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上海理工大学 |
|---|---|---|
| 软科(综合) | 65 | 100 |
| 校友会(综合) | 83 | 76 |
| 武书连 | 78 | 79 |
| US排名 | 516 | 938 |
| 泰晤士 | 73-92 | 93+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一段 | 581 | 28925 | 444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一段 | 579 | 30674 | 444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一段 | 563 | 45345 | 444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3 | 12866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7 | 14212 | 400 | 物理、化学(2科必选)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3 | 10776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2 | 13080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4 | 14850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0 | 15723 | 400 | 物理必选 |
追溯学校历史,1953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石油资源,石油工业发展急需专业人才。在这种形势下,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汇聚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等著名高校的相关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组建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北京石油学院,隶属燃料工业部,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1960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69年,学校迁至胜利油田所在地——山东东营,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1981年6月在北京石油学院原校址内成立研究生部。1988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格局。1997年,石油大学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0年,石油大学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划归教育部。200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立研究生院。2003年10月,教育部与国家四大石油公司签署共建石油大学协议。2004年8月,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学(华东)立项建设青岛校区。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2005年8月,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协议。2006年10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所试点高校之一和承担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32家部属高校之一。2014年4月,教育部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签署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协议。2018年12月,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名称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应用物理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物理学类 |
| 应用化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化学类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机械类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机械类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能源动力类 |
| 自动化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自动化类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化工与制药类 |
| 资源勘查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地质类 |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地质类 |
| 勘查技术与工程(物探方向)(测井方向)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地质类 |
| 石油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矿业类 |
| 油气储运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矿业类 |
| 环保设备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 安全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
| 名称 | 省特色专业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应用物理学 | 本科 | 四年 | 物理学类 | ||
| 应用化学 | 本科 | 四年 | 化学类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四年 | 机械类 |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 | 四年 | 机械类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本科 | 四年 | 机械类 | ||
| 材料物理 | 本科 | 四年 | 材料类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四年 | 电气类 | ||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四年 | 电子信息类 | ||
| 自动化 | 本科 | 四年 | 自动化类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四年 | 计算机类 | ||
| 测绘工程 | 本科 | 四年 | 测绘类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本科 | 四年 | 化工与制药类 | ||
| 资源勘查工程 | 本科 | 四年 | 地质类 | ||
| 石油工程 | 本科 | 四年 | 矿业类 | ||
| 油气储运工程 | 本科 | 四年 | 矿业类 |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本科 | 四年 | 海洋工程类 | ||
| 环境工程 | 本科 | 四年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2018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的办学文脉可追溯到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1906年,美国基督教南北浸会在上海浦江之滨创建沪江大学。1928年,刘湛恩担任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学校全面纳入中国国民教育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沪江大学相关系科调整至华东各大学校,同时在沪江大学校址创办上海工业学校,后更名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1959年)、上海机械学院(1960—1994年)、华东工业大学(1994—1996年)。1907年,德国医生宝隆博士开设德文医学堂,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2年,中法政府在德文医工学堂的原址上合办中法国立工学院。抗战胜利后,与由重庆迁沪的国立高级机器职业学校合并,成立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改制为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后更名为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1983—1996年)。1996年,华东工业大学和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上海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由国家机械工业部划归上海市管理。2003年,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划出组建上海健康医学院)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划归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巍巍学府,沧桑百年,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孕育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和志士仁人,滋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工程专家和社会翘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余万优秀专业人才,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学校在融合传承创新中凝练形成“信义勤爱,思学志远”的校训精神,激励新时代的上理人守正出新,砥砺奋进。
| 名称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机械类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英合作)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机械类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工程)(中德合作)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机械类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能源动力类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电子信息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