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口腔医学专业(8年制本博连读)-北京大学医学部
1.专业介绍:
口腔医学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及人文基础、基本临床工作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较强创新精神和国际交流能力、有一定发展潜能的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
培养目标:2.:
口腔医学专业八年制教学计划总体培养目标是:实行“八年一贯,本博融通”的原则,强调“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模式。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具有口腔医学博士学位的口腔医学专科医师。
知识培养要求::有较广泛的社会人文学科(特别是行为学科)理论知识基础,较宽厚的自然学科理论知识基础,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基本的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理论知识,系统扎实的口腔医学理论知识。
能力培养要求::有临床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的初级口腔专科医师的临床工作和科研能力,初级口腔教师的临床教学能力;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自我发展的潜能、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外语运用能力、计算机使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专业培养要求::掌握现代口腔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诊治和处理口腔常见疾病,准确掌握口腔疑难病症诊断治疗原则。
素质培养要求::有崇高的敬业精神,优良的医德医风,良好的医师形象,卓越的团队精神,勤奋的学习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基本的法律意识。
主要课程设置:3.
学习阶段课程类别课程名称本科生阶段普通基础课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应用和政治理论课等医学基础课系统解剖学、生物化学、口腔医学导论、口腔应用解剖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等临床医学课程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口腔医学课程口腔生物学、口腔药物学、口腔材料学、口腔设备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黏膜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正畸学、预防口腔医学、口腔种植学等二级学科培养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黏膜病学、口腔预防医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九个学科。
二级学科介绍:4.
(1)牙体牙髓病学
牙体牙髓病学是研究牙体硬组织疾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科学。
牙体牙髓科承担龋病、其他牙体病损、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2010年被卫生部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点,也是国内主要的国家级专科中心。现有在职员工29人,正高级职称(教授、主任医师)4人,副高级职称(副教授、副主任医师)9人,其中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
(2)牙周病学
牙周病学主要研究牙周组织的结构、生理和病理变化,同时也研究牙周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牙周科承担牙周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任务,自1984年起即为牙周病学博士点单位,是国家级基地单位。牙周科是全国统编教材《牙周病学》主编单位,还承担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研究基地、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保健用品检测中心、亚太地区牙周协会中国理事等任务。2010年牙周科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卫生部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现有在职员工32人,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5人。
(3)儿童口腔医学
儿童口腔医学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人的牙颌面系统生长发育规律、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医学学科。
儿童口腔科承担儿童口腔疾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任务,是国家级基地单位。儿童口腔科自1950年就开展了本科生的儿童口腔医学教育,1982年起被卫生部确定为全国儿童口腔医学师资培训单位,为全国各省市儿童口腔医师提供培训,还是全国口腔院校第一个儿童口腔医学博士点。儿童口腔科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2010年《儿童口腔医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项目。儿童口腔科现有在职员工30人,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
(4)口腔黏膜病学
口腔黏膜病学主要介绍了口腔黏膜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口腔黏膜病是指发生于口腔黏膜及口腔软组织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病因较复杂,发病往往与全身关系密切,某些为癌前病变,某些则为全身系统疾病在口腔黏膜上的表征。
中医黏膜科成立于1960年,承担口腔黏膜疾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任务,是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点。目前在职员工7人,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
(5)预防口腔医学
预防口腔医学是研究社区人群中常见口腔疾病的流行状况并提供预防与控制策略,维护与保持社区人群口腔健康的科学。预防口腔医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三大基础课程之一(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预防口腔医学)。
1980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建立了我国口腔院校里第一个也是大的口腔预防科。WHO口腔预防科研合作中心挂靠在这里。现有在职员工16人,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5人,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
口腔颌面外科学-北京大学医学部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口腔颌面外科承担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任务,是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点,也是国家级专科中心。口腔颌面外科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现有在职员工77人,正高级职称16人,副高级职称1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9人。
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分支学科包括口腔种植学、口腔医学颌面影像诊断学。
口腔种植学是二十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口腔临床分支学科,被认为是口腔科学在20世纪里所取得显著的进展。口腔种植学涉及多学科技术和先进的精密加工技术、计算机技术(CAD/CAM),经过四十多年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已经臻于成熟,成为口腔医学领域中具活力的临床新学科。种植科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在本科生教学中设置了口腔种植学课程,包括理论课、临床前期实习及临床生产实习。现有在职员工15人,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
(7)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口腔医学基础过渡到口腔医学临床的一门重要的桥梁课程,采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如X线平片、计算机断层摄影(CT)、 超等,来研究口腔颌面部疾病诊断的一门医学课程。口腔放射科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放射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是全国统编教材《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主编单位。2008年《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现有在职员工14人,正高级职称5人,其中有硕士生导师5人。
口腔修复学-北京大学医学部
口腔修复学阐述的主要内容是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修复原则和方法,还包括颌面缺损的修复、牙周病的矫形治疗、颞下颌关节病的矫形治疗与种植义齿等部分。
修复科承担口腔修复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任务,是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点,也是国内主要的基地。现有在职人员49人,正高级职称10人,副高级职称12人,其中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3人。
口腔正畸学-北京大学医学部
正畸学是为人类创造美的学科,经过牙齿矫正可以改善病人的牙颌功能并且达到美观的提升。
正畸科由我国口腔正畸学开创人毛燮均教授于1949年创建,是我国成立早的口腔正畸诊室。正畸科承担口腔正畸学的教学任务,是国家级基地单位。现有医师中90%拥有博士学位,60%有一年及以上的海外留学经历。正畸科是全国统编教材《口腔正畸学》主编单位。2006年《口腔正畸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现有在职人员47人,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15人,其中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9人。
学制与学位授予:5.
本专业学制八年:,学生完成各阶段学业,考核合格,颁发本科和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和医学博士学位。在第五年末,未达到进入二级学科要求或自愿放弃二级学科学习者,将在完成本科阶段培养后分流出口,符合条件者按本科毕业。
毕业前景:6.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医疗、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
北京大学医学部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北京大学医学部
培养目的:1、:
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及人文基础、基本临床工作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较强创新精神和国际交流能力、有一定发展潜能的口腔临床医学人才。
五年制培养目标:2、:
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计划总体培养目标是:强调“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模式。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具备人文素养,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能完成口腔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预防工作的口腔医学临床医师。
知识培养要求::有一定的社会人文学科(特别是行为学科)理论知识基础,一定的自然学科理论知识基础、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基本的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理论知识,系统扎实的口腔医学理论知识。
能力培养要求::有临床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的初级口腔专科医师的临床工作;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自我发展的潜能、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外语运用能力、计算机使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专业培养要求::掌握现代口腔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诊治和处理口腔常见病、多发病。
素质培养要求::有崇高的敬业精神,优良的医德医风,良好的医师形象,卓越的团队精神,勤奋的学习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基本的法律意识。
主要课程设置:3、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普通基础课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应用和政治理论课等医学基础课系统解剖学、生物化学、口腔医学导论、口腔应用解剖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等临床医学课程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口腔医学课程口腔生物学、口腔药物学、口腔材料学、口腔设备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黏膜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正畸学、预防口腔医学、口腔种植学等
学制与学位授予:4、
本专业学制五年:,学生完成学业,考核合格,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北京大学医学部口腔医学技术(4年制,本科二批)-北京大学医学部
总体培养目标:1、:
口腔修复工艺学四年制本科教育培养适应口腔医学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宽厚理论知识基础的,有熟练的和独立的修复技术工作能力、有较高发展潜能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为口腔医学服务的修复技术人员。
专业培养目标:2、:
口腔修复工艺学培养高层次的口腔修复技术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具有一定的社会人文学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一般材料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口腔医学基础理论,掌握工艺美学知识,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能够熟练完成各类口腔修复体的制作,学习一门外语,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巧,是掌握多种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主干学科:(1):材料科学、口腔医学、工艺美学
主要课程:(2):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口腔医学、工艺美学
开设主要课程:①:英语、物理、政治理论课、计算机应用、材料学概论、材料化学、材料物理学、材料加工工程学、材料的腐蚀与防护学、美学概论、雕刻艺术学、口腔牙体解剖学、口腔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颌面影像学、口腔材料学、口腔设备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正畸学、口腔修复学、口腔修复工艺学等。
②设置口腔基础实习课:牙体解剖学实习、口腔生理学实习、口腔材料学实习等。
③设置前期实习课:口腔修复工艺学。
④设置口腔修复工艺学毕业实习课
3、考试、毕业
为保证毕业生的质量:,成绩考核严格按学校学籍管理规定执行。凡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都要进行考核或考查,每科实习结束时要进行实践考核,后进行毕业考试。
学生完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各门课程考试和考查及毕业考试全部合格者,准予毕业,颁发本科毕业证书,授予理学(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去向:4、
从事与口腔医学技术相关的等工作,主要去向:口腔医院、义齿加工中心、口腔专业医疗器械公司等
口腔医学专业,学制6年-北京大学医学部
主要课程::医用化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口腔解剖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口腔药物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
?
二、申请资格
1.持有效外国护照的非中国国籍公民
对于曾经是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居民,目前已移民国外的申请人还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在2015年4月30日前申请人须持有效的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满4年。
②申请人取得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后须有连续2年(含2年)以上接受外国高中教育或高等教育的学习记录,学习记录须经公证或认证。
2.17-30周岁,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3.身体健康且符合相应专业录取条件者。
?
三、申请办法
1.中国政府奖学金生:
由中国驻外使领馆受中国国家教育部委托进行招生及考试,具体办法向中国驻外使馆咨询。
2.自费生
1)向留学生办公室提出申请,递交或邮寄申请材料:
①《北京大学医学部外国留学生本科生入学申请表》,可从北京大学医学部国际合作处“留学北医”页面下载(注意:申请表中第二页“在华事务担保人”一项为必填项,担保人须为在中国大陆长期居住或工作的人员);
②全日制正规高中毕业学历文件(应届毕业生可先提供预计毕业证明),须为中文或英文的公证件;
③高中阶段全部课程及成绩单,须为中文或英文的公证件;
④护照照片页、有效签证页(如已具备)的复印件,护照必须是在有效期内的普通护照;
⑤经济状况证明原件,须为银行出具的存款余额证明,金额约合人民币40万以上;
⑥身体健康检查证明原件,须为6个月之内的体检报告并附有肝功能化验单原件;
⑦汉语水平考试(HSK)6级(含6级)以上或者新版汉语水平考试(HSK)5级(180分以上)证书和成绩单的公证件;
⑧近期1寸照片4张。
⑨年龄未满18岁的申请人除提交上述材料外,还需提供监护人公证书原件和监护人身份证件的复印件。
申请材料一经递交,恕不退还。
2)报名时间
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如邮寄申请材料以邮戳时间为准。
3)报名地点
北京大学医学部留学生办公室(留学生公寓北楼一层123房间)
邮寄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北京大学医学部留学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191
4)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入学考试:
①入学考试时间:2015年5月16日(星期六),详细时间和地点参见准考证。
②入学考试科目
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数学、物理、化学
如已获大学学位者,可免除入学考试。
5)报名考试费用
现金800元人民币,恕不接受其他币种及旅行支票。一经缴纳,恕不退还。
6)录取和入学
①医学部根据入学考试成绩择优录取,2015年6月初网上公布录取名单。
②留学生办公室于2015年6月下旬寄发录取通知书及签证申请表等文件。
7)入学时间和报到
2015年8月底或9月初,具体时间以录取通知书为准。录取的学生须持学生(X)签证入境,并携带JW202表和录取通知书到北京大学医学部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否则,不予办理。
?
四、收费标准
1.?学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RMB45,000/年;
2.?住宿费:RMB70/天,房间为带有独立卫生间的单人间;
3.?保险费:RMB600/人年。根据中国教育部规定,全体留学生须办理来华留学生综合保险后方可办理学籍注册手续;
4.?教材费、医疗费、交通费、餐费自理。
?
口腔医学技术-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专业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与首都经济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德、智、技、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能力,能从事口腔修复体制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必需的专业技能,适应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齿科技术公司从事口腔义齿加工制作、口腔医疗设备及材料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疾病概要、牙体形态与功能、口腔工艺材料学基础、固定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口腔工艺设备、全口义齿修复工艺技术、瓷修复技术、口腔CAD/CAM技术、口腔正畸工艺技术及口腔护理基本技术等。
实习情况简介: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第五年由学院统一安排至在北京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各大型齿科技术公司,主要实习各种口腔义齿(假牙)的制作、计算机牙体辅助设计以及口腔正畸(牙齿矫形)固定器的制作等,按照实习计划大纲要求完成为期36周的毕业实习。
就业适应岗位::
毕业生主要面向北京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齿科技术公司和口腔器材营销公司等就业岗位,从事可摘义齿(活动假牙)的制作、固定义齿(固定假牙)的制作、口腔正畸固定器的制作、计算机牙体辅助设计以及口腔医疗仪器、材料的营销工作。
就业单位名录::
北京尤根牙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联袂义齿技术有限公司、洋紫荆牙科器材(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雅致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拜尔昊城义齿制作有限公司、北京和胜义齿制作有限公司、北京威兰嘉业科贸有限公司、北京新诺医学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义获嘉技术咨询中心等。
北京大学医学部专业介绍-口腔医学(五年制)-北京大学
专业介绍及培养目标:1.
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教育强调“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模式。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具备人文素养,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能完成口腔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预防工作的口腔医学临床医师。
主要课程设置:2.
(1)普通基础课: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应用和政治理论课等;
(2)医学基础课: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口腔医学导论、口腔应用解剖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等;
临床医学课程:(3):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
口腔医学课程:(4):牙体解剖学、口腔生物学、口腔药物学、口腔材料学、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黏膜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正畸学、预防口腔医学、口腔种植学等。
学制与学位授予:3.
本专业学制五年:,学生完成学业,考核合格,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人才培养特色:4.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工作,五年制学生的人才培养形成了以下特色:所有高层次专家均参与教学工作,包括理论基础课授课、高职带教及督导;明确“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专设“早期接触科研项目”并给与经费支持;在国内口腔专科医院首批成立“口腔医学人文执业技能教学组”并已开始授课;注重学生的对外交流,学院专门设立了交流项目,并给以一定的经费支持。
北京大学医学部专业介绍-口腔医学(八年制)-北京大学
专业介绍及培养目标:1.
口腔医学(八年制)贯彻“八年一贯,本博融通”的原则,强调“通识通科的医学基础,贯穿全程的医学素质和面向未来的医学潜能”的培养模式。
八年制口腔医学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及人文基础、基本临床工作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较强创新精神和国际交流能力、有一定发展潜能的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2.
平台类课程:(1):大学英语、体育、政治理论课、计算概论、军事理论等;
职业与人文素养类课程:(2):医学心理学、卫生法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史、自然辩证法、医患沟通技巧、早期接触临床实践等;
自然科学类课程:(3):普通化学、有机化学、普通物理学、高等数学、普通生物学等。
(4)生态环境与群体保健类课程:预防医学、流行病学;
科研与思维训练类课程:(5):生物统计、医学统计学、文献检索、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研究方法等;
生物医学类课程:(6):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
临床医学类课程:(7):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皮肤病及性病学、中医科学等;
口腔医学专业课程:(8):牙体解剖学、口腔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口腔生物学、口腔临床药理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儿童牙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预防医学、口腔种植学等。
二级学科:3.
(1)牙体牙髓病学
牙体牙髓病学是研究牙体硬组织疾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
(2)牙周病学
牙周病学是主要研究牙周组织的结构、生理和病理变化及其牙周病病因、发病机制,同时开展牙周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及牙周病患者种植治疗等临床研究。
(3)儿童口腔医学
儿童口腔医学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人的牙颌面系统生长发育规律、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医学学科。
(4)口腔黏膜病学
口腔黏膜病学是研究口腔黏膜病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与预防的口腔医学重要分支学科,亦是连接口腔与医学的一门桥梁学科。口腔粘膜病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及非感染性疾病,口腔潜在恶性病变以及系统性疾病的口腔表征等。
(5)预防口腔医学
预防口腔医学是研究社区人群常见口腔疾病的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和实施预防与控制口腔疾病的策略与措施,促进与维护社区人群口腔健康的科学。预防口腔医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三大基础课程之一(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预防口腔医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北京大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分支学科包括口腔种植学。
口腔种植学是二十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口腔临床分支学科,被认为是口腔科学在20世纪里所取得显著的进展。口腔种植学涉及多学科技术和先进的精密加工技术、计算机技术(CAD/CAM),经过四十多年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已经臻于成熟,成为口腔医学领域中具活力的临床新学科。
(7)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是口腔医学基础过渡到口腔医学临床的一门重要桥梁课程,是采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如X线平片、计算机断层摄影(CT)、B超等,进行口腔颌面部疾病的检查、诊断和介入治疗,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辐射防护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
口腔修复学-北京大学
null
口腔正畸学-北京大学
正畸学是为人类创造美的学科,经过牙齿矫正可以改善病人的牙颌功能并且使牙齿和面部美观得以大大提升。
学制与学位授予:4.
本专业学制八年:,学生完成各阶段学业,考核合格,颁发本科和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和医学博士学位。本专业培养实行严格淘汰机制,因成绩等原因达不到进入二级学科标准者或自愿放弃二级学科学习者,将在完成本科阶段培养后分流出口,符合条件者按本科毕业。
毕业前景:5.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其中91.2%的学生在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地区其他医院及地方省级医院工作,8.8%的学生选择出国或继续深造。
人才培养特色:6.
作为教育部批准的唯一可招收口腔医学专业八年制本博连读生的培养单位,学院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形成了以下特色:所有高层次专家均参与教学工作,包括承担理论基础课授课、担任导师;明确“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学院专设“早期接触科研项目”并给与经费支持,为二级学科阶段的科研工作打好基础;在国内口腔专科医院首批成立“口腔医学人文执业技能教学组”并已开始授课;注重学生的对外交流,学院专门设立了交流项目,并给以一定的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