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沈阳建筑大学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
软科(综合) | 224 | - |
校友会(综合) | 202 | 287 |
武书连 | 342 | 385 |
软科(政法) | - | 10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1 | 51387 | 336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09 | 77340 | 33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9 | 10024 | 456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 | 575 | 17187 | 33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0 | 32302 | 33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 | 596 | 2838 | 45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80 | 4743 | 456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8 | 41871 | 446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4 | 43747 | 446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62 | 30538 | 446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93 | 62171 | 44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1 | 13099 | 456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57 | 9219 | 456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18 | 19524 | 456 |
沈阳建筑大学是以建筑、土木、机械等学科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管、理、文、农、法、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原隶属于国家建设部,2000 年在国家办学管理体制调整中划归辽宁省管理。2010年,辽宁省政府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北京签署了共建沈阳建筑大学协议,为学校创建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密切学校与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搭建了新的平台。
学校位于沈阳浑南新区的主校区占地面积 1500亩。主校区规划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规划布局合理,建筑形式现代、质朴、简练,功能设施齐全。教学区为网格式、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庭院组合,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学科交流。一座长达 756 米 的亚洲第一长廊将教学区、图书馆、实验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形成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学校拥有开放式图书馆、国内首座建筑博物馆、多功能体育中心(包括游泳馆、篮排球馆、乒乓球馆、体操馆、文娱馆等)、方便快捷的校园数字信息化平台。学校校园获得国家“2008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我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较好,根据辽宁省教育厅统计的数据,我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2002—2010年连续9年名列省内高校前茅。学校于2009年被国家教育部授予了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建校60余年来,我校毕业生遍布海内外,成为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的骨干力量。近年来,到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就业的毕业生一直占总人数的80%以上,到国务院各部委直属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占总数的30%以上,还有部分品学兼优的毕业生被选干、考取政府公务员等。同时每年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进一步学习深造。
我校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按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办法落实就业单位。学校已经建立起较为科学、有效、完善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便捷有效的供求信息库,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发布,实现毕业生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学校每年都举行大型校内双向选择洽谈会和百余场专场招聘会,同时不断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加强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起了一批较为固定的毕业生就业基地,为广大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方便。据统计,我校毕业生通过学校双选会或由学校提供就业信息落实就业单位的比例,近年来一直占当年初次就业率的70%以上。
为确保每一名贫困学生不因暂时困难而辍学,我校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学校的实际采取了“奖、助、贷、勤、免、补”等多种措施以保证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一是在按规定评定发放国家、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及多种企业奖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来解决在校学习期间的部分费用;二是按规定发放国家助学金,为困难学生解决日常生活费;三是与有关银行落实了为贫困学生办理助学贷款事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持相关证明,入学后办理助学贷款;四是在校内设立了多种形式的勤工助学岗位,每年可有近千人次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五是学校对家庭条件特殊困难,符合学校减免条件的学生,可以享受学费的减免政策;六是学校对于实施以上措施后在生活上仍有困难的学生开设了如定餐、阳光卡、学校党员助困基金、雷锋班历任班长基金以及社会人士在校内设立的多种资助或补助,目前我校在校生中每年都有数百名学生受到社会各界的资助。
四川外国语大学,简称“川外”,坐落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隶属于重庆市人民政府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为国家最早设立的四所外语专业高等院校之一。
学校秉承“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优良校风,弘扬“海纳百川,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形成了“国际导向、外语共核、多元发展”的办学特色,开拓出一条“内涵发展,质量为先,中外合作,分类培养”的办学路径。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型外国语大学,具备了博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及强化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完备办学体系。学校还设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创办了《外国语文》、《英语研究》等学术期刊。学校已成为西南地区外语和涉外人才培养以及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
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同时具备金融、法律、经贸、外交、新闻、中文、管理等知识背景,兼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交流才能,善合作、能创新,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与好评。毕业生去向已完全呈现多元化态势,毕业生签约就业行业较广,主要在高端智能制造、新能源、医疗科技、软件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等行业就业。主要就业单位包括:外交部、新华社、世界500强企业、“一带一路”涉外单位、外经外贸等单位。学校每年升学比例超过30%,国内升学和国外、境外升学各占50%。国内升学院校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国外有斯坦福大学、爱丁堡大学、巴斯大学、慕尼黑大学、东京大学等高校。
详见招生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