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武汉工程大学 | 广东财经大学 |
|---|---|---|
| 软科(综合) | 156 | - |
| 校友会(综合) | 165 | 244 |
| 武书连 | 229 | 313 |
| US排名 | 902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6 | 37635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2 | 39787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2 | 39787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51 | 40363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45 | 43567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45 | 43567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45 | 43567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35 | 49019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33 | 50109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31 | 51215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24 | 54863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7 | 8365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77 | 8365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75 | 8825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4 | 33385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84 | 6781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5 | 53026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6 | 62430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38 | 84193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25 | 100295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1 | 68053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0 | 69006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4 | 101736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54 | 65582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37 | 84248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8 | 19462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7 | 20079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0 | 35591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覆盖工、理、管、经、文、法、艺术、医学、教育学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化工为鲜明办学特色的高校。学校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整体进入一本高校行列;2018年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2019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26位;在USNews2021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位列中国内地高校92名,湖北省属高校首位。
学校位于中国光谷核心区,该区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高新区已经形成了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高端装备制造、高技术服务业竞相发展的“131”产业格局。区内拥有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

学校与光谷金融港一街之隔,十分钟直达光谷软件园,毗邻光谷生物城和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
光谷金融港是国际知名的现代金融服务产业园区,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五大行、深圳捷信、小米科技武汉总部等各大机构入驻园区。
光谷软件园是我国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园,聚集着美国EDS、微软公司、法国电信、爱立信、华为技术、烽火通信、中芯国际、富士康等国际知名企业,以及华工科技、联想产业基地、长飞光纤等国内龙头企业。
光谷生物城是中国光谷以“千亿产业”思路建设的第二个国家级产业基地。
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精准诊疗、智慧医疗等领域.全球第二大药企美国辉瑞制药、德国拜耳制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人福医药集团、中国医药集团等众多大型企业、世界500强落户落户于此。

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自贸片区实施范围为70平方公里,以中国光谷为主体,含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5.41平方公里。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发展,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际商贸、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检验检测、研发设计、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学校坚持“三实一创”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国际化、工程化、复合型人才,与区内众多的优质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一港一园一城”数万家知名企业为我校学生提供专业匹配度高,优质的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家门口”就业创业。

流芳校区交通:量子号有轨电车在校内设立2站:工程大学站和光谷大道站,不出校门,乘车可转达汉口、武昌、汉阳三镇。步行8分钟到达地铁2号线金融港北站。学校距离2020年底通车的光谷火车站仅有10分钟车程。

武昌校区位于中国光谷核心区的光谷广场旁,与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众多高校毗邻,紧邻世界城广场、光谷步行街,交通十分便利,地铁2号线从校门口经过,直达武汉三镇。

广东财经大学始建于1983年,原名广东财经学院,1985年改名为广东商学院,2013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现名。经过30年的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24000多人的省属重点建设院校,是广东和华南地区重要的经、管、法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有广州和三水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275亩,广州校区毗邻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三水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佛山市云东海旅游经济区。现有校舍7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025万元,图书43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41万册);自主建成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近1000项;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全国首批两个经管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入选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学校现有广州校本部和三水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383亩。校本部毗邻广交会新馆——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三水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佛山市云东海旅游经济区,环境优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