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中国计量大学 | 淮阴师范学院 |
|---|---|---|
| 软科(综合) | 131 | 310 |
| 校友会(综合) | 226 | 319 |
| 武书连 | 204 | 338 |
| US排名 | 1659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平行录取一段 | 583 | 60037 | 495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平行录取一段 | 571 | 73391 | 49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平行录取一段 | 545 | 104060 | 49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3 | 43955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0 | 46620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9 | 47564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9 | 7856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4 | 71997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5 | 81375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99 | 87569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92 | 94681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90 | 96728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66 | 119481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94 | 92664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3 | 22561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6 | 26116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8 | 30434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中国计量大学是一所以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为办学特色的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1978年由国家计量总局创建的杭州计量学校,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中国计量学院,2016年更名为中国计量大学,2019年成为浙江省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建大学和“省市共建”重点大学。
学校建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设有19个学院(部、中心)。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1.5万余人、研究生2800余人。在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分类评价中,连续四年位列多科性教学研究型高校、硕士培养高校第一名,2020年列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硕士点高校第一。
学校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的培养,着力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学校累计已向社会输送了近四万名优秀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尤其是计量、标准、质量行业、信息产业和军工系统的好评。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居全省非师范类本科院校前五名,先后获得“浙江省高校学生工作创新单位”、“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95.22%,2017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8年入选首批“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2020年获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在航天航空、舰艇船舶、兵器核电等国防军工行业作出重要贡献,多人获国家科技奖。
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各省(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的规定加分投档,但在专业录取时按高考原始分进行投档,当加分考生的高考原始分与其他考生的高考原始分相同时,优先录取加分考生。
学校目前拥有长江路、交通路两个校区,占地近2000亩,校舍面积63万平方米。设有17个二级学院,专业设置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高生2万余人,联合培养在校硕士研究生近100人。
学校200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2007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14年作为省内三所试点评估高校之一,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8个师范专业通过教育部二级认证,其中小学教育专业作为全国首个师范专业认证试点,迈出了我国师范专业质量保障的第一步。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奖37项;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一流本科专业7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7个,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9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一流本科课程2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等4门,省级精品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等36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8个,省级以上教育教改课题项目等60项,省高等学校软件服务外包类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7个;省级精品教材、省重点立项建设教材、省优秀培育教材等61部。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20余万人,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基础教育领域脱颖而出,学校被誉为“苏北教师的摇篮”。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大赛中披金斩银。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就业率持续保持稳定,就业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