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私立华联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2017 | 文科 | 456/404(专科批) | /() |
培养目标:
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工艺、生产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作的基本专业能力,能在纺织服装及相关行业从事产品开发、服装设计、工程技术管理以及其他相关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主干课程:
服装色彩与图案、服装材料与应用、时装画技法、服装设计、服装基础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专题设计、成衣生产工艺、服装工业制版、立体裁剪、服装生产管理、服装贸易跟单、服装CAD、服装设计与工程综合项目实训等。
就业方向:
在纺织服装及相关行业从事产品开发、服装设计、板型设计与工艺技术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服装企业及贸易公司从事服装生产技术指导、服装品质与生产管理、服装跟单理单等工作。
核心职业技能证书:
服装设计定制工中级职业技能水平,并获得服装设计定制工高级、服装制板师、Photoshop绘图员、服装CAD软件工程师、助理市场营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之一。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于2009年成立,是东莞市唯一一所公立高等职业院校。建校以来,学校依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办成具有东莞特色的全国一流职业技术学院”为发展目标,凝练了“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的办学模式,确立了“服务学生成长,支撑东莞制造”的办学理念,实现了快速发展:建校三年成为万人大学,四年成为省第三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六年位居全省83所高职高专院校第18位、全国1335所高职高专第286位,七年成为省一流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八年迈入高职高专院校全省13位、全国166位,十年成为国家“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先后荣获“全国大中城市社科先进工作单位”、“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教育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广东高校优秀后勤服务实体”、“世界莞商大会志愿者服务工作先进集体”、“东莞市社科先进工作单位”、“东莞市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拥有松山湖、大岭山、道滘3个校区,校本部位于松山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校园总面积70.5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9.90万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13.84亿,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2亿元。图书馆藏有纸质图书110万余册,中文报纸57种,中文期刊850种,拥有33个中外文数据库,中外文电子期刊达4万余种,电子图书180余万种,建成校园网万兆主干、千兆接入、百兆到桌面。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9000余名。教职工830人,其中专任教师566人。专任教师中,有双师素质教师446人,高级职称201人,中级职称305人,博士48人。现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1人、南粤优秀教师4人、省技术能手3人、省专业领军人才2人、省优秀青年教师4人,东莞市优秀教师10人、市特色人才(四类)7人。教师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在省级以上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中累计获奖47项,在2018年广东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我校总成绩居全省第一。2020年,学校被广东省教育厅确立为广东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学校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发展战略,对接东莞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需求,完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电商物流、数字创意、康养护理等“1+6+N”的专业群布局,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等46个专业。现有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5个,中央财政支持高职建设专业2个、省重点(品牌)专业6个、高水平建设专业6个、省高职教改项目31个、国际工程认证专业1个。
学校根据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高职教育办学规律,创新实践“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的办学模式,先后与40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牵头成立东莞市职业教育“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指导委员会,与松山湖管委会签订融合发展合作协议,按照混合所有制模式与行业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建建筑学院、岭南园林学院、大朗毛织产业学院,与华为、恩智浦等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合作,先后开办3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2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建有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68个校外实训基地、270个校内实训室和47个校内实训基地。
2012年以来,学校实现普通高考省内3A批次招生,连续3年第一志愿上线率超过115%,连续5年新生报到率位居广东省高职院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8%左右,东莞本地就业率保持在75%左右,用人单位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的比例达到88.68%。学校是省教育厅批准的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试点、“3+2”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院校,成功开办专本协同育人专业,与广东医科大学等公办本科院校开展本科插班生协同育人合作,为学生搭建起了成长成才“立交桥”。近年来,我校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累计获奖近500项,其中国家级奖项70多项,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总成绩进入全省前十,并获得广东省技能大赛特殊贡献奖。
学校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不断增强社会培训和科技服务能力。与松山湖管委会联合共建松山湖社区学院,与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签约共建东莞市城市管理培训学院,与厦门大学合作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东莞工作站。设立16个成教校外教学点、35个职业培训基地、6个技能鉴定机构,年均培训3万人日。目前,学校已建成各级各类科研创新平台25个,培育科研创新团队11个、技艺能手21名,初步形成了功能分层、项目分类、团队分组的立体服务架构。
建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11个科研创新团队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决策咨询、政府智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学校主持和参与制订国家行业标准7项,获市级以上项目立项300余项、省科学技术奖1项、省农业技术推广奖1项、东莞市科技进步奖1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2项、实用新型专利300余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个、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4个。据“武书连2020年中国高职高专排行榜”,我校科学研究综合得分排名全国第42名、全省第5名。学校积极响应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化办学彰显活力。与美、英、加等2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30多所高校机构合作,开设中外合作办学、学分互认、学生交流、师资培训等多种项目,在英国设立拉夫堡学院教学基地,与海外建立了持续而稳定的合作关系。2020年,成立“互联网+”中泰国际学院,招收我校第一批国际学生,国际化办学迈出坚实步伐。
2013年,国家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莅临学院,考察学校校企合作情况;2014年,学校及校企合作单位应教育部邀请,出席“职业院校和企业学习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精神座谈会”,向与会者分享学校的经验做法。2016年,中国工程院院长、原教育部部长周济院士莅临学院参观考察。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副秘书长丁向阳、教育部副部长孙尧一行莅临学校调研指导,对学校建设发展表示肯定。
私立华联学院于1990 年创立,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原广东民族学院) 等广州地区部分普通高校的一批离退休教授联合创办。1994 年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为全国第一批,广东第一家具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民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同年参加全国高考统一招生。学院在招生资格、贫困学生助学贷款,优秀学生获国家奖学金以及学历等方面,与公办普通高等院校享有同等待遇。毕业生的学历文凭由广东省教育厅监制,统一编号,并实行电子注册。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近万人,今年开设38 个专业,并设有专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继续教育学院,学院与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贸外语大学等高校合办“相沟通”自考本科学历教育,目前兼读该类本科学历生4880 人。2009 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学院取得了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2014 年12 月17 日,我院经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了广东省私立华联职业培训学院,现已为校内校外近万人次提供各种培训并取得合格技能证书。近10 年来,我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一直在96% 以上,已为社会培养了60000 多名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私立华联学院办学坚持以德为先,以技能为上的宗旨,坚持贯彻“立志、修身、博学、报国”的教育理念,15年来坚持在全体学生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共126期,近4万学生参加);坚持践行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学做真人”“教人求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学陶师陶活动;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现有54个社团,95%以上的学生参与)。通过以上的活动,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锻炼,学生德育水平不断提高。
私立华联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名副其实的教授办学、教授治校。学院独特的管理体制由四大系统组成,即决策——董事会;执行——校务委员会;监督——党委、工会;咨询——教授委员会。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经过30年时间打造出来的以来自全国各地,一代接一代的退休教授为骨干,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实践能力和稳定的专兼职双师型的师资队伍400 余人,以为社会培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己任。
私立华联学院坐落在广州市天河区,公交、地铁、高速全覆盖,交通十分便利。学生宿舍里现代化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学生的兼职、实习、就业等均十分方便,大学三年都在广州市天河区就读。
1、严格遵照省招生办的规定,实施阳光工程,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考生、家长进行监督;
2、录取时严格按有关省、市、地区规定的分数线和学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先录第一志愿,第一志愿录不满时,依次录第二、三、四……志愿,完成任务为止,选考科目按已经公布的科目录取;
3、对生活能够自理的肢体残疾学生一视同仁,符合录取规定的同样录取;
4、对符合照顾条件的考生,本院按规定照顾录取。私立华联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应用技术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计算机应用技
私立华联学院数字媒体技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字媒体技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字媒体技术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字媒体技术和服装与
私立华联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
私立华联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联网应用技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联网应用技术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联网应用技
私立华联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私立华联学院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私立华联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新能源汽车技术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新能源汽车技
私立华联学院智能控制技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控制技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控制技术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控制技术和服装与
私立华联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业机器人技术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业机器人技
私立华联学院园林技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园林技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园林技术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园林技术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园林技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这二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