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云南师范大学和山东财经大学哪个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山财和云师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17 18:24:02 解决时间:2022-12-16 15:02

满意答案

云南师范大学和山东财经大学哪个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云南师范大学和山东财经大学各排行榜,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分数线,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山东财经大学与云南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分数对比(山东)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山东财经大学
(最高/最低分)
云南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劳动与社会保障2018理科 -/555(本科批)/()
劳动与社会保障2017理科 -/551(本科批)/()
劳动与社会保障2017理科 -/539(本科批)/()
劳动与社会保障2017文科 -/555(本科批)/()
劳动与社会保障2017文科 -/537(本科批)/()
公共管理类 劳动与社会保障
山东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通晓中外社会保障与劳动关系管理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能从事社会保障、商业性保险运作与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并具有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下设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两个方向。社会保障方向侧重培养掌握社会保障运作与管理的基本技能,能够在政府、企事业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金融类公司、保险类公司等从事实务或研究工作;劳动关系方向侧重培养掌握协调处理劳动关系事务的现代组织手段和科学技术方法,能够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各级工会组织中从事劳动关系处理实务或研究工作。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社会保障与劳动关系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熟悉国内外有关社会保障与劳动关系的制度、政策与法律法规,掌握运用现代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来分析与解决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中现实问题的基本技能,具备运用现代组织手段与科学技术方法对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事务进行管理与运营的微观能力,以及从事教学与科研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保障学和劳动关系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掌握社会保障与劳动关系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以及现代技术手段的具体应用;
    3.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和基本科研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
    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社会保障与劳动关系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能够胜任政府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各级工会组织以及金融、保险类公司相关工作的能力;
    5.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工具,具备良好的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以及翻译能力等;
    6.熟悉我国社会保障与劳动关系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课程
    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政策、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社会保障概论、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救助、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劳动经济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四、授予学位
    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可获管理学学士学位。
五、招生科类
    文理兼招
山东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8
文科552
海南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16
广西公共管理类(5000元/年,在圣井校区办学,包含专业: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4
文科536
江西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44
文科586
福建公共管理类(含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56
历史类554
安徽公共管理类(5000元/年;含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93
文科588
黑龙江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29
文科486
山西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办学地点圣井校区)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502
文科546
天津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圣井校区)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87
公共管理类 劳动与社会保障
云南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劳动与社会保障

本专业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基础知识,通晓中外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具备社会保障管 理方面的基本技能,熟悉专业相关的政策法规,综合素质高而能力强,能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运作和管理,并具备理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社会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人力资源管理、组 织行为学、社会保障概论、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险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风险 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 特色选修课程:由基础理论板块、技能实践板块、地域特色板块三大课程群组成。

云南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51
广西公共管理类(4000元/年,在呈贡主校区办学,包含专业: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34
山东财经大学
128
校友会(综合)
174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山东财经大学是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共建高校,坐落于享有泉城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规模较大、办学特色鲜明,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兼有文、法、理、工、教育、艺术八大学科门类,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声誉和知名度的财经类大学。

历史沿革

学校于2011年7月4日由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原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2012年6月9日正式揭牌成立。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姜春云、王丙乾、陈至立等题词祝贺。山东经济学院的前身山东财经学院,创建于1952年,由山东会计专科学校与齐鲁大学的经济系合并组建而成,是山东省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也是全国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之一。“文革”期间,山东财经学院中断办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办学,更名为山东经济学院。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山东财政学院始建于1986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是财政部直属六所高校之一。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学校领导管理体制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2012年8月23日,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济南签署协议,共同建设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12月,学校入选山东省“省部共建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是我省第一所省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也是我省内涵提升和名校建设工程第一所重点支持的高校。2017年12月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明确了全面建成全国一流财经特色名校发展目标和“坚定一流目标,贯穿两条主线,突出三个重点,实施四大战略”的1234发展思路。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燕山、舜耕、圣井三个校区,占地3000余亩。学校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高等学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26个,省级实验室11个,各类实验室150多个,各类实践教学基地306个。校舍建筑总面积98.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8亿元。图书馆藏书347.9万册,电子图书743万册,实现了与省市图书馆图书资源共享。建有现代化演播中心、CATV教学系统和千兆以太校园网络系统。设立了雅思机考考点,成为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在中国大陆的第27个官方考点。

学科专业

学校现设有24个教学院(部),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30000余人。拥有6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一流专业建设点占招生专业总数的63.46%;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7个,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群)3个。拥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017年12月,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两个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为B+,两个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为B-,成为有两个以上B+学科的三所省属高校之一,成为山东省唯一拥有B以上经管学科的省属高校,整体学科实力进入全国财经高校前10名。2020年12月,学校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名单;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其中,应用经济学为“高峰学科”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进入“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10%,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先后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师资队伍

学校具有一支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学历、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和学缘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90人,其中教授261人、副教授62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982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8人,“泰山学者”工程人选1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4人,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20人,全国优秀教师16人,省级教学名师20人,山东省齐鲁文化名家1人,山东省金融高端人才4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人才培养

学校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顺利通过201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是省本科综合评价招生试点高校,拥有免试硕士研究生推荐资格。学校成立荣誉学院,实行荣誉学位制度,设有拔尖人才、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一流教材7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1门。在近三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省部级以上45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2项,二等奖17项。在全国“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高水平竞赛中屡获嘉奖。2016年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3项全国金奖,以团体总分第19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全国优胜杯;2019年获“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省内唯一1项全国金奖,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首次成为“挑战杯”发起高校,实现历史性突破;2020年获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以全国高校第31名的优异成绩再次捧得优胜杯。近四年来,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5项;学校位列2015-2019年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人文社科类高校第三位。与历下区人民政府共建的大学生创业园获评2016年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学校大学生男子排球队荣获“世界大学生五球锦标赛”排球冠军(2010年)、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三连冠(2008—2011年)、全国学生运动会男子排球两届冠军(2012年、2017年)。我校毕业生多年来一直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高度评价,就业质量、就业层次稳居全省高校前列。

科学研究

近三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505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项、教育部项目35项、省部级项目367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108项;被SCI、EI、ISTP和SSCI等检索收录论文779篇;获得科研经费共计9118.85万元。参与共建“中国财政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会计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平台;建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首批重点新型智库1个。共承担建设34个省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学校主办《经济与管理评论》和《山东财经大学学报》两种学术期刊,其中《经济与管理评论》入选2017-2018年度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18年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获准立项23项,其中获批两项国家级重大课题,实现了学校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立项的突破。2021年,首次获批“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28项成果获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经济学、管理学成果获奖等级和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在第一届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奖评选中,我校共有4项研究成果获奖,获奖数量位居全省高校第一。

国内外合作交流

学校是“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理事单位,国家留学基金委“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合作院校,北京洪堡论坛—齐鲁论坛主办单位、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评审合作单位,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ASREU)创始成员高校之一,亚太管理学院联合会(AAPBS)大陆12所高校之一,是“一带一路”财经类大学联盟高校之一。现已与美国等20余个国家的10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广泛稳定、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关系。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并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福特汉姆大学,英国龙比亚大学、埃塞克斯大学,法国雷恩第一大学,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捷克布拉格经济大学,日本东京经济大学,中国台湾地区铭传大学、世新大学等国(境)外大学合作40余个海外访学项目,每年选派数百名学生赴海外访学或本科生攻读研究生项目,实施本科、研究生双学位教育。同时,学校还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认可学历高校,具有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资格。通过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成立欧美同学会。与山东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近年来,为财政部、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税务局等单位举办多种形式、不同层次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山东财经大学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531)88596191,81793555,81793666,88525423。
网址:http://web5.sdufe.edu.cn:8080/zb/
学校地址:济南市历下区二环东路7366号
邮编:250014


云南师范大学
193
软科(综合)
148
校友会(综合)
221
武书连
1640
US排名
学校简介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百所高校之一。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昆明合组西南联合大学,下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抗战胜利后,1946年组成联大的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整建制留在昆明独立办学,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历经80余载的更迭发展,已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3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学校占地面积3300亩,下设24个学院,2个独立学院,29所附属和合作办学的中小学、幼儿园。学校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32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6000余人;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375.04万册,电子图书平台118.8万册,中外文基础、核心数据库35种,是“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单位、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云南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现已进入国内重要的评价机构和核心期刊,2019年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2018百强社科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是语言学类学术期刊,现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

学校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5个学科排名全国高校前70%,其中地理学进入前20%,教育学进入前40%。现有87个本科专业,其中入选15个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点,22个省级一流学科建设点,3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

学校通过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学分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完成了由传统的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由传统师范院校向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转型。学校获得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88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创新团队、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等,共有192项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国家教学质量工程全覆盖,在全国首创云南纪检监察学院,成立云南研究院,并牵头全省14所师范类高校加盟成立云南高校教师教育联盟;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基地,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全国高校50强、地方本科院校10强。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云南师范大学积极实施“顶天立地”战略,科研成果追求原创,力攀高峰。拥有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昆明)、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级平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及基地50个、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8个。“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0项;在国内外高质量期刊和出版社《Science》、《Water Resources Research》、《Water Research》、《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Energy》、《新华文摘》、《历史研究》、《教育研究》、《地理学报》、《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三联出版社》等发表和出版了一批代表性论著;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9项(一等奖3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9项(一等奖6项);《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

云南师范大学坚持协同创新,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创新团队22个,云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云南省重点培育新型智库1个,云南高校新型智库2个。学校依托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机构,并通过地方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以及在地方建设的一批卓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富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领域。

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高级职称1022人,其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培养计划人才、全国最美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专家等一批专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中科院院士杨乐、郭柏灵、戴汝为、欧阳自远,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阿马拉通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皮萨里德斯,美国《纽约时报》前总编、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前任主席西默•托平,世界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博士,经济学家吴敬琏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等近百名知名专家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学校是一所开放的、有着国际化视野的现代大学,先后被教育部和国家汉办确定为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10所重点大学之一、国务院台办“国立西南联大旧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汉语师资培训的基地、国家首批赴海外承办孔子学院的大学、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国家HSK考试和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能力资格考点和具有对港澳台招生权的高校。学校在国外建立了1所孔子学院、4个孔子课堂、建立了“泰国云华职业学院”、“缅甸云华职业学院”、“老挝云华职业学院”3个境外办学机构,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交流,获得国务院侨办第一个省部共建“云南华文学院”,累计招收8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20000余人次,留学生数量位居云南高校前列。

学校先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依法治校示范校、工人先锋号、五四红旗团委、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单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单位;荣获云南省第一个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多次获特等奖、一等奖;先后获云南省基层党建示范点、云南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省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省理论阵地管理建设示范点。学校的班级、团支部、社团和个人也涌现出一批全国先进集体和标兵,全国“学习雷锋”先进集体,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CUBA中国大学生女子篮球联赛前8强以及在雅典、北京、伦敦、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获得金、银、铜奖牌的运动员。

“十四五”时期,学校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努力奋斗。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我校2015年录取批次以当地招办(考试院)公布的为准。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原则,在招生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的招生政策,德、智、体全面考核,“公平竞争、公正选才”和“择优录取”,具体录取规则是:

1.我校按照考生高考成绩和报考学校志愿先后顺序,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在同一批次志愿中,按分数优先原则录取;分数相同时按专业志愿优先原则录取;分数和志愿相同时按外语、数学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2.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收第二志愿考生。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受服从专业调剂考生,将其随机调录到生源不足的专业。对不符合国家招生有关规定及本校招生计划已满不服从调剂的考生给予退档。

3.总分相同情况下,对长期工作在高寒山区的教师子女、省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思想政治品德突出、文体等方面有突出特长的考生优先录取。

4.认可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策性加分;对符合降分条件考生,按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统一规定执行。

5. 云南华文学院的所有专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华侨及其子女、归侨侨眷子女考生。

6. 我校数学学院的数学类、统计学类专业要求考生数学单科成绩达到50分及以上。

7. 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动画专业招收文史、理工及艺术类考生,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高尔夫运动服务与管理方向)招收文史、理工及体育类考生。以上两个专业的录取原则是:文史、理工类考生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在专业(云南省美术类、体育类统考成绩)和文化双过线的情况下,按文化(不分文理)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若考生文化成绩相同,优先录取专业成绩较高者。

8.艺术类“音乐学”、“舞蹈学”、“舞蹈表演”、“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美术学(师范)”、“美术学(非师范)”、“设计学类”(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书法学”专业,校考省份认可校考成绩,统考省份认可当省该专业或专业类统考(联考)专业成绩,文化(不分文理)、专业成绩均达到合格线后,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9.艺术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录取原则是:校考省份认可校考成绩,统考省份认可当省该专业或专业类统考(联考)专业成绩,文化(不分文理)、专业成绩均达到合格线后按照综合成绩(专业考试成绩×50%+文化课成绩×50%)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10. 艺术类“动画”专业,校考省份认可校考成绩,统考省份认可当省该专业或专业类统考(联考)专业成绩,文化(不分文理)、专业成绩均达到合格线后,按文化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11. “舞蹈表演(空乘与礼仪方向)”专业,校考省份认可校考成绩,统考省份认可当省该专业或专业类统考(联考)专业成绩,文化分(不分文理)上相应批次合格线,体检及专业考试成绩合格后,按照综合成绩(专业考试成绩×50%+文化课成绩×50%)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12.体育类专业的录取原则是:文化(不分文理)和专业双过线的情况下,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若考生专业成绩相同,优先录取文化成绩较高者。

13.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实行单独考试、单独录取,文化考试由国家体育总局统一命题、评卷,各省招生考试院组织实施。学校依据考生考试成绩统计情况,确定文化考试成绩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在达到文化成绩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考生的文化课考试成绩(30%)及体育专项考试成绩(70%),综合评价,分项目择优录取(免试运动员除外)。

14.高水平运动员的录取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相关规定执行。

15. 专升本专业面向云南省高等专科学校招收优秀应届专科毕业生,录取按照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招生考试院下发的文件规定执行。

16. 我校具有招收港澳台学生资格,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均可通过中国普通高校联合招生考试报考我校。此外,香港考生可通过对港免试招生计划报考我校;澳门考生可通过对澳招收保送生计划报考我校;台湾考生可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验成绩报考我校,也可通过我校对台自主命题招生考试报考我校。

17.凡报考我校部分需要有外语口语考试成绩专业的考生,须参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试院统一组织的外语口语考试,合格者方能填报相关专业志愿(招生专业见各省招生计划版)。

18.所有招生专业统考外语语种不限,学生进校后外语教学语种为英语。

19.各专业男女生比例不限。

20.体检标准执行教育部、卫生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我校执行国家和考生生源省所制定的相应录取政策。


收费项目
学   院 专  业 学费
云南华文学院 泰语 3400元/生·学年
越南语 3400元/生·学年
缅甸语 3400元/生·学年
老挝语 3400元/生·学年
柬埔寨语 3400元/生·学年
华文教育(师范) 3400元/生·学年
云南纪检监察学院 法学(纪检监察方向) 4000元/生·学年
国际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中澳合作办学) 15000元/生·学年
动画(中澳合作办学) 15000元/生·学年
会计学(中爱合作办学) 18000元/生·学年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教育学(师范) 3400元/生·学年
学前教育(师范) 3400元/生·学年
公共事业管理 4000元/生·学年
应用心理学  4500元/生·学年
特殊教育(师范) 3400元/生·学年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 3400元/生·学年
秘书学(师范) 3400元/生·学年
文化产业管理 4000元/生·学年
哲学与政法学院 哲学 3400元/生·学年
法学 4000元/生·学年
社会学 4000元/生·学年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4000元/生·学年
历史与行政学院 历史学(师范) 3400元/生·学年
文物与博物馆学* 3400元/生·学年
行政管理 4000元/生·学年
劳动与社会保障 4000元/生·学年
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 3400元/生·学年
英语(非师范) 3400元/生·学年
日语 3400元/生·学年
西班牙语 3400元/生·学年
阿拉伯语* 3400元/生·学年
英语(英泰双语) 3400元/生·学年
英语(英越双语) 3400元/生·学年
英语(英缅双语) 3400元/生·学年
国际汉语教育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与东盟合作) 3400元/生·学年
泰语 3400元/生·学年
越南语 3400元/生·学年
缅甸语 3400元/生·学年
老挝语 3400元/生·学年
柬埔寨语 3400元/生·学年
音乐舞蹈学院 音乐学(师范) 7000元/生·学年
音乐表演(非师范) 10000元/生·学年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非师范) 10000元/生·学年
艺术教育(师范) 7000元/生·学年
舞蹈学(师范) 7000元/生·学年
舞蹈表演(非师范) 10000元/生·学年
舞蹈表演(空乘与礼仪)(非师范) 10000元/生·学年
艺术教育(师范) 7000元/生·学年
音乐表演(非师范) 10000元/生·学年
舞蹈学(非师范) 10000元/生·学年
美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非师范) 10000元/生·学年
环境设计(非师范) 10000元/生·学年
美术学(师范) 7000元/生·学年
美术学(非师范) 10000元/生·学年
书法学(师范) 7000元/生·学年
视觉传达设计(非师范) 10000元/生·学年
环境设计(非师范) 10000元/生·学年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师范) 3400元/生·学年
体育教育(校园足球人才)(师范) 3400元/生·学年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师范) 3400元/生·学年
运动训练(师范) 3400元/生·学年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师范) 3400元/生·学年
舞蹈表演(体育舞蹈)(非师范) 10000元/生·学年
舞蹈表演(侧重健美操、啦啦操) 10000元/生·学年
经济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类(“1+2+1”中美联合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实验班) 待定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 4000元/生·学年
经济学 4000元/生·学年
财政学 4000元/生·学年
金融学 4000元/生·学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国与东盟合作) 4000元/生·学年
传媒学院 新闻传播学类(“1+2+1”中美联合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实验班) 待定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 3400元/生·学年
动画 7000元/生·学年
播音与主持艺术 10000元/生·学年
广播电视编导 10000元/生·学年
广播电视编导(非师范) 10000元/生·学年
数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4500元/生·学年
统计学 4500元/生·学年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物理学类(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均为师范) 4500元/生·学年
电子信息类(含非师范: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师范: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4500元/生·学年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4500元/生·学年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师范) 4500元/生·学年
制药工程 4500元/生·学年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师范) 4500元/生·学年
应用生物科学(师范) 4500元/生·学年
生物技术 4500元/生·学年
生态学 4500元/生·学年
信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4500元/生·学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范) 4500元/生·学年
软件工程 4500元/生·学年
网络工程 4500元/生·学年
教育技术学(师范) 4500元/生·学年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4500元/生·学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范) 4500元/生·学年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师范) 4500元/生·学年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4500元/生·学年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4500元/生·学年
地理信息科学 4500元/生·学年
测绘工程 4500元/生·学年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师范) 4000元/生·学年
旅游管理 4000元/生·学年
旅游管理(中国与东盟合作) 4000元/生·学年
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4500元/生·学年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4500元/生·学年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职教、师范) 5000元/生·学年
旅游管理(职教) 5000元/生·学年
秘书学(职教) 5000元/生·学年
应用化学(职教) 5000元/生·学年
小学教育(职教、师范、文史) 5000元/生·学年
小学教育(职教、师范、理工) 5000元/生·学年
旅游管理(职教) 5000元/生·学年
学前教育(职教、师范) 5000元/生·学年
小学教育(职教、师范) 5000元/生·学年

说明:1.我校根据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定给云南师范大学的《收费许可证》(滇发改费省证字[2013]第058223号)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收费并予以公示。
      2.我校实行学分收费,学生在基准学制内正常完成学业(包括提前毕业)的学费收取实行按学年预收,并按学年实际修读课程学分进行核算,多预收部分转作下一年学费。毕业时结算,多退少补。


  中专 2022-12-16 15:02

相关问答

  • 职中

    云南财经大学投资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云南财经大学投资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投资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投资学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投资学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投资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广州技校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科技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科技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科技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科技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金融科技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科技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二个专业,

  • 中专学校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职中

    云南财经大学保险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云南财经大学保险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保险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保险学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保险学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保险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中专学校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工程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工程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二个专业,

  • 职中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数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数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数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数学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金融数学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数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二个专业,

  • 职中

    云南财经大学税收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云南财经大学税收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税收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税收学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税收学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税收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职中

    云南财经大学财政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云南财经大学财政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财政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财政学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财政学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财政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中专学校

    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职中

    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统计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统计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统计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