等高水平技术创新和成果孵化平台。近五年,以第一单位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课题等国家级项目130余项、省部级项目近200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和全国性行业协会各类科技奖项5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制定各类标准40余项;2021年学校专利申请量及发明专利授权量均居上海市同类高校第一。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6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586人,博士生导师37人,“双师型”教师812人;拥有省部级以上各类高层次人才159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22人次、省部级人才137人次,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引领、省部级领军人才为支撑、优秀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高水平人才梯队。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四有”好老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学校国际交流活跃,影响日益提升。设有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与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以及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1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分互认高校数达51所;近年来,共派出2000余人次学生赴海外院校学习交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建设全国首家国际化妆品学院,与国际知名大学共建中欧知识产权学院。近年来,学校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设老挝铁道工程人才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高素质铁道工程技术人才,获批外交部亚洲合作资金项目,获批上海市“一带一路”中老铁路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成立“一带一路”澜湄铁路互联互通中心,持续推进高水平国际协同育人和协同科创工作,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获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起点谱写新篇章。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特色优势学科建设为引领、以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以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为使命、以开放合作和数字赋能为路径、以大学治理体系优化为保障,努力打造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新高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优选地和特色学科专业培育地,为上海城市发展和国家民族富强贡献智慧和力量,向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的目标不断奋进!


食堂

学校奉贤校区有三个普通就餐食堂及一个清真食堂,食堂环境明亮干净,校园美食品种多样,来自天南海北、五湖四海的大师傅所烹饪的各地特色餐饮可以满足来自不同省市学生的口味,学校叉烧石锅、岐山哨子面、南昌瓦罐、麻辣香锅、红烧肉等美食让人看着都垂涎三尺,不管视觉味觉都会得到极大的满足,想品尝上应大的美食吗?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329
软科(综合)
366
校友会(综合)
601
武书连
学校简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是一所工科见长,管经文理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普通高等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上海市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培育)单位。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是伴随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断成长的一所新型大学。学校前身为成立于1960年的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1984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是目前上海市唯一一所以“工业大学”命名的高校。学校在60余年办学过程中,历经成人教育、全日制本专科教育及至硕士研究生教育,始终坚持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面向社会需求,服务国家战略,为上海和全国输送了各级各类技术与应用型人才近20万名,培养出了130余位全国和省部级劳动模范,被誉为“劳动模范的摇篮”,形成了“勤奋、自强、求实、创新”的校风,“厚生、厚德、厚技”的校训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二工大人守正出新,砥砺奋进。

学校区位优势明显,师资力量雄厚。金海路校区地处上海浦东金桥,紧邻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众多世界500强企业毗邻,占地近800亩,校舍面积近40万平方米。学校下设16个二级学院(部),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近40%,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东方学者特聘教授、曙光学者等各级各类人才43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深耕内涵发展。学校是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培育单位,浦东新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人才培养覆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理学、艺术学6个学科门类、24个专业类别。现有6个硕士专业学位点、45个本科专业、20个高职专业。 “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上海高校II类高原学科建设。“十四五”期间,学校结合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目标,依据规划安排建设“机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节能与新能源材料)”两个高原学科。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等30余个。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等30余门。近3年,学生参加省部级及以上各类学科技能竞赛200余项,共获得奖项7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00余项。

学校始终对接社会需求,提升服务能级。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百余项。获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含青年)、浦江计划、曙光计划、启明星计划、阳光计划、扬帆计划、晨光计划等人才类项目50余项。作为第一单位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拥有“上海先进热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逆向物流与供应链协同创新中心(培育)”、 “上海市劳模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市职业技术教师教育研究院”等省部级科研平台。与上海材料研究所联合共建“上海市工程材料应用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与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合作共建“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分实验室”。学校注重产教融合,与江南造船、商飞、华虹、航天八院、上海电气、中银上海市分行、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迪士尼等著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全面合作。依托二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在长三角地区的数十个技术转移工作站,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与浙江省武义县共建的“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落地并正式运行。

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学校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目前与36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个高校和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开展本硕博多层次联合培养项目近140个。现有来自24个国家的110名学历留学生。目前建有全英语专业5个,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9门,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课程9门,共开设本科全英语课程86门,全英语项目24项。学校拥有国际联合实验室及联合研究中心14个,与海外联合申报欧盟伊拉斯谟+项目8项。

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将传承优良办学传统,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贯彻落实校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精技术、重责任、国际化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把学校建成以工科见长,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奖学金设置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立志成才的学生设立了各类奖、助学金,获奖学生占在校学生的近35%左右,最高奖学金金额为8000元/人。

【国家奖学金】

    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国家奖学金每学年评审一次。

【国家励志奖学金】

    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每学年评审一次。

【上海市奖学金】

    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上海市奖学金每学年评审一次。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

     校优秀奖学金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其中特等奖金额为8000元。

【专项奖学金】

    宝钢奖学金、自强奖学金、华翔企业奖学金等。颁发奖学金的要求和金额由各事业单位和捐赠企业自行决定。

【绿色通道】

    该通道针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学校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

【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的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同时还设有中华慈善助学金等各类助学金。

【助学金贷款】

    主要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等。国家助学金贷款是信用贷款,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勤工助学】

学校在校内外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辟设立相关勤工助学岗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经济条件和提升自身能力。目前我校校内常设勤工助学岗位600余个。


毕业生就业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为毕业生和将要毕业的学生开启“鱼渔兼授”的职业导航;拓展就业市场,助学生获得更多有效的岗位;开展创新就业指导,开创自主创业基地等。多种推动就业举措并行,学校就业率多年来始终保持在90%以上。


录取方法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艺术类(设计学类)专业

◆上海考生

1.考生须参加2014年上海市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统考,并达到该类本科专业规定的报考要求。对进档的考生,按文化投档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的合成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合成分相同时,按文化投档成绩的高低排序;文化投档成绩相同时,按英语成绩高低排序。

 

   合成分=[

文化投档成绩(含加分)

×50% +

专业统考总成绩

×50%]×100

文化成绩满分

专业成绩满分

 

2.录取不分文、理科,统一排序。

3.凡是专业统考成绩达到上海市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统考前180名者,且文化投档成绩达到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划定的艺术类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学校不再进行成绩排序,直接录取。

◆外省市考生

1.考生须参加我校招生所在省级招办组织的专业统考,并达到省级招办规定的报考要求。对进档考生,按文化投档成绩+专业统考成绩的合成分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合成分相同时按专业成绩排序。

2.如省级招办对合成分有统一折算办法,则按其折算成绩高低排序录取。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学校录取时不分应届生活往届生,按投档分数高低择优录取。


根据2021年上海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244,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255,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09:26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和现代物流管理就业前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和

  • 中专学校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国际商务(中澳合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国际商务(中澳合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国际商务(中澳合作)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和国际商务(中澳合作)就业前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和国际商务(中澳合作)专业介绍等

  • 我要读技校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和现代通信技术就业前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和现代通信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和

  • 中专学校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美合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美合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美合作)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美合作)就业前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网络技

  • 中专学校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气自动化技术就业前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介绍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气自动

  • 中专学校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统计学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统计学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统计学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统计学就业前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应用统计学专业介绍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统计学和机电一体化技

  • 中专学校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化学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化学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化学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就业前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应用化学专业介绍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化学和机电一体化技术这二个专

  • 我要读技校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应用英语(涉外商务方向)(中澳合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应用英语(涉外商务方向)(中澳合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应用英语(涉外商务方向)(中澳合作)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和应用英语(涉外商务方向)(中澳合作)就业前景,机电一

  • 中专学校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应用韩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应用韩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应用韩语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和应用韩语就业前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和应用韩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应用韩语这二个专

  • 中专学校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中澳合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中澳合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中澳合作)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中澳合作)就业前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和计算机应用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