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贵州医科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宜春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护理学 | 2021 | 理科 | 525/474(本科一批) | /() |
护理学 | 2021 | 文科 | 583/562(本科一批) | /() |
护理学 | 2020 | 理科 | -/497(本科一批) | /() |
护理学 | 2020 | 文科 | -/551(本科一批) | /() |
护理学 | 2019 | 理科 | -/489(本科一批) | /() |
护理学 | 2019 | 文科 | -/543(本科一批) | /() |
护理学 | 2018 | 理科 | -/483(本科一批) | /() |
护理学 | 2018 | 文科 | -/536(本科一批) | /() |
护理学 | 2017 | 理科 | -/463(本科一批) | /() |
护理学 | 2017 | 文科 | -/545(本科一批) |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贵州医科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宜春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护理学 | 2020 | 文科 | -/523(本科二批) | -/510(本科二批) |
护理学 | 2019 | 理科 | -/521(本科二批) | -/482(本科二批) |
护理学 | 2018 | 理科 | -/561(本科二批) | -/482(本科二批) |
护理学 | 2017 | 理科 | -/450(本科二批) | -/456(本科二批) |
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较系统地掌握护理学和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大、中、小各级医院、社区各类医疗服务机构、医学院校、预防防疫机构等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和预防保健的高级护理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贵州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74 |
文科 | 562 | ||||
重庆 | 护理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8 |
福建 | 护理学(患有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或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蓝、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者不能报考该专业)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9 |
江苏 | 护理学(南校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4 |
辽宁 | 护理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5 |
河北 | 护理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8 |
本专业培养具备较系统的护理学及相关的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江西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0 |
护理学(在医学院就读)(4790元) | 文科 | 536 | |||
护理学(辅修医学美容技术,在美容医学院就读)(4790元) | 536 | ||||
四川 | 护理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5 |
重庆 | 护理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6 |
广东 | 护理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校本部)(培养医学美容技术人才;在美容医学院就读)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3 |
湖南 | 护理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4 |
山东 | 护理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92 |
福建 | 护理学(在医学院就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3 |
历史类 | 508 | ||||
安徽 | 护理学(4790元/年;在医学院就读)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52 |
浙江 | 护理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58 |
黑龙江 | 护理学(辅修医学美容技术在美容医学院就读)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44 |
吉林 | 护理学(辅修医学美容技术,在美容医学院就读)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51 |
辽宁 | 护理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4 |
山西 | 护理学(辅修医学美容技术) | 文科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476 |
河北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0 |
贵州医科大学前身为1938年建立的“国立贵阳医学院”,是当时全国最早直属国家教育部的9所高等医学院校之一,首任院长是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中国早期热带病学专家、医学教育家李宗恩教授,在他的带领下,杨崇瑞、朱章赓、汤佩松、贾魁、杨济时、刘维德、洪谦、林绍文、侯宝璋、张孝骞、郭秉宽、王季午、朱懋根、李瑞麟、李漪、王志均等大批学术造诣精湛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云集国立贵阳医学院,使其被誉为当时的“小协和”,开创了贵州高等教育之先河。
1950年“国立贵阳医学院”更名为“贵阳医学院”,并划归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65年将“贵阳医学院中医系”划离另行组建“贵阳中医学院”;1981年成为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4月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1868亩,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9所,非临床专业实践教学基地132个。拥有多个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9个,省部级平台45个。
学校设有教学单位20个,本科专业4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其中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专业学位类别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其中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I类学科群1个,贵州省一流学科4个,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一级学科4个,贵州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前1%。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2019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支持下开办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创新班——“协和班”,在贵州省率先举办临床医学精英班。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689人(其中研究生3123人、留学生180人),学校已为社会累计培养全日制毕业生7.5万余人(其中研究生8500余人)。学校在职在岗职工20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71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14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贵州省“十百千人才计划”十层次人才1人、百层次人才8人、贵州省“百千人才引进计划”百人领军人才5人、千人创新创业人才6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4人,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0人,贵州省省管专家24人。
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项4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贵州省最高科技奖1项、省科技奖一等奖6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承担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97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452项,立项数逐年递增,由2016年的48项增长到2021年的98项,在地方病研究、中药民族药研发、组织工程干细胞生物医药研究、病原生物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等领域特色明显。
学校充分发挥教、研、医优势,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建立了省内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在紧急医学救援、疑难危重患者救治、药物临床试验、公众健康素养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地方医药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始终坚持“文化建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恪守“诚於己、忠于群、敬往思来”的校训,秉承“大医精诚”的贵医精神,立足贵州,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建成特色鲜明、同类先进、国内一流的百年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宜春学院地处赣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宜春自古就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宜春风光旖旎,交通便利,沪瑞高速、杭长高铁、浙赣铁路穿城而过,明月山民用机场四通八达。
宜春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宜春大学。2000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春师范专科学校、宜春医学专科学校、宜春农业专科学校、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合并升格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
学校现有本部校区、北校区和新校区三个校区,占地近2000亩。全日制在校生17938人。现有教职工1540人,其中,专任教师1057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43.05%以上,博士、硕士占专任教师比例81.93%以上;其中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西省“双千计划”项目人选等省级以上人才70余人次。学校外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陈仙辉院士等100多名高级专家为客座教授。
近年来,学校的办学声誉稳步提升。2007年,学校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被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5年,获批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2018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教育部评估专家组评价宜春学院是“一所区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极具发展潜力的地方应用型大学”;学校连续5年获得省、市综治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获得节能、计划生育、信访等方面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现有19个教学院,有教育学、医学、农学、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11大学科门类,有省级“十二五”重点学科4个;有省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重点基地)6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
学校努力提升办学层次。从合并建校之初的以专科专业为主,发展到现在以本科专业为主,2018年停止专科专业招生。现有本科专业69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特色专业8个;国家“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有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2个。2017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获批江西省唯一的教育部第一批人工智能学院项目试点学校;2019年,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建设学校”。近5年来,我校获批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教育部新农科、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省级高校课程育人共享计划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7门思政微课入选推送至学习强国平台;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获批文化和旅游部“双师型”师资人才培养项目1项;获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0多项;出版教材40余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指导学生在全国和全省各类学科竞赛中荣获国际奖项20多项,国家级一等奖100多项,省级一等奖240多项。
学校大力推进科研强校,注重科研反哺教学。近5年来,教师年均科研经费超6万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其它各类项目1500余项;获省级以上成果奖29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00余部;在生物医药、美容医学、两系杂交水稻等方面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作为赣西地区办学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本科院校,宜春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秉承“厚德、尚能、博学、笃行”的校训,围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要求,践行“地方性、应用性、开放性”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五有”人才。据不完全统计,赣西区域60%的中小学校长、医疗机构负责人和乡镇领导干部都是宜春学院毕业生;学校培养造就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仙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辛洪波、“全国优秀教师”刘军等为代表的众多社会各界精英,充分展示了良好的办学实力和较深厚的办学底蕴。
学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建有86个学生社团;建有尚能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天工创客空间等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先后建设了25个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示范园,64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17年,学校获批“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019年,成功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获批“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学校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等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办学,推进了交换生、教师研修等项目的实施,为师生共享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搭建了广阔平台。2018年,经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与印度拉夫里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国家级汉语教学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填补了学校孔子学院建设的空白。2020年,与俄罗斯萨马拉社会与师范大学合作举办的音乐学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实现了学校首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零的突破。目前,学校在校留学生人数有322人,主要在我校接受临床医学、动物医学等专业教育。
进入新时代,宜春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推进“四个回归”,深化产教融合,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走创新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着力打造事业发展的“升级版”,开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新征程。
联系电话:0795-3201926、3201962
地 址:中国·江西省·宜春市学府路576号宜春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三楼
邮编:336000
Email:ycxyzsbgs@jxycu.edu.cn
宜春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国际教育和护理学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国际教育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国际教育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汉
宜春学院运动训练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运动训练和护理学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运动训练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运动训练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运动训练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运动训练和护理学录取分
宜春学院体育教育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护理学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体育教育和护理学录取分
宜春学院学前教育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和护理学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学前教育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学前教育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学前教育和护理学录取分
宜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护理学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思
宜春学院知识产权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知识产权和护理学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知识产权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知识产权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知识产权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知识产权和护理学录取分
宜春学院法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护理学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护理学录取分数线(江西)理科年份法学
宜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护理学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宜春学院经济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护理学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护理学录取分数线(江西)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宜春学院贵州护理学2016二批理科407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宜春学院贵州护理学2016二批理科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