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武汉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哪个材料物理(中外联合办学)专业好(材料物理(中外联合办学)专业哈工程和武理工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1-02 10:56:50 解决时间:2022-12-16 13:23

满意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哪个材料物理(中外联合办学)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武汉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各排行榜,材料物理(中外联合办学)专业的分数线,材料物理(中外联合办学)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材料类 材料物理(中外联合办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该专业由我校与英国斯旺西大学合作办学。学生各培养环节全部在我校完成,英方选派教师到我校讲授部分课程。完成学业后,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将获得我校的学士学位证书及本科毕业证书。
通过中外两种教育思想的融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英语开展工作,在学科理论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上与国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接轨。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掌握材料物理专业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具有创新能力,能在材料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工程技术开发、工程应用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为国外大学继续深造和“三海一核”领域的生产制造企业及材料相关企事业单位。
材料类 材料物理
武汉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人文社科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够在信息功能材料与技术、光电材料与技术、光纤传感材料与技术和纳米材料与技术等领域从事新材料设计和研制、材料性能改进与应用、器件设计与研制、生产与运营管理等工作,适应独立和团队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能够推动功能材料领域的创新发展。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数学和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材料科学的基本技能和工程应用的多学科领域知识。通过以研究引导教学、以研究促进创新、教学和研究相互交融的教学指导思想,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系统掌握材料的物质结构、能级结构、结构与性能的基本原理,掌握材料设计、性能优选的原则,掌握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材料的物理性能预测、计算机控制材料的性能测试等方面的能力。接受材料的制备、性能分析与检测技能、器件设计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开发新材料、研究新工艺、改善材料与器件的性能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基本能力。能够针对功能材料的研发、设计、生产和服役过程中的科学问题及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专业核心课程:理论物理(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材料科学基础、固体物理、材料物理、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材料设计理论与计算方法、功能材料综合实验。

  专业特色课程:近代光学、电磁场理论、材料设计与理论计算实验、功能材料制备及物理性能分析实验、微电子与光电子技术综合实验、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电介质材料及应用、光电子材料及应用、光纤传感材料与技术、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新疆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37
甘肃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一批I段普通类544
陕西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9
云南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3
贵州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0
四川材料类(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5
海南材料类(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66
广西材料类(4500元/年,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6
广东材料类(非定向)(080401.材料科学与工程+080402.材料物理+080403.材料化学+080406.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8040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080408.复合材料与工程+080414.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办学地点:校本部)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3
江西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3
福建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0
安徽材料类(4500元/年;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4
上海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31
黑龙江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62
吉林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51
辽宁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12
山西材料类(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83
天津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校本部)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637
北京材料类(4500元,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98
哈尔滨工程大学
53
软科(综合)
58
校友会(综合)
57
武书连
760
US排名
学校简介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北国冰城哈尔滨市。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07年,成为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海军共建高校。2019年,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获批建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是国家“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140.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3.76万平方米。校园建筑中西合璧,飞檐碧瓦,气势恢宏。设有17个学院(系、部);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俄“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6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13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个,国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图书馆共有藏书733.77万册。

学校面向国家和国防重大需求,以船舶与海洋装备、海洋信息、船舶动力、先进核能与核安全、智能科学5个学科群为牵引,打造特色、通用、基础学科相互支撑、优势互补、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三海一核”特色学科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国家一级、二级重点学科各1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1个、一级重点学科11个。现有本科专业6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教育部特色专业7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防特色紧缺专业和重点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29个,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分别获得A+和A-等级,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全部进入全国前30%。

学校现有教职工2924人,其中专任教师1897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190人。教师队伍中现有院士8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4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5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8人,其他国家级人才39人;“龙江学者”支持计划入选者24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9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8个。

学校现有学生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6万余人、硕士研究生1万余人、博士研究生2900余人。学校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国际化进程,坚持“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优、可靠顶用”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信念坚定、人格健全、乐于探索、务实笃行的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高素质人才,优秀学生典型不断涌现,自2016年起,1人被中宣部、教育部评为“最美大学生”,4人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3人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近年来,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等国际国内各类赛事中获得国际和国家级重要奖项逾千项,“E唯”代表队连续两年获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冠军,“E唯”机器人创新团队、“创翼”创新团队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5名学生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先进集体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胜杯,大学生创业联盟连续五年获“全国十佳KAB创业俱乐部”。2011年成立创业教育学院。学校被授予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本科生、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毕业生以“可靠顶用”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成为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之一。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维持较高水平,连续15年位居黑龙江省榜首,毕业生去向主要为“三海一核”主体领域及国家战略重要领域,近80%毕业生投身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半数以上毕业生在世界及国内500强企业就业。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提名获奖占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获奖总数的40%。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4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包括200多名共和国的将军、部长、省长、院士,3000多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技术领军和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研工作一直是学校发展的先行力量,不仅以国内第一艘实验潜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台舰载计算机、第一套条带测深仪等数十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著称,而且还以双工型潜器、气垫船、梯度声速仪等成果曾摘取世界第一的桂冠。学校在船海核领域保持着很强的技术储备,水下机器人、减振降噪、船舶减摇、船舶动力、组合导航、水声定位、水下探测、核动力仿真、大型船舶仿真验证评估、高性能舰船设计等技术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现已成为我国舰船科学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主力军之一、海军先进技术装备研制的重点单位、我国发展海洋高技术的重要依托力量。当前,学校是我国首座数值水池虚拟实验系统的联合牵头研制单位,是我国第七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两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智能船舶核心设计研发单位。为我国首条三体搜救艇、万吨集装箱船、豪华游轮、钻井平台等新船型开发及深海工程装备研发提供了全面的基础技术支撑。在国内首次完成5艘UUV水声组网。学校研制的悟空号深潜器成功自主下潜至7709m,是目前我国自主下潜最深的无人无缆深潜器。学校研制深水高精度水下综合定位系统,保障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多次深潜任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研制新型水下无人潜器并列装部队,填补了我国水下无人作战装备空白,亮相装备发展成就展和国庆70周年阅兵,获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作为第三方验证评估单位全过程支撑航母工程实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类项目57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30余项。学校获评“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和首届“国防科技工业突出贡献奖”。科研产品质量管理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国内高校首家通过“双认证”的大学。中国-俄罗斯极地技术与装备“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为首批14家国家认定的实验室,也是唯一一个国家对俄科技合作平台。牵头成立“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舰船动力”“先进海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获黑龙江省认定。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学校人均科研经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国际化、开放式办学。与包括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挪威科技大学、葡萄牙里斯本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五大船级社等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和企业在内的25个国家100余个单位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世界一流大学优质教育资源。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联合成立“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中英首个船海特色合作办学机构;与英国阿伯丁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乌克兰国立南方师范大学联合成立“孔子学院”,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实施高校,2017年以来学校先后成为“中国政府原子能奖学金”项目、“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项目、“居里夫人奖学金”项目委托培养单位,获高教学会“全国来华留学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牵头成立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组织(简称ICNAME),是“北极大学联盟”“中巴经济走廊大学联盟”成员单位。学校每年选送500名教师赴国(境)外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每年选派900多名学生到国际知名大学交流学习和访问。每年接收1500名左右国际学生来校进修学习。

近70年来,学校坚持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倡导培育的“哈军工”精神,形成了“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价值追求,凝炼了“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形成了“忠诚、坚韧、团结、创新”的校风、“治学严谨、组织严密、要求严格”的教风和“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学风。当前,学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服务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及龙江振兴发展为使命,以“双一流”建设为统领,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紧紧抓住“三海一核”领域及东北振兴的国家战略机遇,以敢为的自信、必成的劲头、开放的眼界、合作的气度,开启全面创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新航程。


通讯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1号楼505室(150001)
周边环境


        哈尔滨,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位于中国东北平原东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界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东与牡丹江市、七台河市接壤,北与伊春市、佳木斯市接壤,西与绥化市接壤,南与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接壤;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辖区总面积5.31万平方公里,辖9个市辖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户籍人口962.1万(2016年末)。


        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元、明时,成为成吉思汗三弟斡斤家族的领地和奴尔干都司的辖地。明末清初时期,女真人曾用此城遗存的建筑材料在原地修筑阿勒楚喀要塞。1946年,建立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建国后,是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


        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热点旅游城市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著名景点有:太阳岛、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等。



武汉理工大学
55
软科(综合)
35
校友会(综合)
36
武书连
371
US排名
学校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学校办学历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办学123年特别是近70年来,学校共培养了6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已成为我国“三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学校在校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硕士生20000余人,留学生900余人。

学校经过长期的育人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体系:构筑了“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大学理想,铸就了“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确立了“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树立了“实施卓越教育、培养卓越人才、创造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观。学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领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

学校现有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南湖校区,占地4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95.3万平方米,4座现代化图书馆藏书361.51万册。设有24个学院(部),建有6个独立建制的科研院所。现有教职工544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3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4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1人;获中组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和湖北省政府人才计划支持的高端人才144人。

学校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理、工、经、管、艺术、文、法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材料科学与工程获A+,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获B+。现有本科专业96个,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国家特色专业1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8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2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3个、国际化示范学院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与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各1个。

近10年,学校培养了一批全国优秀大学生代表,1人获“全国最美大学生”,2人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4人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4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15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6人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5人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五轮总排行(本科)中位列第12,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位列第14。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近十年持续保持在95%以上,其中到世界500强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超过50%。

学校建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建有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部协同创新中心、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安全预警与应急联动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学校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第二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区、科教创新园、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教合作与成果转化机构324个。2010年以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16项、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72项;作为参加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382项;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论文2篇、Nature发表论文5篇。

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荷兰等国家的19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等关系,聘请了200余名国外著名学者担任学校战略科学家、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等。此外,与国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16个高水平国际研究合作平台。学校先后建立了材料复合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环境友好建筑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智能航运与海事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7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学校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合作建立的首个海外校区正式运行。2018年,学校与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合作设立武汉理工大学艾克斯马赛学院。

百廿余年,风雨兼程,武汉理工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崇高大学理想,坚持以特色创优势的发展道路,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中专 2022-12-16 13:23

相关问答

  • 技校几岁可以上

    武汉理工大学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武汉理工大学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材料科学与工

  • 广州技校

    武汉理工大学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武汉理工大学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就业前景,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

  • 技校都有什么专业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物理和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物理和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物理和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物理就业前景和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材料物理专业介绍和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 培训学校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物理和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物理和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物理和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物理就业前景和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材料物理专业介绍和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

  • 技校网友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材料物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材料物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材料物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材料物理就业前景,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材料物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 中专什么专业好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物理和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物理和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物理和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物理就业前景和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材料物理专业介绍和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 中专学校

    武汉理工大学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和材料物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武汉理工大学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和材料物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和材料物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材料物理就业前景,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材料物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

  • 卫校

    武汉理工大学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和材料物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武汉理工大学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和材料物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和材料物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材料物理就业前景,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材料物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 初二辍学想读技校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物理和制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物理和制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物理和制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物理就业前景和制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材料物理专业介绍和制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 职业高中

    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材料物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材料物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车辆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材料物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车辆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材料物理就业前景,车辆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材料物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