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哲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四年 | 10 |
法学 | 四年 | 10 | |||
民族学(宗教中国化方向)(本硕连读创新实验班,学制6年(本科4年、硕士2年),实行动态考核与分流培训末位淘汰的管理机制;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 | 四年 | 3 | |||
民族学(涉藏外宣放向)(本硕连读创新实验班,学制6年(本科4年、硕士2年),实行动态考核与分流培训末位淘汰的管理机制;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 | 四年 | 2 | |||
汉语言文学 | 四年 | 5 | |||
英语(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英语口语合格者优先) | 四年 | 5 | |||
英语(英藏复语方向)(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英语口语合格者优先) | 四年 | 5 | |||
新闻学 | 四年 | 5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10 | |||
土木工程(建筑方向) | 四年 | 5 | |||
会计学 | 四年 | 10 | |||
旅游管理 | 四年 | 10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土木工程(建筑方向)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90 | 171405 |
旅游管理 | 492 | 167570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96 | 159363 | |||
哲学 | 496 | 158448 | |||
英语(英藏复语方向) | 496 | 160018 | |||
会计学 | 502 | 146210 | |||
法学 | 503 | 143445 | |||
新闻学 | 505 | 139508 | |||
英语 | 507 | 134298 | |||
民族学(宗教中国化方向) | 508 | 132948 | |||
民族学(涉藏外宣方向) | 510 | 129065 | |||
汉语言文学 | 511 | 127598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 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 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兼学主要英语国家的文 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法律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科学的英语听、说、读、 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与海内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 际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运用英语和本族语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科学 研究的能力;
3.具有熟练运用英语,与海外人士进行口头与书面交流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 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求实创新的 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和思辨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 译等。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学导论、英语语音学、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报刊选读、 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教学法、翻译理论与实 践等。
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40%,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学时总量的35 010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学习 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积 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和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五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要 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系统的民族学理论与知识,能够运用民族学方法调查和分析 问题的实践能力的人才。本专业学生要有开阔的学术视野,了解相近学科知识和当代学术发展 前沿,学生不仅具有在本学科和相近学科领域继续深造、发展的科学素质,而且能够成为从事党 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社会、文化等方面工作,特别是民族、宗教、民政等行政机构管理以及基层 民族社区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民族学学科的全面训练,具 有良好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和运用民族学田野工作技术探析问题的实践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 国语并了解国内外民族学发展的前沿,熟知党和国家民族理论与政策,具有在学科领域继续深 造、发展的科学研究素质,能够从事党政部门管理工作和基层社区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
2.掌握民族学研究方法和民族志技术;
3.具有运用民族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当代民族学学科的前沿理论和发展动态;
6.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宽厚的学科知识和反思批判的学术素养;
7.具有在学科领域继续深造、发展的科学研究素质和能力;
8.具有在党政部门特别是民族、宗教、民政等行政机构管理以及基层民族社区工作的良好 能力。
主干学科: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
核心课程:民族学导论、考古学导论、社会学概论、语言学概论、中国民族志、世界民族志、民 族学与人类学史、中国民族史概论、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体质人类学、民族学调查方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至少从事三个月的田野调查(二年级和三年级)。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省份批次科类专业招生计划录取人数投档人数专业课高分专业课低分低分高出省控线录取结束时间山东体育本科批文史体育教育(师范)55585.876.24.27月14日
年份生源地专业专业方向科类层次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2018山东省工商管理文史本科3532.11532.11532.112018山东省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师范)文史本科6556.11535.11541.282018山东省尼泊尔语文史本科2532.11532.11532.112018山东省英语理工本科4500.11477.10483.352018山东省统计学理工本科3492.10478.10484.
2021年西藏民族大学云南省招生专业:土木工程(建筑方向)、护理学(加试藏语文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加试藏语文专业)、医学检验技术(渭城校区)、历史学(师范类)(加试藏语文专业)、临床医学、社会工作(加试藏语文专业)等7个专业。2
2021年西藏民族大学四川省招生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机电工程方向,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
2021年西藏民族大学重庆市招生专业:新闻学、网络空间安全、法学、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师范类。)等5个专业。2021年西藏民族大学重庆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西藏民族大学重庆市录取分数线(2021)类
2021年西藏民族大学广西招生专业:广播电视学(融媒体方向)(文史类,4年,3360元/年,在秦汉校区办学)、英语(商务方向)(文史类,4年,3360元/年,需外语口试,在渭城校区办学,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外语口试成绩达B等级及以上)、
2021年西藏民族大学湖南省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办学地点:陕西省咸阳市,外语要求:不限。)、英语(办学地点:陕西省咸阳市,外语要求: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秦汉校区,外语要求:不限。)、行政管理(办学地点:陕西省咸阳市,外语
2021年西藏民族大学湖北省招生专业:英语(师范类;需口试;外语语种英语;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英语口语合格者优先;办学地点渭城校区)、网络空间安全(办学地点秦汉校区)、数字媒体技术(动漫方向;办学地点秦汉校区)、工商管理(办学地点秦汉校
2021年西藏民族大学河南省招生专业:民族学(宗教中国化方向)(3360元/年;本硕连读创新实验班,实行动态考核与分流培养末位淘汰的管理机制;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旅游管理(18500元/年;办学地点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玉泉路1号)、法学
2021年西藏民族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临床医学(五年)、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法学、英语(师范类)(需口试)(外语语种英语)、环境生态工程、广播电视学(融媒体方向)(办学地点秦汉校区)、会计学(办学地点秦汉校区)、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文物
2021年西藏民族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通信工程、临床医学(影像诊断方向)、英语(师范类;只招英语语种考生;须口试;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英语(英藏复语方向)(只招英语语种考生;须口试;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财务管理、工商管理、英语(
2021年西藏民族大学山东省招生专业:会计学、哲学、民族学(宗教中国化方向)(本硕连读创新实验班,学制6年(本科4年、硕士2年),实行动态考核与分流培训末位淘汰的管理机制;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汉语言文学、新闻学、英语(英语成绩不低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