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暨南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汕头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法学 | 2021 | 物理类 | 625/616(本科批) | -/570(本科批) |
法学 | 2021 | 物理类 | 616/610(本科批) | -/570(本科批) |
法学 | 2021 | 历史类 | 611/606(本科批) | -/564(本科批) |
法学 | 2021 | 历史类 | 606/602(本科批) | -/564(本科批) |
法学 | 2020 | 理科 | -/612(本科批) | 578/559(本科批) |
法学 | 2020 | 理科 | -/602(本科批) | 578/559(本科批) |
法学 | 2020 | 文科 | -/598(本科批) | 546/543(本科批) |
法学 | 2020 | 文科 | -/594(本科批) | 546/543(本科批) |
法学 | 2019 | 理科 | 599/589(本科批) | -/0(本科批) |
法学 | 2019 | 理科 | 590/563(本科批) | -/0(本科批) |
法学 | 2019 | 文科 | 611/602(本科批) | -/0(本科批) |
法学 | 2019 | 文科 | 601/596(本科批) | -/0(本科批) |
法学 | 2018 | 理科 | 604/592(本科批) | 564/551(本科批) |
法学(律师) | 2018 | 理科 | 592/580(本科批) | 564/551(本科批) |
法学 | 2018 | 文科 | 612/608(本科批) | 587/570(本科批) |
法学(律师) | 2018 | 文科 | 607/601(本科批) | 587/570(本科批)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广东 | 法学(番禺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6 |
法学(珠海校区) | 610 | ||||
法学(番禺校区) | 历史类 | 606 | |||
法学(珠海校区) | 602 | ||||
新疆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2 |
青海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一段 | 普通类 | 508 |
西藏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21 |
云南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5 |
贵州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4 |
重庆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0 |
海南 | 法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91 |
广西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6 |
文科 | 599 | ||||
湖南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3 |
河南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9 |
文科 | 625 | ||||
山东 | 法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11 |
福建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9 |
安徽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8 |
浙江 | 法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48 |
江苏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1 |
黑龙江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6 |
河北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3 |
天津 | 法学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45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广东 | 法学(非定向)(办学地点: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5 |
570 | |||||
历史类 | 564 | ||||
四川 | 法学(涉外法务英语特色班)(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过渡校区就读.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3 |
法学(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过渡校区就读.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577 | ||||
海南 | 法学(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3 |
广西 | 法学(5510元/年,第一学年在过渡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7 |
文科 | 578 | ||||
法学(涉外法务英语特色班)(5510元/年,第一学年在过渡校区就读) | 577 | ||||
湖南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8 |
河南 | 法学(涉外法务英语特色班)(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过渡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3 |
法学(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过渡校区) | 592 | ||||
山东 | 法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81 |
法学(涉外法务英语特色班) | 581 | ||||
江西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4 |
福建 | 法学(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4 |
安徽 | 法学(5510元/年;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5 |
法学(涉外法务英语特色班)(5510元/年;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604 | ||||
浙江 | 法学(涉外法务英语特色班)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34 |
法学 | 632 | ||||
江苏 | 法学(第一学年在过渡校区学习)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4 |
上海 | 法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2 |
辽宁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9 |
山西 | 法学(办学地点过渡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59 |
河北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7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广东 | 法学(非定向)(办学地点: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5 |
570 | |||||
历史类 | 564 | ||||
四川 | 法学(涉外法务英语特色班)(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过渡校区就读.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3 |
法学(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过渡校区就读.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577 | ||||
海南 | 法学(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3 |
广西 | 法学(5510元/年,第一学年在过渡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7 |
文科 | 578 | ||||
法学(涉外法务英语特色班)(5510元/年,第一学年在过渡校区就读) | 577 | ||||
湖南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8 |
河南 | 法学(涉外法务英语特色班)(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过渡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3 |
法学(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过渡校区) | 592 | ||||
山东 | 法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81 |
法学(涉外法务英语特色班) | 581 | ||||
江西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4 |
福建 | 法学(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4 |
安徽 | 法学(5510元/年;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5 |
法学(涉外法务英语特色班)(5510元/年;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604 | ||||
浙江 | 法学(涉外法务英语特色班)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34 |
法学 | 632 | ||||
江苏 | 法学(第一学年在过渡校区学习)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4 |
上海 | 法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2 |
辽宁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9 |
山西 | 法学(办学地点过渡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59 |
河北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7 |
学校概况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目前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
暨南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高校。新中国成立后,暨南大学于1958年在广州重建,“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78年在广州复办。改革开放后,学校快速发展。1996年6月,暨南大学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2015年6月,学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莅临暨南大学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暨南大学坚持办学特色,把学校办得更好,为海外侨胞回祖国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创造更好条件。2019年8月,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共同建设暨南大学。
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恪守“忠信笃敬”之校训,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培养造就人才。学校积极贯彻“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建校至今,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7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40余万人,堪称桃李满天下。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暨南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校名一直沿用的百年名校之一,全国首批试行学分制的高校,最早在综合性大学里开办医学院的大学,最早设立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机构的大学,最早创设商科的大学……
目前,学校学科齐全,文理工医兼备,设有37个学院,58个系,27个直属研究院(所);有本科专业10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1种;有博士后流动站19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近年来,在师生的努力下,学校学科建设和实力明显提升。目前,学校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4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二级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二级学科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交叉学科1个。学校的化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 植物学与动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计算机科学等1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30个一级学科上榜,数量位列全省高校第三,其中新闻传播学获评A-,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工商管理获评B+。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结构优化,有专任教师2749人,其中两院院士(含双聘)9人,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17人,杰青、优青获得者43人,“珠江学者”50人,教授889人,副教授1063人,博士生导师1052人,硕士生导师2161人。
学校的办学影响日益扩大,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已经成为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学生报考深造首选的热门高校,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港澳台侨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
学校目前有全日制学生46036人,其中本科生29597人,研究生16439人。在校港澳台侨学生13624人,外国留学生2414人,来自10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运会等多种国内外文体艺等赛事中屡创佳绩,暨南健儿苏炳添、陈艾森、谢思埸等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上为国争光。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暨大毕业生深受海内外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一直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科研实力逐步增强,现设有国家部省级科研平台114个。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学校近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SCI等权威索引收录的国际论文数量持续增长。近5年,学校人文社科领域共获批国家级重大项目48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02项,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排名全国高校第四位,2021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数位列全国高校首位;现有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省部协同创新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侨华人研究院)等国家级文科平台,有国家话语体系研究中心等10多个省级研究平台;同时,人文社科领域高端成果不断涌现,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近130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发表论文近10篇,在SSCI、A&HCI等国外权威索引期刊发表论文1300余篇。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化特色突出,已同世界五大洲62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417家高等院校和文化、科研机构签订了696份学术交流合作协议。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招生院校,在全球77个国家设立127个招生报名点,设有全英语授课的国际学院,2017年获教育部批准招生的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正式开学,2021年获日本文部科学省认定的暨南大学日本学院在东京正式开学。在校外国留学生2414人,来自1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本科生2017人,研究生276人。
学校学风浓郁,人才辈出,校友遍布世界各地,“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尤以香港、澳门等地较为集中。前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李岚清,著名侨领、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李光前,前泰国议会主席、副总理许敦茂,中国两院院士谭其骧、邓锡铭、侯芙生、曾毅,烈士江上青、陈镇和(华侨)、符保卢、符克(华侨),以及近年来内地和港澳台地区许多政府、工商及文教界知名人士均是暨南大学不同时期的杰出校友。
学校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设有五个校区,校本部在广州市石牌。校园占地总面积214.3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76.80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45.20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藏书398万册。学校设有23所附属医院,其中三甲医院11所。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肩负着为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地区培养人才光荣使命的暨南大学更加任重道远。新时代全体暨南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及暨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弘扬“忠信笃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的暨南精神,坚持“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实施“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为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更新日期:2021年12月
关于奖学金问题
一、新生奖学金
为激励品学兼优的学生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对被录取的新生实行如下奖励:
1.高考成绩综合分在所在省(市、自治区)第一名者,奖励40000元。
2.高考成绩单科分在所在省(市、自治区)第一名者,奖励10000元。
3.在高中阶段获全国高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奖励20000元、15000元、10000元。
二、在读生奖学金
学生入学以后勤奋努力,德、智、体全面发展,达到学校所规定的标准者,可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 各类奖学金金额从600元至8000元不等。
三、单项奖学金、校长奖学金
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国际、国家、省、市组织的学术、科研、科技作品竞赛活动或文艺、体育比赛等活动,取得优异成绩者;或见义勇为,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者,可获单项奖学金。奖金数额从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
四、社会奖学金
社会上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个人在学校设立了各种名目的奖学金,如:彭瑞安奖学金、梁奇达暨南教育奖、爱普生奖学金、林敬化学奖学金、《南方都市报》新闻奖学金等。奖学金数额从一千元至一万元不等。
关于助学金问题
一、扶困助学
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入学时请办理好由当地政府或民政部门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证明上需有经办者亲笔签名和有效联系方式),由学校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助困方式,如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参加勤工助学等。
二、其他方面
有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设立资助项目,如:建行爱心基金等。学校有特殊性、一次性和常规性补助,也有较完备的助困措施及勤工助学体系。
汕头大学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东省属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也是全球唯一一所由私人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持续资助的公立大学。学校占地面积1990.20亩,建筑面积57.01万平方米。
学校建校以来一直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2011年,汕头大学被列为广东省自主办学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12年起,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汕头大学;2015年,汕头大学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项目建设行列;2016年,汕头大学与以色列理工学院合作创办的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并于2017年首次招生。2018年11月,学校获批成为广东省首家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验示范校。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得到著名爱国人士及国际企业家李嘉诚先生的鼎力资助,李嘉诚基金会对汕头大学的支持款超过100亿港元,并在人才、资源等方面支持学校推行多项教育改革。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设置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含一级学科点覆盖数,我校共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5个(临床医学、化学、海洋科学、数学、滨海智慧城市交叉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个,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广东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6个,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广东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2007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广东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法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视觉传达设计、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海洋科学、会计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护理学、新闻学、产品设计),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工商管理、艺术设计、法学、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学),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教育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教育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广东省名牌专业5个(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工商管理、护理学),广东省重点专业7个(临床医学、土木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技术、护理学、新闻学,注:后5个为建设项目),开设“5+3”一体化培养模式的临床医学专业,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现有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学院、商学院、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2个学院,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招收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并设研究生院和9个住宿学院(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逾17,000人,已为社会培养出各类人才逾14万人。
学校已建成一批既能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又能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科研机构,主要有国家教育部智能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感染病与分子免疫病理重点实验室、结构与风洞重点实验室、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粤台企业合作研究院等。图书馆全面实行电脑化管理,并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现有图书178.98万册,电子图书333.78万册。学校校园网始建于1990年,目前校园网已延伸到校内每一栋建筑物,学生可以从宿舍直接上互联网,全校教学科研实验设备居国内高校的先进水平。
学校有五所附属医院、1个口腔门诊部和4所托管医院,共6421床位。其中第一附属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首批重点建设单位。附属医院为汕头地区提供50%以上的医疗服务,为医学生提供良好的医疗实践机会。
学校持续扩大国际影响力,多次入围世界权威大学排行榜,连续六年进入泰晤士高等教育相关排名,2021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居中国内地高校并列第51位;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目前学校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法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100所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同时积极邀请众多国内外一流大学的知名学者到校访问,为师生开设课程、讲座。
学校围绕“有志、有识、有恒、有为”的育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持续进行大学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从探索国际基准学分制、系统整合医学教育模式、创新CDIO工程教育模式到构建OBE结果导向一体化教育模式;从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公益课程服务学习,推广住宿学院再到全面推行书院制;从阳光财务制度,到教师年薪制度,再到“四院两部”大部制改革……诸多改革开国内高校先河,被李岚清同志高度评价为“中国高校改革的试验田”。
未来,学校将继续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实现汕头大学第五次党代会确立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为建设一所“文理医工融合发展,突出学科交叉特色的研究型大学”而接续奋斗。
详情请登录汕头大学本科招生网zs.stu.edu.cn查询。
详情请登录汕头大学本科招生网zs.stu.edu.cn查询。
校址:广东省汕头市大学路243号
邮政编码:515063
联系单位:招生办公室
联系电话:0754-86503666 (普通高考招生、联合招生)
图文传真:0754-82510510
本科招生信息网:http://zs.stu.edu.cn
邮箱地址:o_zsb@stu.edu.cn
QQ号码:800094770
2021年汕头大学浙江省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第一学年过渡校区(学校本部斜对面)]、临床医学(5+3一体化)、应用化学、金融学[第一学年过渡校区(学校本部斜对面)]、英语[第一学年过渡校区(学校本部斜对面)]、法学(涉外法务英语特色班)[第一
2020年汕头大学浙江省招生专业:新闻学(国际新闻传播)[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临床医学(5+3一体化)、数学与应用数学[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汉语言文学[第
2021年汕头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国际新闻与传播、金融学、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药学(第一学年在过渡校区学习)、行政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校本部)、预防医学、新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海洋科学(校本部)、临床医学、临床医学(5+3一
2020年汕头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预防医学(校本部)、生物技术(校本部)、临床医学、工商管理、药学、行政管理、临床医学(5+3一体化)(校本部)、土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网络与新媒体、英语、法学、金融学、新闻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2021年汕头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办学地点过渡校区)、法学(办学地点过渡校区)、新闻学(办学地点过渡校区)、广告学(办学地点过渡校区)、工商管理(办学地点过渡校区)、工商管理(办学地点过渡校区)、数学与应用数学(办学
2020年汕头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新闻学、环境工程、工商管理、西班牙语、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工商管理、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行政管理、广告学、法学、生物技术、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15个专业。2020年汕头大学山西省录取分数
2021年汕头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行政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英语、建筑学、西班牙语、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法学等13个专业。2021年汕头大学河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
2020年汕头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第一学年过渡校区就读)、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第一学年过渡校区就读)、西班牙语(第一学年过渡校区就读)、英语(第一学年过渡校区就读)、行政管理(第一学年过渡校区就读)、生物技术、光电信息科学
汕头大学法学(涉外法务特色班)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涉外法务特色班)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涉外法务特色班)就业前景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法学(涉外法务特色班)专业介绍和数据科
汕头大学法学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这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