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沈阳建筑大学 | 西北民族大学 |
---|---|---|
软科(综合) | 224 | - |
校友会(综合) | 202 | 223 |
武书连 | 342 | 393 |
软科(民族) | - | 5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1 | 51387 | 336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09 | 77340 | 33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9 | 10024 | 456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17 | 74869 | 336 | |
2021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本科批 | 436 | 68480 | 33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4 | 19954 | 456 | |
2021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本科批 | 526 | 14906 | 456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79 | 20078 | 44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I段 | 452 | 29825 | 440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67 | 24151 | 44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I段 | 440 | 34827 | 44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K段 | 413 | 48061 | 336 | |
2021 | 散居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I段 | 440 | 34827 | 440 | |
2021 | 长居汉族 | 本科一批I段 | 440 | 34827 | 440 | |
2021 | 聚居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I段 | 396 | 56759 | 440 | |
2021 | 聚居少数民族 | 本科二批K段 | 365 | 72428 | 33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I段 | 517 | 5504 | 502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09 | 6758 | 502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K段 | 489 | 10747 | 432 | |
2021 | 散居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I段 | 502 | 8026 | 502 | |
2021 | 长居汉族 | 本科一批I段 | 502 | 8026 | 502 | |
2021 | 聚居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I段 | 481 | 12720 | 502 | |
2021 | 聚居少数民族 | 本科二批K段 | 448 | 21931 | 432 |
沈阳建筑大学是以建筑、土木、机械等学科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管、理、文、农、法、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原隶属于国家建设部,2000 年在国家办学管理体制调整中划归辽宁省管理。2010年,辽宁省政府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北京签署了共建沈阳建筑大学协议,为学校创建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密切学校与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搭建了新的平台。
学校位于沈阳浑南新区的主校区占地面积 1500亩。主校区规划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规划布局合理,建筑形式现代、质朴、简练,功能设施齐全。教学区为网格式、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庭院组合,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学科交流。一座长达 756 米 的亚洲第一长廊将教学区、图书馆、实验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形成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学校拥有开放式图书馆、国内首座建筑博物馆、多功能体育中心(包括游泳馆、篮排球馆、乒乓球馆、体操馆、文娱馆等)、方便快捷的校园数字信息化平台。学校校园获得国家“2008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为确保每一名贫困学生不因暂时困难而辍学,我校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学校的实际采取了“奖、助、贷、勤、免、补”等多种措施以保证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一是在按规定评定发放国家、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及多种企业奖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来解决在校学习期间的部分费用;二是按规定发放国家助学金,为困难学生解决日常生活费;三是与有关银行落实了为贫困学生办理助学贷款事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持相关证明,入学后办理助学贷款;四是在校内设立了多种形式的勤工助学岗位,每年可有近千人次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五是学校对家庭条件特殊困难,符合学校减免条件的学生,可以享受学费的减免政策;六是学校对于实施以上措施后在生活上仍有困难的学生开设了如定餐、阳光卡、学校党员助困基金、雷锋班历任班长基金以及社会人士在校内设立的多种资助或补助,目前我校在校生中每年都有数百名学生受到社会各界的资助。
☆国家部委直属高校
☆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高校
☆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博士研究生高校
☆两次荣获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首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西北民族大学前身是西北民族学院,成立于1950年8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和国家民委批准,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学校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占地3071亩,分西北新村校区和榆中校区。建校67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16万余人。现有56个民族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
西北民族大学的学生不会因为经济上的困难而辍学或影响学业。为保证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西北民族大学建立了“经济困难学生助学体系”,包括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奖学金等渠道。其中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将作为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