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西南民族大学 | 石河子大学 |
|---|---|---|
| 软科(综合) | - | 157 |
| 校友会(综合) | 162 | 167 |
| 武书连 | 266 | 162 |
| 软科(民族) | 3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56 | 50606 | 521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04 | 100462 | 43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2 | 9661 | 541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23 | 28571 | 474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53 | 53130 | 521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34 | 172824 | 15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58 | 11069 | 541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449 | 0 | 40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10 | 0 | 46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416 | 0 | 405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71 | 0 | 14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473 | 0 | 466 |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开放办学,多元融合。学校是四川省对外开放的重点单位。近年来,与包括四川、云南、贵州、湖南、青海、西藏、重庆等7个省市区在内的21个州、县建立校地战略合作关系,与多家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积极参与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对口帮扶阿坝州红原县、若尔盖县、凉山州盐源县,获四川省对口定点扶贫工作先进单位。推进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迄今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来校学术交流;与德国慕尼黑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德克萨斯理工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日本法政大学、龙谷大学、英国切斯特大学、波兰克拉科夫经济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50余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先后选派近1000人次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累计招收70多个国家的7500余人次留学生。学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56个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多元文化交流绽放、交相辉映,各民族师生员工情同手足、守望相助,营造了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共同进步的人文环境。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多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分获全国、四川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一等奖。民族博物馆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西南民族大学后勤集团是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的保障服务机构,具体负责学校的餐饮服务、校园环卫、公寓管理、能源供应等。后勤集团按照学校总体部署,加强管理、改善服务,工作中坚持“三服务 三育人”的方针和“学生第一、服务第一、安全第一”的理念,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高质量的服务意识,提供一流的后勤保障,已形成有特色新型后勤保障服务体系,屡获国家民委、四川省、成都市及学校表彰。
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2013年成功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多次荣获“四川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毕业生就业地域涵盖全国各省市,行业分布广泛,也有不少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或出国留学。由于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甘于奉献,能吃苦、受得累、舍得干,不少毕业生表现优秀,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具备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的高校之一。
石河子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和省部共建高校,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一省一校)入选高校。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第三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8年学校入选教育部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省合建”高校。2019年学校入选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2020年学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2021年学校入选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学校拥有大型标准化餐厅11个,建筑面积35600平米,餐厅设施一流,伙食质优价廉,可一次满足8800人同时就餐,可为师生提供360余种饭菜。
学校党委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兵团出台的各项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和措施,构建了校院系三级就业工作体系,形成“校院高度重视、就业部门上下联动、师生共同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搭建“1+N+X”的校园招聘会模式,举办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的招聘活动,着重建设学院行业型就业市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精准化就业服务,加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和个性化辅导,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为低保家庭、残疾或助学贷款的毕业生提供求职补贴;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加大“基层就业奖励”力度,积极落实毕业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代偿政策。学校本科生就业率稳居新疆高校前列,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首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自治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就业办公室荣获“兵团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等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