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和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哪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长大文理和武工大邮电信息学院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2 07:21:08 解决时间:2022-12-16 11:18

满意答案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和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哪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和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各排行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与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数对比(湖北)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最高/最低分)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最高/最低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8理科 -/404(本科二批)-/395(本科二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向:移动软件)2018文科 -/466(本科二批)-/395(本科二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移动软件)2017理科 -/373(本科二批)-/363(本科二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移动软件)2017文科 -/419(本科二批)-/363(本科二批)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20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湖北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移动软件开发)、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26
四川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移动软件开发)、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70
广西计算机类(15000元/年,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移动软件开发)、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12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理工)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熟练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技术,能从事计算机的软、硬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与测试、网络设计与维护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专业优势】

主办高校品牌专业,机器人足球从2002年至今连续荣获世界机器人足球大赛冠军;

课程设置紧跟社会发展,大数据、云计算、VR虚拟现实技术、Java语言设计、Python语言设计、Android开发等新课程如数开设;

与达内、软帝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入的校企合作关系,师资、就业有保障;

获批多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专业学生在蓝桥杯全国软件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取得多次国家级和省级奖励;

现有专业教师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

社会需求量大,毕业生就业面宽。

【学制学位】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领域】

毕业生可从事嵌入式开发,软件开发与测试,系统集成,网络运维,网站设计与管理,通信设备制造,以及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61
广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9000元/年)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7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I方向)(19000元/年)355
广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82
浙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2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I)509
辽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36
河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65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84
校友会(民办二类)
学校简介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下称“学院”)是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由长江大学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面向全国26个省(市、区)招生。

学院地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故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荆州市,曾是东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马融“设帐讲学”之地,也曾是明朝一代名相张居正求学之所;明清两代县学宫、祭孔、乡试、迎状元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1936年,湖北第四区简易师范学校在这里诞生,在董必武及中共地下党领导下,这里成为湘鄂西根据地红色堡垒,被誉为“湖北抗大”“江南陕公”。校园内的玄宫塘、文庙、棂星门等标志性历史建筑交相辉映,讲述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代一代栋梁的成才故事。

学院举办方长江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为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农业农村部共建的高校。学院依托和共享长江大学优质教育资源,设有经济与法学系、教育与心理系、人文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系、数学与医护系、管理系、建筑与设计系、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系和高职部等11个教学单位,设置42个本科专业、16个专科专业,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学院2010年通过湖北省独立学院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英语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被列为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市场营销、园林、英语等被列为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园林被列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

近三年来,学院教师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教)研项目87项,其中,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人文社科课题18项,省教育厅科研计划课题18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4项,省级教学研究课题4项,荆州智库课题10项,院级项目32项。发表学术论文235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42篇,被CSSCI收录11篇、被SSCI收录1篇、EI收录1篇、CSCD收录1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项。主编、参编著作、教材38部。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优质师资队伍和教育管理团队,现有教职工593人,其中专任教师45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211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约占84.9%;长江大学长期委派高水平教师来学院承担教学与管理工作,为学院教育教学及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学院建有学术报告厅、艺术设计展厅、专业实验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校园一卡通信息化平台、标准化学生公寓等完备的教学和生活设施;学生公寓安装了冷暖双制空调、热水洗澡系统、宽带网络;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4000余万元,馆藏纸质图书75万册,并实现了与长江大学图书资源的共享、通借通还。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以人为本、学生至上”办学理念,围绕“教学立院、科研兴院,创新强院”办学思路,践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育人理念,已为社会输送了万余名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日益提升。学院荣获教育部首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特等奖,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三等奖,新华网“魅力高校”荣誉称号等。

学院践行“博文明理、日新笃行”院训,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注重专业知识学习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文理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在学生管理中,坚持统筹推进“五个思政”,构建“三强化、三深入”育人体系,即强化过程管理、强化品牌建设、强化工作研究,深入教室、深入寝室、深入学生心理,形成“泮池五月风‘科技文化节’”“十佳大学生”评选表彰和“国学讲坛”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品牌活动,用真心、真情、真意去关心和帮助学生,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促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在资助育人中,建立“奖、助、贷、勤、补、减、免”资助困难学生的制度体系,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学院奖学金、“湖北天蓝地绿”助学金和“松滋园林”奖学金及勤工助学金等多项奖助金,使学生困有所助、优有所奖。在教学改革中,实施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教学地位,将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开展双学位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近三年,学生学科竞赛成绩斐然,600多人次在国家级及省部级各类竞赛中屡获大奖;学生考研录取率逐年上升,园林专业的20名学生参加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考,16名被录取,录取率高达80%;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均约40%,超全国每年约14.3%的司考通过率;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大力推进国际化教育和校企合作教育。与英国思克莱德大学、韩国江陵原州国立大学、崇实大学、淑名女子大学、加图立关东大学、格拉斯哥加多尼亚大学等高校开展“2+2”“3+1”“4+1”“3+1+1”等多种双学位、本硕连读国际教育;共享长江大学与美国、日本、爱尔兰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合作高校资源,参加“交换生”“专升本”“双学士学位”“申请就读硕士学位”“暑假大学生带薪实践”等学习、深造和实践。同时,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等各类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师生正朝着实现美丽文理、魅力文理、和谐文理、活力文理的美好愿景,为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知名的应用型高校的宏伟目标不懈奋斗!


奖学金设置
编号 奖助项目 金额 备注
1 国家奖学金 12000元/人 每学年评定一次(面向大二及以上在校学生)
2 国家励志奖学金 5000元/人 每学年评定一次(面向大二及以上在校学生)
3 国家助学金 2200-4400元/人 每学年评定一次
4 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 8000元/人 每学年申请一次
5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 10000元/人 每学年推评一次
6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2000元/人 每学年推评一次
7 学院十佳大学生 5000元/人 每学年评选一次
8 考研奖励 500元-2000元/人 每学年评定一次(面向应届毕业生)
9 学院学生特等奖学金 3000元/人 每学年评定一次
10 学院学生一等奖学金 2000元/人 每学年评定一次
11 学院学生二等奖学金 1500元/人 每学年评定一次
12 学院学生三等奖学金 1000元/人 每学年评定一次
13 学院学生单项奖学金 400元/人 每学年评定一次
14 “松滋园林”奖学金 2000元/人 每学年申请一次
15 “湖北天蓝地绿”助学金 2000元/人 每学年申请一次


周边环境

 地处市中心,紧靠古城墙,环境幽美,交通便利。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103
校友会(民办一类)
学校简介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创建于2002年,由武汉工程大学与武汉化院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通信、光电、计算机、自动化、化药、材料、机械、土木,以及艺术、外语、经管等学科专业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面向全国25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在校生11000余名。二十年来,学院已为各行各业培养输送了3万余名毕业生,许多已成长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


学院依托省属重点建设高校——武汉工程大学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秉持“开放办学、协同育人、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和“产教融合、校企协同、校校合作”的办学思路,以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领域相关专业为办学特色,开办有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的41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


学院目前拥有两个校区。一是武汉工程大学武昌校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虎泉街366号,占地500余亩;二是邮科院校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邮科院路88号,占地200余亩。两校区均位于武汉中国光谷的核心地带,直线距离1.2公里,集幽雅的校园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便利的交通条件、完备的教学生活设施于一体。


学院设有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语学院8个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635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的比例为90.9%,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比例83.8%。学院还从著名高校、科研院所聘请40余名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作为客座教授。


学院获省级及以上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数量在全省同类高校名列前茅。现拥有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流专业、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省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专业、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独立学院重点培育专业等16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本科课程及省级精品资源课程共7门;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5个;国家地方所属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课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2个;主持获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等省级及以上教科研项目50余项。


学院注重通过各类学科竞赛以及丰富的课外科技、文艺、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大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 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化工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自动化系统应用大赛、结构设计大赛、工程造价技能及创新大赛、艺术设计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翻译大赛等各类比赛中,共荣获国家级奖励100余项,省市级奖励200余项。


多年来,学院与世界知名信息通讯企业——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企业--湖北兴发集团等大型企业深度合作办学。邮科院校区集中了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技术等邮电通信领域特色优势专业。与兴发集团联合开办“兴发基地班”, 采取“双主体、双身份、双导师、双基地”的“四双”培养模式,每年定向培养100余名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学院还与东风汽车、中国电信、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物产化工集团等200多家国有大中型国企、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与世界知名企业罗克韦尔、达内教育集团在校内共建自动化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与俄罗斯、加拿大、英国、马来西亚等多所国外高校开展校际合作与交流。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先后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湖北省优秀支教团队”、“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省级优秀征兵政策宣讲员”、“长江学子”等荣誉称号。学院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文化艺术节、体育节、校园金话筒大赛、校园十大歌手大赛、配音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可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学院学生奖助体系完备。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学院综合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社会奖学金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可享受各类国家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社会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补贴等。


毕业生就业

毕业生就业

近三年来,学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均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品牌专业如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物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大部分毕业生在全国电信、化工、制药、石油、机械、自动化、电子等领域发挥着技术骨干作用。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院学子适应性强、头脑灵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

考研升学

学院一贯多措并举,支持考研。在准备阶段,组织各类考研经验交流,邀请武汉工程大学和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负责研究生招生的老师与同学们直接交流;在备考阶段,拿出专项资金,聘请优秀教师开班暑期考研辅导班;在复试阶段,组织专家教授为上线考生提供指导。对报考武汉工程大学和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的线上考生,在同等条件下学院争取予以倾斜录取;正式录取后,学院给予奖励。

近三年来,学院毕业生考研上线率以每年提高1至2个百分点持续上升,现已达到14%,录取人数占报考人数的85%,其中录取院校不乏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石河子大学、上海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211、985类国内知名高校。另外,还有不少同学以370以上的高分考取了我院的主办高校武汉工程大学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同时,学院专科毕业生参加湖北省普通“专升本”考试的录取率也年年都取得了喜人成绩,每年考上专升本的学生就有近百人。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2006 年我院录取的批次由有招生计划的所在省招生办统一划定,请你留意所在省招生办发布的我院招生批次。

     我院在湖北省招生代码为 3247 ,普通类本科安排在三批(一)招生,普通类专科安排在四批(二)招生,艺术类本科安排在提前批艺术本科(三)招生。

     我院招生对象为当年参加全国统一普通高考的高考生。我院招生执行国家统招计划,投档比例一般为 1 : 1.2 ,根据志愿顺序从高分至低分择优录取,不设专业级差分,全部实行远程网上录取。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学院所有专业均无男女比例限制,且对应届生、往届生和社会考生同等对待。

根据2018年湖北长江大学文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04,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95,长江大学文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11:18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和荆州学院哪个好?录取办法?资助政策有哪些?

    1楼

  • 中专学校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哪个好?毕业生就业如何?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2楼

  • 中专学校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和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哪个好?学生宿舍环境好吗?有哪些专业?

    3楼

  • 中专学校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和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哪个好

    4楼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好,因为他属于中部崛起的城市,发展很快,社会脚步走的快,有时尚,有古典。该院正是光谷中心位置,你会爱上他的。比起贵州要好多了

  • 我要读技校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和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哪个好?周边环境怎么样? 学生宿舍环境好吗?

    5楼

  • 中专学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2022年学费(最新学费)

    6楼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2022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费:190001.2022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费:190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I方向)学费:19000;2022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

  • 中专学校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和武汉文理学院哪个好?奖学金多少钱?学费多少钱一年?

    7楼

  • 中专学校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和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哪个好?加分政策?有哪些专业?

    8楼

  • 中专学校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和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哪个好?加分政策?毕业生就业如何?

    9楼

  • 中专学校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和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哪个好?毕业生就业如何?加分政策?

    10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