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山东中医药大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实验研究和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单位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专业实验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临床医学基础、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中医健身学、运动训练学、运动实践与分析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运动人体科学:本科学制四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原泰山医学院)
主干学科::生物学、临床医学、体育学
专业要求与毕业去向::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生物学、临床医学、体育教育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运动性伤病的预防与康复方法;掌握运动人群的体育保健、运动营养与科学运动方法,掌握运动健身与训练的身体技能诊断与评价方法;掌握一定的体育专项技能,熟悉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内容和基本特点。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可在医疗保健单位、体育场馆所、专业运动队及健康管理、健身指导和教学、科研等工作。
专业名称:运动人体科学-山东体育学院
修业年限:本科四年制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体育科研教练、运动营养与运动创伤防护师、体育科学研究人员,全民健身指导及研究人员、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师资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与运动解剖学、人体生理与运动生理学、生物化学与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康复学、医务监督、临床医学基础、中医养生康复学、教育学、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外语、体育(田径、体操、球类等)。
可提供国家“高级保健按摩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证书课程及我校辅修专业课程。
二、招生计划
2013年计划招生50人(山东省)。
三、报名
1.报名:根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招生的报考规定,在当地参加高考统一报名。
2.报考条件:考生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法规;高级中等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健康。
四、考试
按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规定,考生须参加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的体育专项和文化统一考试。
五、录取方法
按照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2013年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的有关规定统一录取。
六、其他要求
外语语种:不限外语应试语种,但所有学生入校后要统一编入英语教学班学习(学校不对非英语语种的学生单独开设语言课程)。 七、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济南市世纪大道10600号山东体育学院招生办公室
邮编:250102 网址:www.***.cn
联系电话:0531-89655029
山东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介绍-山东体育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代码:040205)从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全面的职业素质,能够进行运动机能评定、体质评价、健身指导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所学主要课程有学科平台课程五门,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组织胚胎学、运动医学;专业核心课程八门,包括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临床医学基础、运动营养学、体育统计与测量、运动人体科学专题、中医学基础(含推拿)、中医学基础(含推拿)。
学科专业发展成就::所属学科-运动人体科学为“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本专业拥有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等四门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成为山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成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2年运动人体科学教学团队荣获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2016年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与本学院其他三个专业共同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培育立项建设专业(群)。
截止到2017年,已输送毕业生近200人。目前在校生规模,本科生205人、研究生16人。运动人体科学已成为我校体育类本科专业中的基础骨干专业。
运动人体科学:本科,学制4年-泰山医学院
主要课程::运动疗法学、作业疗法学、运动创伤学、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医学、运动处方学、健美运动、系统解剖学、运动解剖学、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化学、教育学
专业要求: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是医、体结合的交叉性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素质,掌握医学、生物学、体育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运动性伤病的预防与康复方法,掌握人群运动健身与训练的身体技能诊断与评价方法,掌握运动人群的体育保健、运动营养与科学运动方法,掌握一定的体育专项技能。毕业时,如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例》,将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注重建设,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已凸现医体结合的。
考研方向:自2008年以来,三届毕业生分别考取复旦大学、第一军医大学、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名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康复医学或运动医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毕业生可报考我校神经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运动医学等硕士专业,具体信息可登陆泰山医学院研究生网页。
毕业去向::自2004年招生,已有3届毕业生。学生主要在医院康复科、康复医院(中心)、健身俱乐部、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学校等单位就业,主要从事运动康复治疗师、健身教练、运动伤害防护员、国民体质监测师等工作。另有50%同学考取了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由于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精神压力过大以及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诱导的肥胖症、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现代文明病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由此,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大,毕业生就业前景越来越广阔。
运动人体科学-山东中医药大学
Q1:你为什么选择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山东中医药大学体育艺术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自200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3年成为“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专业。本专业办学条件优越,所有教师均为医学、教育学硕士,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能胜任相关课程的讲授。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依托中医院校的特有优势,与中医药专业的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共享,建立了运动解剖学教学实验室、运动生理生化教学实验室、运动机能评定实验室、体质测量与评价实验室,拥有心肺功能测试系统、功率自行车、多功能跑台、气体分析仪、身体成分测试仪、掌上血乳酸分析仪等设备,除满足常规实验教学外,还可进行体育科学相关研究。在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本专业拥有山东省第一残疾人康复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康复科、长清区人民医院康复科、山东省体育局训练中心、山东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和济南市体育运动学校等教学实习实践基地,能充分满足学生学习实践需要。
Q2:你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
建立体现中医药特色的运动人体专业培养体系,探索“专业突出,优势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掌握体育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和教育学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能够在各级体育科学研究、运动训练、健康教育管理、康复医院、体育教学等机构从事人体机能监控、运动健身指导、残疾人康复、运动营养指导、体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
Q3:你将要学习哪些内容?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遵循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横向整合、纵向打通、突出特色的原则,将传统中医健身、现代体育健身项目与医学、运动人体科学有机结合,确立了专业课程体系。
主干课程包括::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推拿手法学、中医骨伤科学、运动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体育测量与评价、中医健身学。
本专业的培养特色是什么:Q4:?
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运动科技服务和大众体育健康促进领域中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课程的设置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性和功能实用性,同时要求具有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养生保健康复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体育特长,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本专业的就业方向是什么:Q5:?
近年来本专业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毕业生就业面广,主要在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保健康复、体育健身俱乐部以及社区服务机构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健身技能指导与科学健身咨询、体质测评及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工作,具有较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山东省残疾人康复医院连续3年聘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山东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从2013年至今留用6名毕业生,山东省游泳管理中心、田径管理中心等省运动队每年都留用本专业毕业生。2015年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考取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重点院校的研究生10人;从事运动训练生物学监控、健身指导和保健康复的人数为12人;企业公司就职12人;自主创业和其他的占9人,就业率为79.1%。
山东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简介-山东体育学院
实践、实习条件
本专业拥有-一个省级重点学科一运动人体科学学科, 该学科科研仪器设备先进,所属实验室是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高校一类实验室,实验设备706台,设备价值近千万元,为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本专业目前已经建立了12个实习基地, 各实习基地都为实习生配备了指导教师。相关的设备设施和实习条件,完全能满足本专业学生的实习需要。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从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4年 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8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12名,占总数的63%,博士11名,硕土16名,占总数的71%,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师2人。近两年通过引进优秀人才,打造专业特色,师资队伍达到了“四高-强”(学历高、 职称高、学术水平高、综合素质高、实践教学能力强) ;是-支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攀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数量合理、群体优化、质量优良、创新精神强、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
完学工作的同时,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14项,出版著作8部,发表学术论交50余篇:井荣获《船速桨频测量仪)等国家发明专利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课题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項、国家体育总局奥运会科技攻关- ~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
就业前景:
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宗旨,培养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他们掌握教育科学、体育科学、运动人体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能够从事运动人体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能够胜任运动健身与营养指导、助理体育科研教练,能够开展运动保健与康复工作。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及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运动队、社区,进行社会实践并为民服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还开办各种职业技能培训、考试,如高级按摩师、杜会健身辅导员、运动营养师、健身教练职业技能培训,为学生未来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目前,学生的就业形势乐观,已经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输送了大批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等人才,得到了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本专业考研率始终保持在55%以上,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享受推荐免试硕土研究生资格。
运动人体科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原泰山医学院)
本科学制四年:
主干学科::医学、体育学、生物学
专业要求和毕业去向::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是医、体、生结合的交叉性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医学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运动健康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国家健康、保健与体育康复相关政策,提高对健康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具有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具有一定的国际化视野,培养能在健康管理公司、健身俱乐部、疗养院等从事运动健康管理和运动健身指导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可在健康管理公司、健身俱乐部、运动队、疗养院等单位从事健康评估、健身指导、运动膳食指导、体重控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