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经济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5 |
| 经济统计学 | 四年 | 75 | |||
| 财政学 | 四年 | 28 | |||
| 税收学 | 四年 | 48 | |||
| 金融学 | 四年 | 48 | |||
| 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 | 四年 | 24 | |||
| 保险学 | 四年 | 18 | |||
| 投资学 | 四年 | 39 | |||
| 金融数学 | 四年 | 74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年 | 20 | |||
| 贸易经济 | 四年 | 17 | |||
| 统计学 | 四年 | 54 | |||
| 应用统计学 | 四年 | 71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161 | |||
| 软件工程 | 四年 | 166 | |||
| 网络工程 | 四年 | 76 |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四年 | 62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58 | |||
| 工程管理 | 四年 | 67 | |||
| 工程造价 | 四年 | 69 | |||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四年 | 81 | |||
| 工商管理 | 四年 | 55 | |||
| 市场营销 | 四年 | 43 | |||
| 会计学 | 四年 | 100 | |||
| 财务管理 | 四年 | 72 | |||
| 人力资源管理 | 四年 | 25 | |||
| 审计学 | 四年 | 47 | |||
| 物流管理 | 四年 | 51 | |||
| 电子商务 | 四年 | 66 | |||
| 经济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9 |
| 财政学 | 四年 | 26 | |||
| 税收学 | 四年 | 39 | |||
| 金融学 | 四年 | 57 | |||
| 保险学 | 四年 | 16 | |||
| 投资学 | 四年 | 31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年 | 16 | |||
| 贸易经济 | 四年 | 15 | |||
| 法学 | 四年 | 117 | |||
| 汉语言文学 | 四年 | 86 | |||
| 英语 | 四年 | 53 | |||
| 商务英语 | 四年 | 80 | |||
| 新闻学 | 四年 | 33 | |||
| 广播电视学 | 四年 | 28 | |||
| 广告学 | 四年 | 30 | |||
| 工商管理 | 四年 | 35 | |||
| 市场营销 | 四年 | 7 | |||
| 会计学 | 四年 | 60 | |||
| 财务管理 | 四年 | 60 | |||
| 人力资源管理 | 四年 | 31 | |||
| 审计学 | 四年 | 43 | |||
| 公共事业管理 | 四年 | 95 | |||
| 行政管理 | 四年 | 58 | |||
| 城市管理 | 四年 | 55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经济学基础知识、专门的财税专业知识、较好的综合能力、 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财政、税务、公共管理、公共投资、国有资产管理、企业管理、非营利组 织等相关领域或者工作岗位上从事研究、应用、管理、咨询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或者创新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学科及财政税收专业方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 受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及知识创新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学科及财政税收专业方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统计分析、案例分析、演绎分析和归纳分析、数理分析、边际分 析、均衡分析等分析方法,掌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
3.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一定的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
4.熟悉国家在经济领域尤其是财政税收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财税经济及管理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与行业需求;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具有初步的本专业文献检索、外文资料阅读、论文写作、外语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
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国家税收、统计学、金融 学、国际经济学、政府预算。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综合论文训练等 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财税模拟实验、财经软件应用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 济、管理、法律及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通晓审计、会计准则及相关的经济法规,掌握现代审 计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经济管理领域从事会计、审计和管理咨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相关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会 计、审计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审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地掌握审计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2.掌握审计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3.熟悉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以及国际会计和审计惯例;
4.能运用计算机处理有关会计和审计业务,尤其是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较强的外语和语言文字能力;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法学。
核心课程:统计学、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学原理、企业财务 审计、审计实务、经济效益审计、审计法规、内部审计学、社会审计、经济法、税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会计模拟实验、审计模拟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业务培养目标 :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 , 能在外
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 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熟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1. 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
2. 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 ;
3. 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
4. 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
5. 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 ;
6. 具有第三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
7.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 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 :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家国情。
体质要求: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蓝、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者不能录取
业务培养目标 :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 受到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 , 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1.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
2. 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
3. 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
4. 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 ;
5.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 : 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
主要课程 :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一般安排 10~12 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城市管理理念与思维,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 能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部门、城市管理政策及法规研究部门、城镇基层社会管理部门、城市社会团 体综合部门、市政市容管理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研、教学以及具体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城市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先进城 市管理方法、管理人员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具有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的思维与能力,掌 握现代城市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城市管理部门的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的 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城市管理科学、政治学、经济学、行政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熟悉国家有关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
3.了解国内外城市管理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
4.具有城市信息化系统管理的能力;
5.具有进行城市综合管理所需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并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6.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以及进行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政治学原理、行政学、城市管理学、法学概论、公共政策 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管理、城市数字化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各级城市管理部门及事业单位(实习基地)实习、城市管理 专题调查报告、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人力资源管理录取分数线为366分(理科)。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人力资源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人力资源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人力资源管理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为365分(理科)。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旅游管理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旅游管理招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工商管理录取分数线为364分(理科)。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工商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工商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工商管理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工商管理招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市场营销录取分数线为363分(理科)。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市场营销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市场营销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市场营销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市场营销招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362分(理科)。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流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物流管理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物流管理招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经济统计学录取分数线为362分(理科)。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经济统计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经济统计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经济统计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为362分(理科)。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西安财经大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物流工程录取分数线为360分(理科)。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物流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流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物流工程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物流工程招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在陕西省录取批次:2021年为本科二批,2020年为本科二批,2018年为本科三批,2017年为本科三批。2022年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在陕西招生专业有会计学、审计学、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网络与新媒体、财务管理、经济统计

2022年西安财经大学在陕西招生专业有税收学、广告学、英语、会计学、投资学、财务管理、金融学、金融学、税收学、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会计学、经济学、保险学、审计学、金融数学、应用统计学、工程造价、贸易经济、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