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 渤海理工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一类) | - | 370 |
| 校友会(公办二类) | 204 | - |
| 高职排名 | 781 | 97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36 | 117203 | 22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21 | 77658 | 22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93 | 74617 | 22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07 | 199369 | 20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14 | 215378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14 | 168071 | 200 |
经15年的办学积淀,特别是2013年5月新董事会接管逆境中的华天以来,学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应东南沿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凝练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定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面向厦门,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和福建自贸区建设及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培养行业和区域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另外,学校重视学生工作,打造独具华天特色的“自强自律、自创自翔”辅导学生品牌。积极构建以人为本、以辅导学生为主的“五导引航机制”实现辅导员从管理学生转为辅导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发掘学生的潜能,真正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安全、学业、就业等多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帮扶,努力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
学校设有毕业生就业服务与指导中心,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全程化、专业化的职业指导与咨询服务;同时积极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双向选择创造搭建平台近三年就业率都是在98%以上,全校就业形势良好。
同时,学院设有继续教育学院、海外学院,开设专本套读、专升本,国际本科等项目,可全面满足学生不同程度的再升学深造意愿。
渤海理工职业学院(学院代码:14472)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毕业颁发国家承认的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学历证书。学院位于“环渤海、环京津”美丽的海滨城市黄骅,教学、生活服务设施完备,建有先进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完善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园环境优美。
学院占地 800亩,规划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设有汽车工程类、机电工程类、建筑工程类、经济管理类、信息工程类五大类专业群和基础部、培训部。
渤海理工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项目
一、订单式培养、零风险就业
学院就读的学生入学即签订就业合同。学院创建了“就业推广中心”,建立了覆盖京、津、冀等学生就业意愿集中地“名优企业信息库”,在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设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并与河北民生银行、石家庄众诚白鹿泉休闲度假村、沧州名人高尔夫球场、北汽集团、长城汽车有限公司、华北建设集团、中铁建设集团、河北建工集团、河北奎山水泥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入学即签订包分配协议,100%就业。
二、知行合一、注重实践
实行"专业技能+岗位证书+毕业证书"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三、专业热门、师资雄厚
学院现已形成汽车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基础部、培训部等共计九个教学单位。学院聘请了大量知名院校中学术造诣较高的教授、副教授来我院任教,并从知名企业聘请了近百名优秀的技术人才,作为学院“双师型”教师
四、一生多证、一专多能
实行学历毕业证、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职业资格证、机动车驾驶证的五证教育,满足社会需求。
五、创业指导
学院设立创业指导教研室,全新设计了从第一学期到第六学期的创业服务课程,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进行指导,采用专业的职业测评软件技术,解析学生的实际需求,满足不同类型职业发展需求。
渤海理工职业学院困难生资助办法
根据国家的资助政策,我院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院高技能人才奖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和勤工助学、帮助学生创业等多种方式的资助体系。
(1)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在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在校二、三年级以上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
(3)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在校二、三年级以上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
(4)学院高技能人才奖:用于奖励专业技能拔尖,专业理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奖励标准1000元-10000元不等,具体参见学院相关奖励办法;
(5)国家助学贷款:最高每生每年6000元。凡需要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可到当地的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设在教育局)咨询有关生源地贷款事宜,学院将积极配合提供相应材料;
(6)“绿色通道”:当年录取新生家庭经济确实存在困难,没有办法筹措足额学费、住宿费,可先报到入学。学院为其办理入学手续后再根据核实后的困难情况给予相应的资助;
(7)勤工助学:学生在学院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
(8)助学创业:对有志从事创业的学生,学院协助寻找场地、启动资金、管理咨询等创业支持。并聘请专家进行创业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