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西安科技大学 | 云南农业大学 |
|---|---|---|
| 软科(综合) | 179 | 301 |
| 校友会(综合) | 170 | 180 |
| 武书连 | 249 | 404 |
| US排名 | 1198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77 | 40256 | 443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474 | 41906 | 443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468 | 45074 | 443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一批 | 443 | 60247 | 443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13 | 10749 | 49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17 | 76903 | 341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411 | 80672 | 341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52 | 22935 | 52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20 | 38316 | 520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20 | 38316 | 520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20 | 38316 | 52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75 | 65664 | 435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15 | 106328 | 200 | |
| 2021 | 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65 | 72328 | 435 | |
| 2021 | 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54 | 79800 | 435 | |
| 2021 | 迪庆专项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50 | 82608 | 435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42 | 88181 | 43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5 | 11937 | 56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41 | 20522 | 50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78 | 54043 | 200 | |
| 2021 | 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28 | 26340 | 500 | |
| 2021 | 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22 | 29387 | 50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20 | 30375 | 500 | |
| 2021 | 迪庆专项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03 | 39505 | 500 |
西安科技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38年迁并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分出成立独立的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划转陕西省。1999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
学校现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8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1个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权点和1个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授权点,5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地矿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工、理、文、管、法、经、艺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全日制在校生2.3万余人。
| 201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 | |||
| 专业名称 | 就业率 | 专业名称 | 就业率 |
| 安全工程 | 97.30% | 测绘工程 | 96.61% |
| 采矿工程 | 94.42% | 地理信息系统 | 98.46% |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 92.06% |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 95.89% |
| 消防工程 | 86.89%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97.32% |
| 城市规划 | 94.92%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95.45% |
| 给水排水工程 | 90.14%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96.92% |
| 建筑学 | 89.06%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95.80% |
| 土木工程 | 96.62% | 矿物加工工程 | 97.92% |
| 车辆工程 | 95.59% | 应用化学 | 95.45% |
| 工业工程 | 90.91% | 电子商务(理) | 96.67% |
| 机械电子工程 | 100.00% | 工程管理 | 96.15%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97.27% | 工商管理 | 78.13%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93.10% | 会计学 | 90.00%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97.14% | 旅游管理 | 83.05% |
| 微电子学 | 96.77%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76.67% |
| 自动化 | 99.38% | 动画 | 82.50%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96.55% | 工业设计 | 88.33% |
| 电子商务(文)) | 91.27% | 艺术设计 | 92.31% |
| 电子信息工程 | 95.62% | 法学 | 93.10%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98.31% | 汉语言文学 | 91.43% |
| 通信工程 | 95.48% | 英语 | 88.68%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1.91%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92.59% |
| 软件工程 | 98.46% | 工程力学 | 96.08% |
| 网络工程 | 93.62%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92.86%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94.74% | 环境工程 | 97.01% |
| 地质工程 | 98.48% | 资源勘查工程 | 96.74% |
1.济困助学措施
校友助困基金:学校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每年资助10名,奖学金金额2000元。
勤工助学:学校为经济特困学生提供部分勤工助学岗位,给予适当的报酬。
学校执行国家贫困生资助的相关政策,评定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自强助学金、国家助学金。
2.学校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协助贫困学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积极联系银行,为贫困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
学校创办于1938年,前身是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198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3年列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200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7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办学80多年来,一代代农大人秉承“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农大精神,情系稼穑、躬耕疆域、励精图治、矢志创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目前有校本部和五华校区2个校区,占地面积近4000亩,职工180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32000余人,有22个学院,已开设84个本科专业和19个高职专科专业,有16个博士点和59个硕士点,招生专业涵盖、、、、、工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
国家及云南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更多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的投入。云南农业大学学科特点及办学优势决定了其培养出的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好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始终把促进学生就业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将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纳入人才培养各阶段,全面推进学生的生涯发展规划和职业素质发展,在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融合发展背景下,以“完全学分制”改革为抓手,构建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强化校内外协作,拓展校外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学业导师、研究生导师、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的参与积极性,有的放矢给予帮助支持,主动对接国内外优质高校资源,鼓励学生深造或留学,围绕学生成长成才,持续深入开展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赢在校园-对话职场”系列活动、职场导航系列讲座、简历制作大赛、实战模拟招聘求职大赛等“立体式”就业创业品牌活动,做好学生个人职业发展与国家战略、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预期,找准职业定位,多方搭建社会实践、实习实训、职业体验等实践平台,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切实增强学生择业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努力实现学生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
学校连续14年在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中荣获一等奖,分别荣获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和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是云南省教育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就业工作单位,也是全国农林院校中唯一获此奖项的高校。
学校采取“奖、助、贷、补、减、勤、学费补偿代偿”等不同的资助措施,开通“绿色通道”,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资助,并对品学兼优学生给予奖励,制定实施了《云南农业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施办法(校政发〔2010〕202号)。学生入学后,可以相应享受到国家、省政府、学校、社会资助类的各级奖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及补偿代偿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学生资助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