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沈阳建筑大学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
| 软科(综合) | 224 | 237 |
| 校友会(综合) | 202 | 278 |
| 武书连 | 342 | 31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1 | 51387 | 336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09 | 77340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9 | 10024 | 45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3 | 17778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5 | 7058 | 45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21 | 82994 | 521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43 | 61894 | 521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28 | 76005 | 430 | |
| 2021 | 高端技能型本科 | 本科一批 | 521 | 82994 | 521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46 | 15900 | 541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41 | 18278 | 474 |
沈阳建筑大学是以建筑、土木、机械等学科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管、理、文、农、法、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原隶属于国家建设部,2000 年在国家办学管理体制调整中划归辽宁省管理。2010年,辽宁省政府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北京签署了共建沈阳建筑大学协议,为学校创建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密切学校与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搭建了新的平台。
学校位于沈阳浑南新区的主校区占地面积 1500亩。主校区规划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规划布局合理,建筑形式现代、质朴、简练,功能设施齐全。教学区为网格式、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庭院组合,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学科交流。一座长达 756 米 的亚洲第一长廊将教学区、图书馆、实验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形成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学校拥有开放式图书馆、国内首座建筑博物馆、多功能体育中心(包括游泳馆、篮排球馆、乒乓球馆、体操馆、文娱馆等)、方便快捷的校园数字信息化平台。学校校园获得国家“2008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学校餐饮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服务宗旨,努力为广大学生提供营养丰富、安全卫生、价格合理、多风味、多特色、多档次的优质的后勤餐饮服务保障。餐饮服务中心拥有五十多年的经营管理经验,特别是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餐饮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和规范。严格执行国家的《食品卫生法》,大宗食品物资由中心统一集中采购,严格规范食品加工生产流程,严把食品卫生关,严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经过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学校后勤服务特别是在学生住宿和生活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4年3月,第一、二餐饮中心和六号、七号学生公寓分别获得辽宁省高校后勤“标准化食堂”和“标准化公寓”称号;2005年9月,学校导入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成为沈阳高校后勤系统首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单位;2006年3月,两个餐饮中心导入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通过体系认证,进一步规范餐饮服务管理,提供安全食品,确保学生健康,为学校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一流的后勤服务保障。
我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较好,根据辽宁省教育厅统计的数据,我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2002—2010年连续9年名列省内高校前茅。学校于2009年被国家教育部授予了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建校60余年来,我校毕业生遍布海内外,成为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的骨干力量。近年来,到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就业的毕业生一直占总人数的80%以上,到国务院各部委直属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占总数的30%以上,还有部分品学兼优的毕业生被选干、考取政府公务员等。同时每年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进一步学习深造。
我校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按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办法落实就业单位。学校已经建立起较为科学、有效、完善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便捷有效的供求信息库,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发布,实现毕业生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学校每年都举行大型校内双向选择洽谈会和百余场专场招聘会,同时不断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加强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起了一批较为固定的毕业生就业基地,为广大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方便。据统计,我校毕业生通过学校双选会或由学校提供就业信息落实就业单位的比例,近年来一直占当年初次就业率的7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