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武夷学院 | 衡水学院 |
|---|---|---|
| 软科(综合) | 522 | 553 |
| 校友会(综合) | 437 | 464 |
| 武书连 | 665 | 69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5 | 60782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2 | 62285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0 | 63325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面向南平 | 本科批 | 467 | 69684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面向南平 | 本科批 | 465 | 70680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面向南平 | 本科批 | 465 | 70680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闽台合作 | 本科批 | 449 | 78169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1 | 15756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6 | 17173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3 | 18023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面向南平 | 本科批 | 495 | 20404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 |
| 2021 | 面向南平 | 本科批 | 493 | 21023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面向南平 | 本科批 | 492 | 21315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闽台合作 | 本科批 | 479 | 25425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76 | 65250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99 | 19213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98 | 19504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9 | 97728 | 412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1 | 30679 | 454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56 | 128454 | 412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05 | 168185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8 | 44383 | 454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51 | 69829 | 200 |
武夷学院坐落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前身为1958年创办的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也是800多年前朱熹亲手创建的武夷精舍(书院)的传承者。学校现为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和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办学地武夷山还是国家公园、国际旅游度假城市,交通便利,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四通八达。学校校园占地面积3000亩,仪器设备总值2.14亿元,校舍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45.6万册(含电子图书107万册)。各类教学、生活、运动等设施齐全,基本建成了集人文化、生态化、园林化、数字化于一体的现代校园。
1、近年来,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基本建立了适应就业形势所需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也逐步完善。
2、按照“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改革方式,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各系都有长期合作较为固定的、同时具有实习功能和预就业培训功能的学生实践基地。
3、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欠发达地区就业,对于参加“支援西部志愿者”和“三支一扶”计划等国家服务项目的学生,学校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4、确立了以社会为需求和以就业为导向的、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的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以进一步适应市场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5、以加强指导与服务为保障,把就业指导类课程列为必修课,就业指导课的授课内容丰富,具有实效性,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6、实施“就业咨询”制度,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开展专题咨询。各系辅导员开展常规个案咨询服务。
7、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心理障碍、学习成绩落后等特殊群体毕业生,开展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建立特殊群体毕业生信息库,根据毕业生不同的情况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