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宜春学院 | 宿州学院 |
---|---|---|
软科(综合) | 389 | 466 |
校友会(综合) | 366 | 452 |
武书连 | 519 | 590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79 | 82351 | 443 | |
2021 | 服务外包类 | 本科二批 | 473 | 87873 | 443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36 | 23917 | 496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79 | 82794 | 443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18 | 154528 | 41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52 | 26857 | 519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46 | 129368 | 415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01 | 225422 | 200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428 | 145853 | 41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40 | 35085 | 519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96 | 172218 | 200 |
宜春学院地处赣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宜春自古就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宜春风光旖旎,交通便利,沪瑞高速、杭长高铁、浙赣铁路穿城而过,明月山民用机场四通八达。
宜春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宜春大学。2000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春师范专科学校、宜春医学专科学校、宜春农业专科学校、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合并升格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
名称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生物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生物工程类 |
农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植物生产类 |
名称 | 省特色专业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体育教育 | 本科 | 四年 | 体育学类 |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四年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
英语 | 本科 | 四年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四年 | 数学类 | ||
临床医学 | 本科 | 五年 | 临床医学类 | ||
音乐学 | 本科 | 五年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请访问宜春学院就业信息网,网址:http://jyw.jxycu.edu.cn/
被评为第一届“安徽省文明校园”
获批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关示范单位”
被评为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
被安徽省文化厅评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
获批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
被评为第十届“安徽省文明单位”
被评为全省共青团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获批为“第一届安徽省教育系统文明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通过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验收
被省体育局评为“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
名称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应用化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化学类 |
名称 | 省特色专业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新闻学 | 本科 | 四年 | 新闻传播学类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四年 | 数学类 | ||
应用化学 | 本科 | 四年 | 化学类 | ||
生物技术 | 本科 | 四年 | 生物科学类 |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四年 | 电子信息类 | ||
地质工程 | 本科 | 四年 | 地质类 | ||
市场营销 | 本科 | 四年 | 工商管理类 |
我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校、院两级深入落实“一把手”工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实施了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构建了多种形式的供需平台。2020-2021学年度我校共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50多场,大型招聘会2场,组织毕业生参加网上招聘活动300余次,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与五十多家企业建立了新的合作意向。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考研率在10%左右。2020年,毕业生考研率为11.3%,其中考取985、211高校164人;2021年,毕业生考研率为9.5%,其中考取985、211高校120人;就业质量在逐年稳步提升。通过跟踪调查,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校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适应性较强,综合素质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