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招生网址: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位于古都西安,是经教育部批准,由西安科技大学与陕西西科美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2003年,原名叫西安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6年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正式成立。
学院依托西安科技大学六十多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学科优势,秉持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办学特色,通过校企合作、开设定制班、共建基地、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奋斗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建设特色鲜明、国际化、具有创新活力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使命和愿景。
学院现设信息与科技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新传媒与艺术学院、国际教育与人文学院五个二级学院,本、专科专业50个,涵盖工、管、文、艺等多个学科门类。学院占地1000余亩,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888余万元,在校学生11000多人,校园环境清新幽美、教科研条件达到教育部规定。
学院秉持“自强不息、日新月异”的校训,通过与国外优质高校、国内多家行业领军企业深度合作,促进校企联合培养,形成本科、专科、国际教育三位一体,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人才培养体系。97.33%的就业质量指数,使学院成为最具综合实力品牌的独立学院之一。
先进的教学体系+完备的学科实验室+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前瞻性的创新实验班,培养行业急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资助对象
学院计划内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标准
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预科、高 职、第二学士学位,下同)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资助标准分为2档: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每生每年3800元,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每生每年2800元。资助面约为全院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20%。
国家助学金名额由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根据财政部、教育部下达的国家助学金名额,以及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家 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学科专业设置和地域等因素确定。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学生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贴息。自2020年7月开始,助学贷款还款期限调整为按全日制本专科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还本宽限期调整为5年,即学生毕业后五年内可只偿还利息,宽限期后,偿还本息。
学院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考生进行德、智、 体、美全面衡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美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美术类考生,专业课与文化课均达到所在省份本科提档线并报考我院,录取时按照专业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播音编导类专业录取原则
陕西省内招收的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认可陕西省播音编导类统考成绩,考生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过线,录取时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陕西省外考生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过线,录取时按照专业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我院制定各类奖助学金制度,并与多家企业和社会团体合作设立多种专项奖学金。协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开通绿色通道、为学生提供各类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
国家奖学金是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奖励金额为每生每年8000元,是当前高等学校学生能够获得的荣誉等级最高的国家级奖学金,其评审最为规范,标准最为严格。
国家奖学金的名额由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根据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总人数,以及“四个一流”和“双高计划”结果、在校本专科生人数、录取批次、学科专业设置等因素确定。在分配国家奖学金名额时,对办学水平较高的高校、以农林水地矿油核及师范或医学类等学科专业为主的高校予以适当倾斜。
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激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奖励金额为每生每年5000元,资助面约为全院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3%。
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资助名额由省财政厅、 省教育厅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确定的总人数,以及高校“四个一 流”和“双高计划”结果、本专科在校学生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录取批次、学科专业设置等因素确定。在分配国家励志奖学金名额时,对办学水平较高的高校,以农林水地矿油核及师范或医学类等学科专业为主的高校予以适当倾斜。
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预科、高 职、第二学士学位,下同)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资助标准分为2档: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每生每年3800元,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每生每年2800元。资助面约为全院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20%。
国家助学金名额由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根据财政部、教育部下达的国家助学金名额,以及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家 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学科专业设置和地域等因素确定。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学生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贴息。自2020年7月开始,助学贷款还款期限调整为按全日制本专科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还本宽限期调整为5年,即学生毕业后五年内可只偿还利息,宽限期后,偿还本息。
其他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为办学理念,以成就学生和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创业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与素质拓展,致力于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素质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院秉持“自强不息、日新月异”的校训,通过与国外优质高校、国内多家行业领军企业深度合作,促进校企联合培养,形成本科、专科、国际教育三位一 体,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人才培养体系。根据新形势下国家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学院深入探索独立学院转型发展新体制、新模式,紧抓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突出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构建教育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开放格局。 学院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办学的重要途径,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优秀 人才参与学院管理,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扩大二级院自主权,形成了机构健全、 制度完善、人员"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实行专家治校,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优秀人才,参与学院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为学院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
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政策的指导下,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以加强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提高就业质量为工作重点,以加提高就业创业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与水平、规范就业创业管理为工作保障,以提升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提高就业质量为工作目标,强化自身管理,倡导“服务”、“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完善学院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邮编号码:710109联系电话:029-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子午大道中段39号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是一所民办理工类普通本科院校。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92名软科(独立)112名校友会(民办一类)学校简介西安科技大学高新
西安工商学院/招生网址:http://zs.招生电话:029-,029-,029-学校网址:http://www./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鹿祥路1235号西安工商学院是一所民办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西安工
西安科技大学/招生网址:http://zs..cn招生电话:029-学校网址:https://www..cn/通信地址:雁塔校区: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雁塔中路58号,临潼校区: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唐大道48号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招生网址:https://zhaosheng..cn/招生电话:029-,029-学校网址:http://www..cn/zh-cn/index.php通信地址:雁塔校区:陕西省西安市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招生网址:http://zsb..cn招生电话:029-,029-学校网址:https://www..cn/通信地址:北校区: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南校区:陕西省西安市西沣路兴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招生网址:http://zs./招生电话:029-,029-学校网址:http://www./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幸福南路109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是一所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招生网址:http://www./index.php?s=/Index/column/s/2/c/223招生电话:029-学校网址:http:///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
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招生网址:http://www..cn/index.php?s=/Index/index/s/10.html招生电话:029-,029-学校网址:http://www..cn/通信地址: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招生网址:http://zsb./招生电话:029-,029-,029-学校网址:http://www./index.jsp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皂河路2号延安大学西安创新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招生网址:http://www.招生电话:029-学校网址:http://www./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子午大道中段39号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是一所民办理工类普通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