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中国人民大学 | 山东大学 |
|---|---|---|
| 软科(综合) | 19 | 22 |
| 校友会(综合) | 10 | 14 |
| 武书连 | 18 | 15 |
| QS世界 | - | 396 |
| US排名 | 525 | 399 |
| 泰晤士 | 35-49 | 34-5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68 | 908 | 400 | 物理/历史(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67 | 972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66 | 1014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A段 | 666 | 1014 | 400 | 思想政治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A段 | 657 | 1632 | 400 | 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31 | 4074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28 | 4415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24 | 4866 | 400 | 物/化/生(3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22 | 5111 | 400 | 物、化、生(3科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A段 | 620 | 5343 | 400 | 思想政治必选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一段 | 656 | 1084 | 444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一段 | 612 | 11225 | 444 | |
| 2021 | 定向西藏就业 | 普通类二段 | 576 | 32572 | 150 | |
| 2021 | 非西藏生源定藏就业 | 普通类一段 | 573 | 35801 | 444 |
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被誉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学校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首都北京平台大、梦幻海淀联动多。北京是国家的首都,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双奥之城。中国人民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 59 号,居于海淀区重点高校圈核心地带,交通便利,资讯发达。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北京拥有着独一无二的人文社科研习氛围,而地处北三环、背靠中关村的地理位置优势使人大学生得以充分享用北京丰富的资源。
3 公里高校圈,半小时生活圈。周边高校云集,北大、清华、北航、北师、北邮、民大、北外等重点高校环绕,共享无尽学术资源;公共交通线路交汇,国家图书馆、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剧院、电影院等均在半小时车程内,文体资源丰富;国家部委、大型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新闻媒体、世界 500 强企业等集聚,实习就业选择众多。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百余年间,山东大学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踔厉奋发,薪火相传,形成了"崇实求新"的校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40余万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