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理科 | 311/252(专科批) | 286/226(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文科 | 387/289(专科批) | 324/195(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理科 | -/256(专科批) | -/201(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253(专科批) | -/214(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235(专科批) | -/190(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266(专科批) | -/263(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本科) | 2017 | 理科 | -/266(专科批) | -/263(专科批) |
1.专业方向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可以在机电设备、数控设备的生产及使用企业,从事数控设备的部件设计和技术开发中的一般性工作,亦可从事数控机床的加工程序编制与调试工作。以及从事机电一体设备及相关设备的自动化生产、安装、调试、维护与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及管理工作。
2.主要课程
工程数学、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制图及计算机绘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液压与气压传动、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编程、数控铣床加工工艺与编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原理、传感器与自动检测、变频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床电气控制维护、电机的运行选用与维修等课程。
3.技能训练
金工实习、电工基本操作训练、普通机床操作实训、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金属切削机床原理、加工工艺实习、夹具设计、数控设备管理与维护、数控加工操作的强化实训,机械CAD/CAM、数控机床操作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
4.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在工业自动化生产的第一线,从事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进行数控加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维护、维修、设备管理等工作,及机械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以及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历史沿革】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是一所有着百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其源头可追溯到前清末季“废科举,兴学堂”的年代,即1907年的归绥师范学堂,是为呼和浩特地区师范教育之始。1922年改为绥远师范学校,其后几经辗转、几次更名,直到1945年迁回原址,进入蓬勃发展时期。1954年更名为呼和浩特师范学校,1977年恢复高考后就开始招收普通师范大专生。2000年9月,呼和浩特师范学校并入呼和浩特教育学院,组建新的呼和浩特教育学院。2002年,由呼和浩特教育学院、呼和浩特管理干部学院、呼和浩特市职工大学、呼和浩特广播电视大学四所院校合并组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2004年至2006年,又先后接收了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呼和浩特铁路局分校、呼和浩特铁路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内蒙古广播电视学校、内蒙古技师培训学院,2020年又接收了呼和浩特市卫生学校,至此完成了十校合并。学院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与时代、民族、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不渝培养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学院校训】
学院合并组建后,确立了“明德修身,格物致知”的校训。“明德修身,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原文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为:育人为学以淬厉人格敦品立德为纲,以成就高明笃实之才为目,塑造德才兼备的新一代劳动者。2007年百年校庆时,由原内蒙古自治区连辑副主席亲自书写。
【机构、专业设置】
学院设有16个系(部)、3个教辅部门、13个行政处室、2个群团机构。现有招生专业69个,涵盖了15个高职专业大类,其中国家骨干专业4个,重点建设专业6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9个。
【办学条件】
学院总占地面积2016亩,校舍总建筑面积48.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25.1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13.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3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1039.34元/生,馆藏纸质图书115.84万册,期刊1200多种,电子图书27TB,电子期刊8000多种,阅览座位2400个。校园网覆盖全院教学科研和办公生活区,在自治区首家引入了CRP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有校内实训基地228个,校外实训基地223个,其中校内实训基地设备总值2.01亿元,工位数4740个,校内年使用频率超623万人时。
学院总建筑面积、教学行政用房、实训基地数、设备总值和生均值、工位数及年使用频率均高于全国、全区同类平均水平。
【在校生人数、人才队伍】
学院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5000人左右。现有教职工1182名,其中专任教师770名;专业带头人49名,教学名师52名(其中自治区级10名),教学团队24个(其中自治区级10个),教坛新秀56名(其中自治区级9名),骨干教师94名,科研团队22个。
学历结构: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49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4.8%,其中博士研究生32人。
职称结构: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40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其中正高级职称59人。
“双师”结构:学院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达到50%以上;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达到65%以上。
在校生数,教师中博士、硕士、专任、双师素质、高级职称、少数民族、自治区级以上教学名师数,师生比、专职政治辅导员与学生比均高于全国示范、国家示范(骨干)同类平均水平。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平台中198项指标均高于全国示范、国家示范(骨干)和全国、全区同类平均水平。
【科学研究】
近年来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共1463篇,EI 17篇,出版教材、专著226部,完成国家专利115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68项,获得各级各类奖励170项,完成应用技术研究13项,实现技术转化6项。获得各级各类奖励77项,1名教师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奖,1名教师获得自治区科技创新创业银奖,2名教师的美术作品获自治区文学艺术最高奖“萨日纳”奖,1篇论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2篇被SCI收录,2篇分别获得自治区教育厅及内蒙古教育协会高校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和三等奖,2篇获得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政府三等奖。
【社会服务】
学院注重高校社会服务工作,坚持学历教育和培训并举,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企业员工岗位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退役士兵培训、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各类培训、鉴定、认定。每年培训1.5万人次以上。学院设有“一所、两站、二十基地”,即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呼和浩特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和呼和浩特市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及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国印刷业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呼和浩特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同时,学院通过技术咨询、举办讲座、参与企业科研攻关等多种形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
【对外交流合作】
学院坚持对外开放办学理念,多方寻求优质教学资源,选择与学费较低、教育资源优越的白俄罗斯多所学校合作,引入白方教师到学院任教、指导教学。2007年开始与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国立大学合作办学,2008年又扩大合作对象,与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国立工业大学合作办学,经教育部批准,现有3+3合作办学项目涉及6个专业,合作办学在校生近800人。
【办学目标】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秉承“明德修身,格物致知”校训,按照“巩固优势、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快速发展”的方针,紧紧围绕学院发展的第一要务,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以特色创优势,以需求扩规模,以创新上水平的发展理念。目前,我院正日益成为祖国北部边疆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成果转化基地和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
各级领导对学院办学予以了充分肯定。在百年校庆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为学院题词:“百年老校逢盛世,千秋伟业铸辉煌”;在110年校庆之际,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为学院题词:“喜迎百十华诞,再展呼职宏图”。
面向未来,在党和国家的特别关怀支持下,学校将继续坚持走重质量、抓内涵、促特色和国际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办学实力与水平,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院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专门为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及推荐工作。目前,一个覆盖全区、面向全国的就业网络已基本形成,就业势头良好。学院与区内外多家用人单位签订了合作意向,开展“定单式”培养。学院积极推行“双证制”,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学院始终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依托教育、科研、培训平台,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拓展办学空间,增强主动服务社会的功能,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服务社会的质量,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院为自治区、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服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院毕业的大批优秀人才分布在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乃至自治区和外省市的各行各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成立于2003年5月,是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锡林郭勒盟9所大中专院校整合组建而成。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前副总理刘延东等领导曾莅临学院,对学院的办学工作及成绩给予肯定。
学院校区占地面积1609亩,建筑面积43.85万平方米。设有医学系、草原生态与畜牧兽医系等17个教学单位,开设护理等51个高职专业及部分中职专业。实训、图书资料等条件能够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77人。已基本形成了以高职为主、中职教育和合作举办职业本科教育为辅的综合性高职院校。
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全国第五届黄炎培优秀学校奖”“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2019连续三年入选为“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2019年入选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职业院校官微五十强院校”;2020年被人社部评为全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获得了教育部老年护理、汽车维修、Web前端等11个专业1+X试点高校;是“全国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首批“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和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高技能人才基地”、自治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三风一训”:
校训:今天的实力,就是明天的机会
学风:学中做 做中学
教风:博学善教 敬业爱生
校风:立德树人 明礼诚信
教育理念:成就每一个人
奋斗目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学院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明安图街11号
邮 编:026000
联系电话: 0479—8269414、8263433
学院网址:www.xlglvc.cn
学院招生网址:www.xlglvc.cn/zhaosheng
咨询机构: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招生处
2020年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发展路径
2020年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岗位
专业特点(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机械与电力工程学院的重点建设骨干专业,该专业市场前景广阔,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岗位面广。(2)该学科是精密机械、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属于高新综合性技术,也是当前发展快的技术之(3)锡盟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培育绿色食品、能源、化工、冶金、草原旅游五大特色支柱产业、五个重点工业园区建设及围绕电力转化形成煤――电――化工、煤――电――冶金、煤――电――
1、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测试、数控加工、技术管理和技术改造等工作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能够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核心能力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内蒙古理科排名第6。内蒙古开设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内蒙古科技大学、通辽职业学院、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呼和浩特职业学院、鄂尔多斯职业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50001.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5000;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吉林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50001.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5000;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内蒙古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460301锡林郭勒职业学院2022年在黑龙江、内蒙古等2个省市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460301机电一体化技术内蒙古专科批三年机电一
九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方向培养专业基础扎实技能精确熟练职业素质优良能运用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机电设备和自动线的装调运行操作维护维修以及技术服务等相关职业的人才核心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机械零件与典型机构电气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就业方向面向装备制造能源电力矿山化工等生产服务类企业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及保养自动化自动线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操作运行维护保养安装检修及产品零部件销售等工作答案来源于2022年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单独招生专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