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西安工程大学 | 辽宁工业大学 |
|---|---|---|
| 软科(综合) | 251 | 290 |
| 校友会(综合) | 268 | 319 |
| 武书连 | 322 | 344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59 | 50336 | 443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455 | 52718 | 443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454 | 53233 | 443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04 | 12664 | 49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5 | 34191 | 33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40 | 67022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6 | 17169 | 456 |
西安工程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等学校。其前身为1912年创办的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其后历经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纺织系、西北联合大学纺织系、西北工学院纺织系等发展阶段。1978年成立西北纺织工学院,隶属纺织工业部。1998年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学校历经10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理、文、管、经、法、教、艺术等多科性特色鲜明的高校。学校现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培养出了各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8万余名,为地方、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校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位居全省同等院校前列。2015届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陕西省、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珠三角(包括广东省、福建省)等地区。2015年,进入陕西省就业的毕业生占总人数的40%左右;由于东南部经济建设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对毕业生具有吸引力,且我校大批优势特色专业已就业毕业生集中在这些地区, 2015届毕业生进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就业的占总人数30%左右,这些地区对毕业生就业的吸引力依旧保持旺盛趋势。
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主要涉及22个行业,制造业、电力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党政机关、科研设计单位、文化教育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部队等是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单位。
2015年,有近500名本科毕业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校内外硕士研究生,100余名本科生选择出国深造。
2015年我校共召开专场招聘会近400场,提供岗位2500余个,举办春季、冬季两场大型招聘会,吸引500余家企业入校招聘。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收集用人单位需求岗位达到102770个。
我校多次邀请企业高管、就业创业指导相关领域专家入校,为我校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创业指导,帮助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等。成立大学生就业联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帮助学生关注就业,了解就业、创业。
部 门:招生就业工作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电 话:029-82330088(金花校区);029-83116261(临潼校区)
我校严格按照陕西省教育厅物价局有关文件精神确定收费标准。
一、本科学费标准:
1、文、法、财经类专业为3500元/人·年;
2、理工、外语类专业为4500元/人·年;
3、艺术二类专业为9000元/人·年;
4、艺术三类: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11000元/人·年)。
二、高职(专科)学费标准:
1、文史、理工类专业为5500元/人·年;
2、艺术类专业为9000元/人·年;
3、根据陕西省物价局、教育厅陕价费(2003)39号文件,国际商务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12000元/人·年。
三、住宿费标准:
根据住宿条件不同分为:
800元/人·年、1100元人/·年。
以上收费标准如有变动,以物价部门最新批复为准。
辽宁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应用型大学,始建于1951年,历经“锦州工学院”“辽宁工学院”等发展阶段,2007年3月更名为“辽宁工业大学”。学校2013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6年获批辽宁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获批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2017年获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9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21年入选国家“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2021年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近年来我校本科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遍布全国各个省份,荣获“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和“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制度体系有保障
学校一直以学生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
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建立了完善的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就业实习有基地
深入开展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产业集群的对接合作,与中铁集团、
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近百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就业实习基地,与省内外多地人
社部门建立校地合作关系。
·指导服务有温度
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基础》等必修课程。开通学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咨询服务,每年举办职场精英挑战赛、大学生创业竞赛、职业规划大赛等实践活动,提升求职能力,明确职业方向。
·求职面试有平台
学校充分利用多种社会资源和信息平台,采取拓宽渠道、增加岗位、优化服务等措施,积极引进用人单位,每年举办线上、线下大中型各类双选会、专场宣讲会,努力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升学深造有空间
学校鼓励本科毕业生求学深造,近三年我校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率均在13%以上。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共401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其中71人考取了北京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家重点院校,占考取总数的17.71%。
按照省物价部门批准并办理收费许可的标准向学生收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