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上海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3-16 22:31:42 解决时间:2022-11-03 20:51

满意答案

上海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国际教育和物流管理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国际教育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国际教育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一、汉语国际教育和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上海)
二、汉语国际教育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管理
上海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培养目标

按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两项基本要求,即:物流管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设置本专业系统化的本科教学安排。本专业学生应具有管理学、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企业物流的专业理论知识;懂得法律、财务、金融、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对社会经济系统中的有关人力、设备、资金、信息技术等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决策和组织实施的能力,能在各类国内外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经济管理部门、政府部门胜任企业的物流运作和从事多种职能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本专业及相关业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市场型和国际型中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中心管理、运输管理、采购管理、国际物流、物流金融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物流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物流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修业完毕的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能够适应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尤其适应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发展趋势的要求,熟悉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有良好的经济理论素养和伦理道德修养,有较宽的知识面,良好的技能学习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好的中外语言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一定的人际沟通与交流能力,较强的文化适应能力,较为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企业家的素质。

三、毕业生应掌握以下的知识和能力

修业完毕的学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包括:物流市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物流企业经营状况诊断的能力;物流运作系统创建的能力;营销操作和创新的能力。

1. 掌握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 掌握物流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 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4. 熟悉我国物流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物流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 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四、主干学科

管理学、经济学

五、主要课程

本专业培养体系包含五个模块,即通识课、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及实践教学环节。主要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大学英语、计算机;大类基础课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学科基础课的运筹学、物流管理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公司理财、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原理、国际金融、经济法、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选修课的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中心管理、运输管理、采购管理、国际物流、物流系统规划、物流金融、供应链物流系统模拟、物流信息系统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与环节

从适应能力培养要求和取得直接效果的目标考虑,采用理论训练、实例分析的教学方式,专业授课中以案例教学为主要辅助手段;高年级以“企业诊断”为教学手段。采用二段制的社会调查、认识实习及毕业论文期的企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

社会调查、认识实习、专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实习。

七、主要专业实验

低年级学生拟以熟悉物流市场和物流基本运作为专业实验目标。

高年级学生拟采取定点和随机相结合的企业诊断方式及系统模拟实验以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基本能力的掌握程度。

八、毕业生适应就职的部门和行业

在物流行业,海、空航运行业、金融行业及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物流、物流管理、物流信息化、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可从事物流园区建筑规划工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金融中心建设培养急需合格人才。

九、修业年限

四年

十、授予学位

本专业学生修业合格,并符合《学位授予条例》所规定的条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国际教育
上海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上海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始设于1997年,已有十六年的历史。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58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8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人,“曙光人才计划”2人,浦江人才1人,国内外知名教授如王晓明教授、董乃斌教授、薛才德教授、杨逢彬教授、张寅彭教授、蔡翔教授、邵炳军教授、王光东教授、陈晓兰教授等。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立足汉语言文学与文化基础研究,融语言与文化、学术与思想于一体,科研与教学并举,学科方向齐全,专业布局平衡,形成了本科与硕、博研究生全覆盖的人才培养机制,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8个学术型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文艺学、创意写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个专业硕士点:汉语国际教育。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设有先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乡土文学、性别与文学、中外文学与文化关系、中国古典文献学和汉语言文字学等博士研究方向。在读硕士生209人,在读博士55人,在站博士后21人。 建有中文国际教育研究中心、语言分析中心、上海方言与文化研究中心、语音实验室、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乡土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创新研究平台。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在国内外卓有影响,形成了中文国际教育传播、中外文学与文化交流、城市化进程中的语言接触、文化研究与中国现代性问题、民间文化与文学研究、汉语教学法等特色研究领域。承担国家社科重大课题1项,国家重点课题2项,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国家社科及省部级项目30余项,获各项奖励10余项。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中国传统人文素养、现代意识、国际视野的全面人才,系统掌握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知识、中国文学与文化知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汉语教学法、比较语言与文化知识,了解国别文学与文化,具有中华文化技能,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富有创新精神。毕业后,担负汉语言文学、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使命,能胜任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文化交流、编辑出版、新闻写作、广告策划、文化创意、文秘及中小学教育等工作。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学生培养为本位,在全校率先推行导师制,给予本科生一对一的精心指导。开拓第二课堂,拥有四个学生社团:震雅诗社、青春剧社、“柏拉图”泮池读书社及汉语国际教育海纳百川社。注重学术研究与学生培养的国际化。在职教师中,有三分之一教师具有在海外大学工作与学习的经历,并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泰国、土耳其等国大学汉学系及孔子学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并在爱尔兰科克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建立汉语言国际教育实习基地,毕业生任教于美国肯塔基大学、爱尔兰科克大学、土耳其海峡大学、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等。学生就业面广,具有极强的适应力和创造力,颇受社会赞誉。
三、就业前景
汉语国际教育
1.汉语国际教育就业前景:
运用汉语进行外交、商贸、新闻、文化交流、中文教学等方面的工作;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运用汉语进行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能力。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和“汉语热”的兴起,汉语逐渐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语言之一。加之国家对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大力推动,汉语逐渐升温;特别是2005年首届世界汉语大会之后,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开始向汉语国际推广转变,汉语学习的主课堂逐渐从国内转向了国外,全球出现了轰轰烈烈的“汉语热”。
2.汉语国际教育就业方向:
可从事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涉外文秘、中小学语文教学等方面工作,或攻读中国语言文学各二级学科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专 2022-11-03 20:51

相关问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