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2017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48 | 26976 |
2017 | 电子信息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48 | 26976 |
2017 | 交通运输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50 | 26550 |
201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56 | 25164 |
2017 | 土木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58 | 24698 |
2017 | 城乡规划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2 | 16570 |
2017 | 建筑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4 | 16067 |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宽的基础知识面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总图设计与工业运输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从事工业企业总图运输设计、民用场地总图设计、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工业企业运输管理等工作,并具有参与工业项目选址与可行性研究、城镇规划设计等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
二、专业内容
交通运输专业依据培养目标构建先进、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基础课阶段除掌握必要的人文社科知识、外国语以及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外,重点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系统工程、建筑力学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工科土建类基础。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阶段,围绕工业项目选址理论与方法、总图设计基本理论与方法、工业运输设计与管理理论与方法、城市与区域规划原理与方法等4大模块组织课程体系;同时付诸相应的实践性环节,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成为总图设计与工业运输方面的科研、规划、设计、管理型人才。
三、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能在各类规划设计咨询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从事总图设计与管理、道路与工业铁路设计、工业企业运输管理、工业园区规划设计以及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土木 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的技术与管 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 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结构、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接受力学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文字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 握在土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 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掌握一门外语;
2.了解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 势和应用前景,掌握数学和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3.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掌握工程结构选型、构造、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工程结构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 术,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技术、过程、组织和管理以及工程检测和试验基本方法;
5.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给水与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相 关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机械、交通、环境的一般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近学科的一般 知识。
6.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8.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并能解决一般工程问题,具有计算机、常规工程测试 仪器的运用能力;
9.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10.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原理和方法、专业技术相关基础、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结构基本原理、 施工原理和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力学(1 19学时)、结构力学(102学时)、流体力学(34学时)、土力学(34学 时)、弹性力学(34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7学时)、工程地质(34学 时)、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68学时)、测量学(51学时)、土木工程法规(17学时)、工程概预算与 招投标(3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原则(17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8学时)、钢结构基本 原理(43学时)、基础工程设计原理(51学时)、土木施工工程学(43学时)、结构全寿命维护(34 学时)。
示例二: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结构力学(80学时)、流体力学(24学 时)、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2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 工程制图(40学时)、测量学(32学时)、土木工程试验(36学时)、工程经济与管理(24学时)、工 程监理概论(24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4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32学时)、基础工程 (32学时)、土木工程施工(32学时)、施工组织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结构力学(96学时)、水力学(32学时)、 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6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画法 几何及土建制图(80学时)、土木工程测量(48学时)、结构实验与检测(48学时)、工程项目管理 (24学时)、建设工程法规(24学时)、建设工程经济(2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24学时)、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72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48学时)、基础工程(40学时)、土木工程施工 技术(56学时)、土木工程施工组织(2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 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 实习4个环节;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2个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结构基本构件实验、土力 学实验、土木工程测试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实验(结合专业课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健全人格、个性突出,满足水工程领域需要,基础宽厚、视野开阔、发展潜力大、创新意识强、工程素养突出、综合素质优秀,掌握水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与关键技术,具备较强的施工、管理及设计能力,具有引领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发展潜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内容
涉及城市水系统运行与管理各领域,包括水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水力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水工艺设备基础、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等相关内容。
三、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
学生就业方向包括设计研究院(所),城市公用事业,市政建设与管理部门,大中型工业企业,科研及学校等企事业单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了解电气工程学科的新发展及新动向,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电力、冶金、建筑等行业,从事设计、安装、调试、运行和管理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二、专业内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本专业设置有电力系统与智能供配电技术研究、高电压大电流测控技术研究、电力电子与电力拖动应用技术研究和新型电气装备及控制系统研究四个方向。
三、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电气装置与电气系统、工业自动化系统、工厂供电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电气工程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施工维护、运行管理、营销服务等工作。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确立“以人为本、尊重自然、注重人文、承启历史、回应时代、面向未来、回归本原”的理念。以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为主线,通过建筑理论、建筑历史、城市设计、艺术人文、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方面课程的系统学习,以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系列实践环节的综合拓展,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具备建筑师职业素养,并富于创新意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和专业领导者。
二、专业内容
建筑学专业以综合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基于“三平台、三阶段、二环节”的建筑学教育课程体系,强调专业教育的体系化和整体性。其中,以专业认知规律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三个教学平台,实现建筑学教育的三阶段目标:基础教育阶段——综合基础平台,围绕培养合格的大学生组织课程体系;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专业基础平台,围绕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建筑人才组织课程体系;专业拓展与深化教育阶段——综合拓展平台,围绕培养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组织课程体系。三个阶段通过两个整合环节,从“综合——专业——在综合”,循序渐进,逐步提升专业教育的层级。在此过程中,强调以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系列课程为主干,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主、辅、特”交叉,题目“长、短、快”结合,形成“分解递进、有机整合”的设计教学单元,以适应现代建筑学教育的规律。
三、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
毕业生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直至博士学位,或到各设计院、国家机关、学校、科研单位,从事设计、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
2018年度上海的信息如下!专业高分低分平均分录取人数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交通运输(卓越计划)0000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卓越计划)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2021年上海的招生计划专业(类)科类2020年录取情况2021年计划数分数线:文理综合400录取低位次:文理综合31431高分低分平均分录取人数总计文理综合:24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中外合作办学)文理综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文理综合土木工程(卓越班)文理综合交通运输(卓越班)文理综合建筑学文理综合城乡规划文理综合工商管理文理综合////2城市管理文理综合化工与制药类文理综合公共管理类文
2020年上海的招生计划◎陕西省、教育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著名的土木、建筑“老八校”之一◎国内“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高等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实施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小211)◎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15所,陕西
2018年度上海的信息如下!专业高分低分平均分录取人数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交通运输(卓越计划)0000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卓越计划)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2016年各专业分数情况统计表(上海)分数线:理工360专业高分低分平均分录取人数交通运输(卓越计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工业设计建筑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7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9分,交通运输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1分,建筑学(五年制)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7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北京各专业录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2018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土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01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2018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8土木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部分专业土木类土木工程
2021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上海市招生专业:安全工程(语种不限)、土木工程(语种不限)等2个专业。2021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上海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上海市招生计划
2021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上海市招生专业:化工与制药类(含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专业)(语种不限)、土木工程(语种不限)、公共管理类(含文化产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语种不限)、建筑学(语种不限)、城市管理(语种不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40分,土木类(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44分,土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46分,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48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综合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34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39分,电子信息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54分,交通运输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55分,电气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工与制药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9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31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32分,城市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42分,公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44分,城市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46分,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46分,公共管理类(文化产业管理、国际经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2017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土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02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2017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7土木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部分专业土木类土木工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48分,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48分,交通运输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50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56分,土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5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