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怎么样,好不好?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8-13 12:33:07 解决时间:2022-08-12 17:01

满意答案

一、专业介绍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该专业在中国人民大学有五十多年的创办历史。专业名称曾为“企业管理”。1988年改称“工商管理”,并沿用至今。该专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一直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该专业吸收国内外最新教学和研究成果,重视英文教学,并与国内外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广泛联系,指导学生融会贯通工商管理的经典与前沿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与实践能力。

2009年,为适应社会对工商管理高级管理人才的新需求,商学院和法学院合作开设“工商管理—法学实验班”,通过强强联手和优势互补,培养通晓工商管理知识、具有良好法律素养的新型复合型人才。2010年,商学院响应学校全面提升国际性的战略号召,为适应企业国际化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趋势,提升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空间,开设“工商管理英文教学实验班”,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工商管理专业精英。

为现代工商企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级综合管理人才。引导学生系统掌握工商管理领域知识体系,掌握科学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思维和方法,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富有良好的道德、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成为胜任组织管理活动的高水平专业人才。

二、中国人民大学
19
软科(综合)
10
校友会(综合)
18
武书连
525
US排名
学校简介

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被誉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学校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奖学金设置

中国人民大学坚持“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原因而影响学业”的资助工作原则,本着“早发现、早解决;多层次、重实效;强基础、促发展”的工作理念,以精准为前提、以育人为根本、以成才为目标、以隐性为原则,通过不断实践和持续优化,形成奖励性、助困性、普惠性、补偿性有机结合的资助模式,构建起精准资助、隐性资助、跟踪资助、暖心资助有机融合,价值引领、能力发展、学业促进、心理辅导、生活保障全面发力的发展型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从入学前到毕业后的全过程跟踪资助,照亮学生成长成才道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此外,学校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科技创造、体育竞赛、文艺活动、志愿服务及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个人、团队、集体和组织给予奖励和表彰。在工作经验积累和育人目标实践过程中,形成荣誉称号、奖学金、竞赛展评奖励和发展支持奖励这四种学生奖励类型,全方位多角度助力学生成长发展。

新生在入学前可通过“新生报到系统”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审核通过即可享受“新生绿色通道”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向当地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申请办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与住宿费。本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在校期间利息由国家承担。

在校期间,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心平贷学金、校内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特殊(专项)资助和各类型学生奖励,为学生成长、发展保驾护航。


加分政策


提档时均予以承认各省市加分政策,但分值最高不超过20分,各项加分不能累计,按考生投档成绩(包含政策性加分)进行录退和分配专业。


周边环境

首都北京平台大、梦幻海淀联动多。北京是国家的首都,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双奥之城。中国人民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 59 号,居于海淀区重点高校圈核心地带,交通便利,资讯发达。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北京拥有着独一无二的人文社科研习氛围,而地处北三环、背靠中关村的地理位置优势使人大学生得以充分享用北京丰富的资源。

3 公里高校圈,半小时生活圈。周边高校云集,北大、清华、北航、北师、北邮、民大、北外等重点高校环绕,共享无尽学术资源;公共交通线路交汇,国家图书馆、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剧院、电影院等均在半小时车程内,文体资源丰富;国家部委、大型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新闻媒体、世界 500 强企业等集聚,实习就业选择众多。



食堂

我校共有五个食堂、十余个风味餐厅,还有冰淇淋店、面点屋、咖啡屋,校园餐饮呈现多档次、多风味的格局,并不断向着满足广大师生的不同需求,提供多元化、人性化服务的方向努力。


【人大味道】

为满足师生多元化的餐饮需求,各大食堂推出多个特色项目,如“客厨RUC”“我是大厨”“学厨RUC”活动,同时根据节庆和时令,推出多款网红产品,有青团、人大月饼、网红大馒头、重阳糕、万圣节南瓜面包等,努力为我校师生提供“会心一笑”的餐饮服务。


【民主办伙】

推行“我的食堂我做主”的基本办伙理念,常态化开展“食堂主任接待日”活动,加强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菜品研发、烹饪比赛等活动中主动联系学生及学生组织,形成常态化沟通机制,随时听取师生意见。




  中专 2022-08-12 17:01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北京工商大学工商管理怎么样,好不好?

    1楼

    北京工商大学工商管理是公办本科专业。北京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在北京市理科排名第5。北京市开设理科工商管理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北京工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开设理科工商管理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北京城

  • 中专学校

    北京联合大学工商管理怎么样,好不好?

    2楼

    北京联合大学工商管理是公办本科专业。北京联合大学工商管理在北京市排名第11。北京市开设工商管理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方工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物资学院、首都经济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2021年学费情况及各省招生人数

    3楼

    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工商管理学费:50001.2021年工商管理类(5000元,含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含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学费:5000;2021年工商管理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代码2022?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类录取分数线(2021)

    4楼

    工商管理类/专业代码:1202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在安徽、福建、辽宁、内蒙古、陕西、天津、浙江、四川、江苏、云南、山西、广东、贵州、山东、湖北、吉林、黑龙江、甘肃、江西、河北、重庆、西藏、宁夏、广西、北京、河南、湖南、新疆等28个省市开设

  • 中专学校

    中国传媒大学工商管理怎么样,好不好?

    5楼

    专业介绍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中国传媒大学层次本科学制四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

  • 中专学校

    中国政法大学工商管理怎么样,好不好?

    6楼

    中国政法大学工商管理是公办本科专业。中国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在北京市排名第2。北京市开设工商管理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开设工商管理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类免学费难不难考|学费多少钱|分数线才能上|怎么样

    7楼

    1.分数线: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含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为668;2.学费:工商管理类(含国际三学士学位项目、双学士学位项目)(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商业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类(含国际三学士学位项目、双学士学位项目)(国家专项计划)难不难考|学费多少钱|分数线才能上|怎么样

    8楼

    1.分数线: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含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为668;2.学费:工商管理类(含国际三学士学位项目、双学士学位项目)(国家专项计划)(含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类(含国际三学士学位项目、双学士学位项目)难不难考|学费多少钱|分数线才能上|怎么样

    9楼

    1.分数线: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贸易经济,含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为668;2.学费:工商管理类(含国际三学士学位项目、双学士学位项目)为5000;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类(含国际三学士学位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怎么样,好不好?

    10楼

    专业介绍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层次本科学制四年该专业在中国人民大学有五十多年的创办历史。专业名称曾为“企业管理”。1988年改称“工商管理”,并沿用至今。该专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一直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学生应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