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一类) | 249 | 336 |
| 高职排名 | 317 | 62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54 | 0 | 120 | 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71 | 84545 | 16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30 | 30854 | 16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27 | 94733 | 16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99 | 38090 | 160 |
学院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单位、全国铁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会员单位;铁路总公司高速铁路技术培训基地、铁路机车司机培训考试基地;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北京铁路局和中铁六局职工培训基地。
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紧密依托并服务于全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以轨道交通类专业为主干专业、实施半军事化管理、具有深厚铁路文化底蕴的办学特色。
随着我国铁道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全国各铁路局、大中城市地铁公司、重点企业铁路公司等单位纷纷提前入校以订单形式选拔毕业生,并已成为学院稳定的就业基地。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
学院2015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2.8%,其中与铁道(城轨)类企业的对口签约(正式录用)率为72.6%。截至2016年3月,2016届毕业生与铁道(城轨)类企业的对口签约(正式录用)率超过67%,同时,已有多家轨道交通类企业对我院2017届、2018届毕业生实施订单培养。
学院在继承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密切围绕铁路和城市轨道行业发展需要开展专业建设,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毕业生以基础扎实、能力突出、踏实肯干而深受企业欢迎。今后,随着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我院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仍然比较乐观。
第三方评价机构北京新锦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的《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学院2015届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为95.32%,专业对口度为87.13%,平均月新酬为3847.79元,对母校的满意度为93.79%
学院毗邻北宁公园,交通便利,有充足完备的教学设备,有教学楼8座、各类实验室67个、实习基地20个,图书馆藏书30万册,并建有3个电子阅览室。学生公寓7栋、学生宿舍规模4000人,3个学生食堂、标准的田径运动场,学院环境优美,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是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直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黑龙江省高水平高职学校、省文明校园标兵、省高校师德先进集体,入选首批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第二批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
学校始建于1919年,坐落于“金源肇兴地”——哈尔滨市阿城区,享有“千年文脉·百年学府”美誉。校园占地面积近40万平方米,建有功能完备的现代化教学园区、实训园区和创业园区,红色文化传承园地、金源文化传承园地和诗经文化传承园地,是一所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于一体的花园式学校。
哈尔滨市阿城区位于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市中心城区东南23公里处,距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50公里。有301国道、滨绥铁路等穿境而过。全区幅员面积2452平方公里,基本地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下辖7镇、12个街道,108个行政村,总人口59.7万。
历史积淀丰厚。阿城素有“女真肇兴地,大金第一都”之称。公元1115年,女真人首领完颜阿骨打在今阿什河畔建都立国,历4帝38年,史称“金上京会宁府”。公元1153年,金王朝迁都燕京(今北京),开创了北京作为历朝都城的先河。阿城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设县,称阿勒楚喀城,简称阿城。1987年2月撤县建市,2006年8月撤市设区,使哈尔滨的历史文脉延展了近千年。境内共发现包括金代文物在内的不可移动文物282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亚沟摩崖石刻),2012年金上京遗址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阿城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5项,其中省市级保护项目44项,曾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黑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版画艺术之乡,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历史文化优势。
自然资源富集。阿城地处张广才岭与松嫩平原的缓冲地带,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盛产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紫皮蒜、瓜菜等农副产品,木耳、猴头、蕨菜等山野产品,人参、五味子、刺五加等药用植物。境内有非金属及稀有元素矿种25个,储量25亿立方米以上,其中石灰石、大理石、水泥产量居全省前列,钼、铜、铁、铅、锌、砷等稀有矿物储量丰富。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0%,森林资源多为天然针阔叶混交林,其中红松、水曲柳以材质优良享誉国内。水资源储量充足,农业水利综合灌溉工程——西泉眼水库蓄水量达2.89亿立方米,是哈尔滨市区的备用水源地。
旅游优势独特。阿城处于哈尔滨最佳旅游半径和黑龙江黄金旅游热线上,尤以历史文化、森林生态、地质奇观、道教养生、冰雪狩猎、休闲度假游著称。有国内距离省会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国内占地面积最大的森林动物园—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有亚洲最大的封闭式狩猎场--玉泉国际狩猎场,有东北地区最早的道教胜地—松峰山。2000年,阿城即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近年来,阿城不断加大旅游建设投入力度,打造了金龙山、吊水壶、红星湖等一批省内知名景区,形成了以长江南路和301国道为轴,以金龙山、红星湖、平山、玉泉和金源文化等“五大景区”为重点的160公里黄金旅游环线。目前,阿城境内旅游景区已发展到17个,其中AAAA级景区3家、AAA级景区2家,阿城已成为省内休闲度假的最佳目的地。
工业基础雄厚。阿城是黑龙江省工业重镇,现有规模以上企业68家、中小企业5000多家,初步形成了以矿产钢铁、水泥建材、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木材深加工等产业为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近年来,随着英联食品、亚泰水泥等一批投资超10亿元支柱型项目建成达产,阿钢工艺结构优化升级、龙江森工木业园、青啤40万千升等牵动性项目开工建设,三和管桩、中大路桥等优质高效项目相继落地,全区工业经济呈现出项目多、投资大、增速快的蓬勃发展态势。阿城不断完善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承载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入区企业总量达99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户。目前,阿城以晋升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目标,规划建设了“一区三园”,不断为企业营造更加高效、快捷、优质的服务平台。
农业特色突出。阿城是哈尔滨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现有耕地面积119.4万亩,2012年粮食总产12.02亿斤。近年来,阿城坚持以蔬菜产业基地建设为先导,着力发展“都市型、生态型、观光型、休闲型、科技示范型”五型农业,地产蔬菜、鸭稻米、粘豆包、小浆果等特色农产品倍受欢迎。目前,全区己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2处,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13万亩,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5个,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674个,先后获得全国“大蒜之乡”、“大米之乡”等荣誉,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环境生态宜居。阿城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城区绿化率38%,一年中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超过327天。近年来,阿城凭借城区东南依山滨水的自然生态优势,按照全国一流的建设水准,以阿什河为轴,重点打造20平方公里范围的城市新区——“山水新城”。随着投资百亿元的奥特莱斯芭蕾雨项目及福建凤山集团闽南国际商贸城等现代服务业大项目签约落地,以“山水新城”建设为牵动,全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及公益设施建设协同推进,一个山水城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宜居新城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
近几年,阿城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了《阿城区招商引资优惠奖励政策》,在税收、土地、政策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最优惠的条件和最优质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居全省县市(区)前列。2008年,阿城被评为黑龙江经济最具活力县市(区),并先后获得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和东北十强县(市)等荣誉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阿城区二次党代会确定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和战略重点,提出了“打造金龙山下新都市,建设阿什河畔明珠城”这一工作主题,明确了建设哈尔滨“新型工业化的承载区、都市型农业的示范区、冰城夏都游的拓展区、历史文化的核心展示区、生态宜居城市的优化先行区”五大功能定位,确立了“大招商、大旅游”两大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富裕、文明、诚信、和谐、幸福、美丽的新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