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含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9 | 12546 | (2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生物科学类 | 2020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85 | 14328 |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含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 2019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77 | 16205 | ||
生物科学(师范) | 2018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72 | 11183 |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含国家理科基地班) | 367 | 15901 | ||||||
生物科学(师范) | 2017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64 | 12644 | ||
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基地班)、生物技术) | 360 | 16274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江苏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含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9 |
新疆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6 |
甘肃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550 |
云南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4 |
贵州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8 |
四川 | 生物科学类(包含专业: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仙林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6 |
广西 | 生物科学类(6050元/年,在仙林校区办学,包含专业: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3 |
广东 | 生物科学类(非定向)(071001.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071002.生物技术)(办学地点:仙林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0 |
湖南 | 生物科学类(国家专项)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4 |
河南 | 生物科学类(仙林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0 |
山东 | 生物科学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07 |
江西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9 |
安徽 | 生物科学类(6050元/年;含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8 |
浙江 | 生物科学类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48 |
辽宁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3 |
内蒙古 | 生物科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0 |
河北 | 生物科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8 |
天津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仙林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44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江苏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含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9 |
新疆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6 |
甘肃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550 |
云南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4 |
贵州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8 |
四川 | 生物科学类(包含专业: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仙林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6 |
广西 | 生物科学类(6050元/年,在仙林校区办学,包含专业: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3 |
广东 | 生物科学类(非定向)(071001.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071002.生物技术)(办学地点:仙林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0 |
湖南 | 生物科学类(国家专项)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4 |
河南 | 生物科学类(仙林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0 |
山东 | 生物科学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07 |
江西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9 |
安徽 | 生物科学类(6050元/年;含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8 |
浙江 | 生物科学类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48 |
辽宁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3 |
内蒙古 | 生物科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0 |
河北 | 生物科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8 |
天津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仙林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44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数理化基础、人文社 科素质、国际化视野和科学思维能力,接受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 识和技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人文社科知 识,接受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科学思维和国际化视野,掌握从事生物学及 相关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科基础,具有计算 机及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等生物学不同层次的分析方法与实验技术;
4.具有从事生物学相关领域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学及其发展规划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的生物学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农学。
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重要生命活动、动物体的结构 与功能、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生物与环境。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动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48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48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 48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 时)、分子生物学(32学时)等。
示例二:动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32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 32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 时)、生态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32学时)等。
示例三:植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64学时)、动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 课64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 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 时)、分子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野外综合实习、综合实践及毕业论文、学术与科技活动等。
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和动物生物学实验(或普通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 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重庆 | 生物科学(公费师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公费师范 | 617 |
四川 | 生物科学(公费师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公费师范 | 628 |
海南 | 生物科学(公费师范) | 理科 | 本科批A段 | 公费师范 | 731 |
广西 | 生物科学(公费师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公费师范 | 593 |
湖南 | 生物科学(公费师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公费师范 | 576 |
湖北 | 生物科学(公费师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公费师范 | 587 |
河南 | 生物科学(公费师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公费师范 | 575 |
山东 | 生物科学(公费师范) | 理科 | 本科批 | 公费师范 | 603 |
江西 | 生物科学(公费师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公费师范 | 592 |
福建 | 生物科学(公费师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公费师范 | 603 |
安徽 | 生物科学(公费师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公费师范 | 592 |
黑龙江 | 生物科学(公费师范)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公费师范 | 602 |
辽宁 | 生物科学(公费师范) | 理科 | 本科批 | 公费师范 | 608 |
内蒙古 | 生物科学(公费师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公费师范 | 611 |
蒙授理科 | 549 | ||||
山西 | 生物科学(公费师范)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公费师范 | 569 |
河北 | 生物科学(公费师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公费师范 | 607 |
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金陵大学,1951年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公立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5年成为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目前,学校正在着力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名家大师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李瑞清、江谦、柳诒徵、郭秉文、李叔同、张士一、陶行知、陈鹤琴、吴贻芳、孟宪承、杨贤江、徐悲鸿、高觉敷、罗家伦、潘玉良、张大千、唐圭璋、傅抱石、陈邦杰、陈洪、吴作人、李旭旦、孙望等诸多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曾在此主政或执教。目前更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在此潜心耕耘,著书立说,培育后学。经过一代又一代南师人薪火相继、身教言传,历史性地生成了“严谨朴实”的学术品格,育就了“以人为本”的厚生传统,砥砺出“团结奋进”的拼搏意识,塑造了“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学校以“正德厚生、笃学敏行”为校训,形成了“严谨、朴实、奋发、奉献”的优良校风。
南京师范大学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随园校区有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美誉。学校占地面积2179633平方米,现有校舍总建筑面积932076.19平方米。设有二级学院28个、独立学院2个。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3271人,专任教师2170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654人,副高级职称748人;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0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名,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13人,国家重大人才计划A类特聘专家4名、青年人才4名,国家重大人才计划B类领军人才7名、青年拔尖人才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名,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5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领军人才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2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共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8723人,在校研究生13448人(其中学术型7329人,专业型6119人;博士研究生1570人,硕士研究生11878人)。成人高等教育在籍生10795人。图书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总建筑面积39705平方米,馆藏纸本文献总量385.93万册,电子数据库166个。校园内有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目前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4个,“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9个,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第三批重点马院。2011年成立研究生院。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不含一级学科覆盖)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5个,2020年本科招生专业(类)49个,共涵盖74个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学科已涉及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门类。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获评A等级;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美术学获评A-等级,工程学、化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数学、社会科学总论、计算机科学等10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
南京师范大学不断推进“厚生育才”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5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4门、国家线下一流课程3门、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4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2个、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3门、全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1门,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相应课程“精彩一课”11门,国家特色专业8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9个,“十二五”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1本(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2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3项,基础教育类13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3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个,教育部高素质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4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各1个。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学生在“挑战杯”等全国竞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或一等奖,4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积极实施“顶天立地”战略,科研成果追求原创,力攀高峰。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全国妇联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研究基地、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各1个。共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9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7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5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3项;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和《自然》上发表第一作者单位论文6篇,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第一单位),13部专著入选“国家哲学社科成果文库”,科研成果入选200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我校教师主持、历时8年修订的点校本《史记》,入选《光明日报》“2013十大文化亮点”和《中华读书报》“2013十大文化事件”。
南京师范大学坚持协同创新,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拥有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4个、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含培育点)8个、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1个、江苏高校国际问题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3个、江苏首批新型重点高端智库1个、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老年学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开放实验室1个,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9个,江苏省工程实验室7个,江苏省渔业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公共服务平台3个。依托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机构,并通过大学科技园、文创园、地方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以及在地方建设的一批卓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富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领域。鼓励教师开展应用对策研究,积极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
南京师范大学一贯重视与海外的交流与合作,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学校是改革开放以后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大学,是国家设立的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对外汉语教学基地、首批华文教育基地和港澳台地区幼儿教育培训基地;设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南京基地、法国文化研究中心及南京法语培训中心、意大利文化研究中心等国际性研究和教学组织。曾先后在全球开设5家海外孔子学院。与美国、英国等多所大学举办中外合作办学及联合培养项目21个,设有学生海外学习项目154个。与世界上43个国家和地区的235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近年来聘请外国专家400余人,其中长期外国专家80余人;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引智计划”)。每年在校国际学生千余名。
南京师范大学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卓越,不断优化现代大学制度,整体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厂(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先进集体”“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全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 和“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首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研究生优秀招生单位”“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江苏省留学回国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开放融合、高原造峰、特色发展战略,统筹内涵式、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四条路径,实施人才集聚、资源汇聚、治理优化三大战略举措,坚持高质量发展与“双一流”建设双轮驱动,全面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地 址:中国南京市文苑路1号
邮政编码:210023
联系电话: (86) 25-85898966
传 真: (86) 25-85898223
E-mail:xzmail@njnu.edu.cn
详见当年公布的招生简章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李旭锋教授、校长张卫国教授。
学校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坐落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占地约8295亩,校舍面积187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0%,泱泱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校,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
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传承演变,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的教育、国文、外文、史地、数学等系与1940年成立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农艺、园艺和农产制造等系与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学院等合并建立西南农学院。1985年,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2000年,重庆市轻工业职业大学并入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组建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开启了学校发展崭新篇章。
百余年来,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数代西南大学人以其弘毅坚韧、自强不息的奋斗铸就了"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不断丰富着"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内涵。
百余年来,学校始终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杏坛育人,劝课农桑,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一大批名师先贤曾执教于此,春风化雨,躬耕不辍。数十万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成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鲜明,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2种专业博士学位、27种专业硕士学位,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27个。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现有43个教学单位,10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1个。教学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3个、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167门,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现有在校学生50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近400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4000余人,留学生近2000人。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162人,其中教授771人、副教授1315人,博士生导师540人、硕士生导师1691人。现有国家级人才121人次,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海外院士5人,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人。另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
学校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0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6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个、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自然资源部野外基地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21个、重庆市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国家级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1个、重庆市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等中央部委社科研究基地6个、与中央部委相关司局共建社科研究平台4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重庆市新型智库(含培育)4个。目前学校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十三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总量达到36.9亿元,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等260项,获得授权专利1524项,育成动植物新品种99个,出版专著600余部。获教育部普通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9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级奖130余项。
学校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坚持"立足重庆、面向西南,服务全国",与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江苏、山东等省市77个地、市、县建立了校地战略合作关系,与国内54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21个省、市800余个行政事业单位和900多家企业开展了有效的项目合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县校合作,受到广泛好评,被誉为产学研有效结合的"石柱模式",入选全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与美、加、泰、日、韩、越、澳、俄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建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非独立法人机构,6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13个国际联合科研实验室,7个海外国际中文教育机构,1个境外办学平台。
历经百余年的磨砺和发展,今天的西南大学正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努力奋斗。
西南大学日语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日语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日语就业前景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就业前景,日语专业介绍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日语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这二个
西南大学体育教育(公费师范)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公费师范)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公费师范)就业前景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就业前景,体育教育(公费师范)专业介绍和生物科学(公费
西南大学学前教育(师范)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师范)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就业前景,学前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专业介绍等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业前景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就业前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介绍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
西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公费师范)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公费师范)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公费师范)就业前景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公费师范)专业介绍
西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非师范)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非师范)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非师范)就业前景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非师范)专业介绍和生物科
西南大学法学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这二个
西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
西南大学经济学(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西南大学与西澳大学合作共建)就业前景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就业前
西南大学哲学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哲学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哲学就业前景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就业前景,哲学专业介绍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哲学和生物科学(公费师范)这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