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同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哪个护理学专业好(护理学专业交大和同济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4 00:33:07 解决时间:2022-12-16 09:22

满意答案

同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哪个护理学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同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各排行榜,护理学专业的分数线,护理学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同济大学护理学专业上海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专业组选科要求
护理学(该专业所在学院拥有一批实力雄厚、技术力量领先的教学基地,形成了“理论实践应用相互联系,基础临床社区相互渗透,科学技术人文相互融合,教学科研服务相互促进”的办学特色,成为卓越护理人才培养基地、科研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该组为原本科提前批次招生专业)2021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1113304(3)物/化/生(3选1)
护理学类 护理学
上海交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系统的护理学及相关的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的 临床护理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在 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护理学及相关的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和基本技能,接受临床护理及护理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与护理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

2.掌握护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及护理原则;

4.具有应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

5.具有初步配合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6.具有与护理对象和相关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7.熟悉防治传染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知识;

8.熟悉不同人群卫生保健及健康促进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9.了解国家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10.了解护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及趋势;

11.了解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方法;

12.具有创新思维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树立终身学习、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动专业发展的 理念;

13.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

14.具有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

15.具有尊重他人、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及符合职业道德标准的职业行为;

16.树立依法执业的法律观念,具有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 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护理学、人文社会学。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病原生物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 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及护理伦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一定量的教学实践(临床见习)以及不少于40周的毕业实习,以 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护理实践技能训练。实习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含手术室)、妇产科、儿科、 急诊科、精神科等临床科室及社区卫生保健机构。此外,安排一定时间的科研训练以培养学生基 本的科研能力。毕业论文可以采取个案报告、综述、科研论文等多种形式。

在学习期间,还应安排一定量的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主要专业实验:包括基础医学实验和护理学专业技能实践两部分,主要有人体形态与机能实 验(包括解剖、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免疫等)、基础护理学技能实践、健康评估技能实践以及内 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救、精神科和社区护理等专科护理技能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护理学类 护理学
同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秉承“精诚济世,明道致远”办学理念和“精英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护理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和专业素养;扎实的护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未来发展成为兼备“五术”综合素养和能力,能够解决临床疑难问题、引领护理学科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卓越护理人才。
护理学专业学制四年:第1年为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第2-3年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学习,第4年进行临床实习轮转。学生在完成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护理学学习的同时,将强化人文素养、早期临床和创新能力培养,可择优到国外知名医学院校短期临床或科研轮转。四年末达到毕业要求者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到各级医疗护理机构从事护理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或继续在国内外医学院校深造。
同济大学护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上海护理学(该专业所在学院拥有一批实力雄厚、技术力量领先的教学基地,形成了“理论实践应用相互联系,基础临床社区相互渗透,科学技术人文相互融合,教学科研服务相互促进”的办学特色,成为卓越护理人才培养基地、科研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该组为原本科提前批次招生专业)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11
上海交通大学
4
软科(综合)
3
校友会(综合)
4
武书连
46
QS世界
105
US排名
学校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5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在新的历史节点,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目标。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建校伊始,学校即确立“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教育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麻省理工”。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移转租界,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构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学校调整出相当一部分优势专业、师资设备,支持国内兄弟院校的发展。五十年代中期,学校又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3月两部分同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7月经国务院批准分别独立建制,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六七十年代,学校先后归属国防科委和第六机械工业部领导,积极投身国防人才培养和国防科研,为“两弹一星”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锐意推进改革:率先组成教授代表团访问美国,率先实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率先接受海外友人巨资捐赠等,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改革。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学校领导和师生代表,对学校的各项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上水平、创一流”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先后恢复和兴建了理科、管理学科、生命学科、法学和人文学科等。1999年,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至此,学校完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通过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双一流”工程的建设,学校高层次人才日渐汇聚,科研实力快速提升,实现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与此同时,学校通过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办学,实施国际化战略取得重要突破。1985年开始闵行校区建设,历经30多年,已基本建设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并完成了办学重心向闵行校区的转移。学校现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浦东等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学校的各项办学指标大幅度上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交通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一百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逾40万各类优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工程技术专家和医学专家,如江泽民、陆定一、丁关根、汪道涵、钱学森、吴文俊、徐光宪、黄旭华、顾诵芬、张光斗、黄炎培、邵力子、李叔同、蔡锷、邹韬奋、严隽琪、陈敏章、王振义、陈竺等。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200余位交大校友;在国家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有6位交大校友;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有5位来自交大。交大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最早的电机、最早的中文打字机等;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气垫船、第一艘水翼艇、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种原位肝手术、第一例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第一个大学翻译出版机构、数量第一的地方文献等,都凝聚着交大师生和校友的心血智慧。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年轻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崭露头角。

学校共有33个学院/直属系,12家附属医院,2个附属医学研究所,23个直属单位,5个直属企业。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7071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4589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9903人,国际留学生2513人,其中:研究生1488人;有专任教师3307名,其中教授108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3名(包括1名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9名,青年拔尖人才27名,长江学者青年项目47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1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5名(青年科学家2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4名,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得者117名(青年项目获得者14名)。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71个,含43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等九个学科门类;新世纪以来获61项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39项为第一完成单位);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1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9人,上海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6个,上海市教学团队15个;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33门,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9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27门,国家双语示范课7门;上海市精品课程183门,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53门。学校荣获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成立学生创新中心,入选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学在交大”正在成为新时期上海交通大学的鲜亮名片,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与国际地位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学校有17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位列全国高校第四;11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全校25个学科入选A类。全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7个,覆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覆盖12个学科门类;博士专业学位类别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38个博士后流动站;有各类科技创新基地129个,其中国家级28个、省部级82个、国际合作11个、其它8个,包括: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8个国家重点(级)实验室,1个国家级创新基地,1个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家集成攻关大平台,3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应用数据中心,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研发中心,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1个国际合作联合科技创新基地,4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37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5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4个上海市功能型平台,10个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1个国家社科基金决策咨询点,1个上海市重点智库,7个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4个上海市高校智库,3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专家工作室),2个上海市软科学基地,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等。目前,正在建设一批面向世界基础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研究机构。

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20年来,获得国家科技奖99项,上海市奖408项。2019年,谭家华教授团队牵头、六家单位“二十年磨一剑”共同研制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获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二;19项成果获评教育部“三大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连续11年位列全国第一。2020年学校将获国家科技奖8项,居全国高校第二,其中一项成果拟授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专用项目)。教育部一等奖 7 项,居全国高校第三。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1项,蝉联上海市首位;SCI收录论文数等指标连续多年名列国内高校前茅,2019年度达7203篇,2020年度达8239篇;Nature、Science、Cell等顶尖杂志的论文发表渐成常态;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等智库资政启民,影响力日益显现;立足上海,辐射全国,李政道研究所、张江科学园建设稳步推进,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添砖加瓦。

上海交通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办学传统,奋发图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国内外所瞩目。这所英才辈出的百年学府正乘风扬帆,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为使命,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进!


同济大学
14
软科(综合)
20
校友会(综合)
21
武书连
212
QS世界
224
US排名
学校简介

同济的100年,是与中华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100年;

同济的100年,是与祖国科教事业心手相牵的100年;

同济的100年,是与上海城市发展相濡以沫的100年。

——摘自习近平同志在同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4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学校始于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中德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由华人接办,先后改称为同济医工学校和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3年定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同济大学经过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沪、浙、赣、桂、滇等地,1940年迁至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坚持办学。1946年回迁上海以后,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综合性大学。

在始于1949年的全国院系调整中,同济大学原有的文、法、医、理、机械、电机、造船、测绘等优势学科或支援其它高校,或整体搬迁内地。同时,全国10多所大学的土木建筑相关学科汇聚同济,使之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工科大学。1978年以后,学校实行“两个转变”——恢复对德交流由封闭办学向对外开放办学转变,拓展学科范畴由土建为主的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转变。1996年,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并入,列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2000年,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2002年,列为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2003年,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划归同济大学管理。2004年,列为中管高校。2017年,列为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

同济大学始终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以后,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创校至今,先后培养了38万余名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医学专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校友中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有168人。

同济大学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国内第一个“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国内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国内第一个“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以及“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科学中心”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先后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科研攻关,取得了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结构抗震防灾技术、城市交通智能诱导、城市污水处理、新能源汽车研发、国产化智能温室、遥感空间信息、大洋钻探、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等标志性科研成果。

学校长期注重发挥优势学科和基础研究的溢出效应,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形式和领域,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社会建设发展作出贡献,为“一带一路”建设、国内桥梁与隧道、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水环境治理、抗震救灾、洋山深水港、上海世博会、崇明生态岛、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大战略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学校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动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值从初期2005年的不足30亿元发展到2020年的495亿元,开创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校地合作的典范模式。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在对德为主的合作基础上,发展为以对欧洲合作为中心,拓展北美、辐射亚非的布局,先后建立了中德、中法、中意、中芬、中西、联合国等12个国际化合作平台学院,与200多所海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大众、西门子、拜耳和IBM等众多跨国企业共建了研究中心。学校先后发起成立了“中国绿色大学联盟”和“国际绿色校园联盟”并担任首届主席,当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主席,是亚太地区第一所被授予“全球可持续校园杰出奖”的高校。

目前,同济大学设有29个专业学院,11家附属医院,13所附属中小学。有四平路、嘉定、沪西和沪北等4个主要校区,占地面积约2.56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184余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455万余册。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514人,硕士研究生11319人,博士研究生7265人。另有国际学生2088人。拥有专任教师2792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109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3人(含双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及美国、德国、瑞典等国科学院或工程院外籍院士24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特岗)教授42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3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01人,“青年长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四类优秀青年人才20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9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学科设置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现有本科招生专业8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4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30个。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其他国家级研究平台以及77个省部级研究平台。

“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今天的同济大学正朝着“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力前行!


收费项目

同济大学建筑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普通本科专业一年学费6000元;普通本科艺术类专业一年学费10000元;软件工程专业一、二年级每年学费6500元;三、四年级按学分收学费,中德工程学院三个专业学费待批;其他普通本科专业及职教师资本科专业一年学费5000元;高职类专业一年学费7500元。普通本科生住宿费一年600~1200元。


周边环境
同济大学地处上海市东北隅,分四个校区: 校本部、沪西校区、沪东校区和沪北校区。
·四平路校本部指南

从上海火车站到校本部的交通路线:

出火车站北广场,
乘115路汽车到密云路站下,可进同济大学西门或南校区正门。
乘115路汽车到同济大学站下,可进同济大学正门。
乘出租车上高架环线,往杨浦大桥方向,到四平路出口下高架,右转上四平路,约500米既可进进同济大学正门。
从飞机场到校本部的交通路线如下:

乘出租车,从虹桥路上高架环线,往杨浦大桥方向,到四平路出口下高架,右转上四平路,约500米既可进进同济大学正门。
从十六铺船码头到校本部的交通路线:

在码头出口前乘55路到同济大学站下,即可进同济大学正门 。

校总部景观

·沪西校区指南

位于上海市西北部的普陀区真南路500号。乘06、62、117、213、323、517、551、562、708、724、727、742、744、750、838、859路公交车可以直达校区门口。

沪西校区景观

·沪东校区指南

位于上海市武东路100号,乘537,99,749路公交车可以直达校区门口。

沪东校区景观

·沪北校区指南

位于上海市共和新路1238号,乘920,95,65路公交车可以直达校区门口。

沪北校区景观


  中专 2022-12-16 09:22

相关问答

  • 我要读技校

    上海交通大学预防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上海交通大学预防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预防医学和护理学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预防医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预防医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预防医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预防医学和护理学录

  • 中专学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医学检验技术和护理学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医学检验技术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检验技术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 中专学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预防医学和护理学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预防医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预防医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预防医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预防医学和护

  • 中专学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和护理学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和护理学这二个

  • 中专学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口腔医学和护理学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口腔医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口腔医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口腔医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口腔医学和护

  • 我要读技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儿科学和护理学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儿科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儿科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儿科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儿科学和护理学录取分数

  • 我要读技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临床医学和护理学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临床医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临床医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临床医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临床医学和护

  • 中专学校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交通运输和护理学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交通运输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交通运输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交通运输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交通运输和护理学录取分

  • 中专学校

    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交通工程和护理学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交通工程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交通工程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交通工程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交通工程和护理学录取分

  • 我要读技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含双学士学位项目)(含护理学-行政管理双学士学位项目。国家-流本科,含交大-西澳大学3.5+2本硕连读以及交大-纽卡斯尔2+2双本科项目)(医学院)专业代码202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含双学士学位项目)(含护理学-行政管理双学士学位项目。国家-流本科,含交大-西澳大学3.5+2本硕连读以及交大-纽卡斯尔2+2双本科项目)(医学院)录取分数线(2015)

    10楼

    护理学(含双学士学位项目)(含护理学-行政管理双学士学位项目。国家-流本科,含交大-西澳大学3.5+2本硕连读以及交大-纽卡斯尔2+2双本科项目)(医学院)/专业代码:1011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2年在甘肃、山西、江西、四川、广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