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中国医科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哪个临床药学专业好(临床药学专业哈医大和中国医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6 06:45:47 解决时间:2022-12-16 13:24

满意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哪个临床药学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中国医科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各排行榜,临床药学专业的分数线,临床药学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哈尔滨医科大学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药学专业分数对比(黑龙江)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哈尔滨医科大学
(最高/最低分)
中国医科大学
(最高/最低分)
临床药学2021理科 544/470(本科一批A段)525/517(本科一批A段)
临床药学2020理科 577/568(本科一批A段)606/564(本科一批A段)
临床药学2019理科 -/560(本科一批A段)-/575(本科一批A段)
临床药学2018理科 -/526(本科一批A段)-/551(本科一批A段)
临床药学2017理科 -/554(本科一批A段)-/576(本科一批A段)
哈尔滨医科大学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药学专业分数对比(辽宁)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哈尔滨医科大学
(最高/最低分)
中国医科大学
(最高/最低分)
临床药学2021物理类 -/579(本科批)-/568(本科批)
临床药学2020理科 588/582(本科批)-/520(本科批)
临床药学2019理科 -/555(本科批)-/563(本科批)
临床药学2018理科 -/583(本科批)-/585(本科批)
临床药学2017理科 -/563(本科一批)-/488(本科一批)
药学类 临床药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概况:该专业设立于2008年,于2006年开始创办,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我校是国内首家开设临床药学专业的医学院校。该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操守,具有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具备临床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终身学习和继续职业发展教育基础,能够从事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工作的临床药学人才。
就业前景:该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各级医院从事临床药学应用、药物检测、药物咨询及科学研究、医学教育等工作。
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药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黑龙江临床药学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470
四川临床药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30
重庆临床药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81
海南临床药学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29
广西临床药学(5年,5000元/年)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7
广东临床药学(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69
湖南临床药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70
河南临床药学(学制五年)(校本部)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9
山东临床药学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80
江西临床药学(五年)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8
福建临床药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71
安徽临床药学(5年)(5000元/年)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3
浙江临床药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19
江苏临床药学(在校本部学习)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0
吉林临床药学(学制5年)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483
辽宁临床药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79
内蒙古临床药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97
山西临床药学(五年)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40
河北临床药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78
天津临床药学(校本部)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621
药学类 临床药学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概况:我校于2002年开始招收药学(临床药学方向)本科生,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招收临床药学专业学生。本专业是辽宁省本科重点支持专业。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RCCSE)、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咨询报告中一直名列前茅。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临床医学和药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医药结合专业实践和人际交流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够从事临床药学技术、合理用药、药物评价(新药评价及药品再评价)、临床药理研究、临床药品管理、药物研究与开发、药品检验、药品营销、药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概论、生物化学、生理学)、临床医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药剂学、药理学、临床药代动力学、临床药理学、药物治疗学、创新思维与方法课程(新药研究与开发、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创新实践方法学)等。

学制:五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选修课程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医疗单位、科研院所、制药企业从事临床药学相关工作。近四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4.04%。

中国医科大学临床药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辽宁临床药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68
广西临床药学(5年,5500元/年)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09
山东临床药学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97
江西临床药学(五年)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2
浙江临床药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31
黑龙江临床药学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17
吉林临床药学(学制5年)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18
河北临床药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0
哈尔滨医科大学
104
校友会(综合)
111
武书连
1035
US排名
4
软科(医药)
学校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由我国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建的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和兴山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历经90余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奉献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学校设18个二级院部和8个事业单位。现有教职工1710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获南丁格尔奖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8人,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1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入选“长江学者”1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0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38人。黑龙江省“头雁”团队6个。“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9人、青年学者5人。硕士生导师1485人,博士生导师464人。

学校校本部设有17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5个学科门类。国家特色专业有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药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临床药学、药学、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生物信息学、医学检验技术(大庆校区)专业。校本部在校普通教育本科生13968人(大庆校区6026人),研究生7066人,留学生377人。

学校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9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公共管理、药学、护理学、口腔医学),二级学科授权点6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授权点6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3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个学科进入A类(A-)、8个学科进入B类(2个B+、3个B、3个B-)。有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卫健委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8个,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1个。学校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4所为“三级甲等”医院和全国“百佳医院”。

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十三五”以来,主编教育部、卫健委规划教材及再版规划教材44部。获批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3项。获国家视频公开课程4门,国家资源共享课程1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45项。

“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14项,科研经费总额达到 7.55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39项,其中重点重大项目18项。获得各级奖励47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获得各级各类科研课题83项,其中,主持国家科技部项目5项,参与国家科技部项目18项,省级项目60项,科研经费总额达到1.69亿元。

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最佳靶点的研究,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精准肝脏外科技术研究,同种异体劈裂脾移植研究,三氧化二砷治疗M3型白血病和治疗实体瘤的研究,大骨节病病因学研究,心脏移植、双手移植、单前臂移植和大肠癌综合治疗等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

主办《中国地方病学杂志》、《国际遗传学杂志》、《国际免疫学杂志》、《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等6种专业杂志。先后同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俄罗斯、德国、韩国等10余个国家的百余所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坚持以高水平的医学本科教育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根本,优先发展研究生教育和长学制医学教育的办学思想,突出办学特色,加快推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努力打造百年医学强校,奋力谱写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美好篇章!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哈尔滨医科大学2021年普通教育招生录取规则

 

一、学校名称及国标代码:哈尔滨医科大学,10226

二、办学类型: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三、办学地址:

校本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邮编150081)

大庆校区: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新阳路39号(邮编163319)

四、录取规则与专业录取要求

1.考生身体健康状况必须符合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原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等有关要求。入学后学校将对新生身心健康状况进行复查,复查结果不符合所录取专业体检要求者,按照学校相关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2.各批次专业录取最低分数线要求不低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同批次录取控制线。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经公开征集志愿生源仍不足时,经上级招生管理部门审批后可适当降分录取。

3.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和招生管理部门有关要求确定投档比例。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投档比例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投档比例在105%以内;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投档比例是100%。录取时按招生计划数100%比例分配专业,缺额专业将在剩余投档考生中依据分数择优录取。

4.在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我校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要求,由各省级招办向社会公布。

5.为了有利于人才培养,建议语种为英语的考生报考我校。

本科批次护理学专业(不含中外合作办学)采用“2+2”培养模式,学生一二年级在大庆校区学习,三四年级在校本部学习。

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于维汉班)采用本硕博连读培养方式,学制5+3+X。基础医学(伍连德班)采用本硕博连读培养方式,学制7+X。“X”为博士研究生教育所需年限。

助产学专业只招收女生。

6.学校提档时认可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给予的政策加分。但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条件,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且加分不得超过20分。

7.专业录取时按照考生的投档分数(含政策加分)和报考志愿安排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没有分数级差。在投档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按照省级招办的投档排序规则确定优先录取顺序;若无排序规则,则依次优先录取顺序为专业志愿顺序在前的考生、单科成绩高的考生,单科排序为外语、数学、语文。

本硕博连读专业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于维汉班)、基础医学(伍连德班),在全国所有省市录取时均不考虑任何加分因素,按考生实际高考成绩录取。在实际分数相同的情况下,依次优先录取顺序为有政策加分的考生、专业志愿顺序在前的考生、单科成绩高的考生,单科排序为外语、数学、语文。

8.在考生所报专业志愿均未被录取的情况下,对服从专业调剂者,在其他有专业志愿考生录取结束后,按照投档分数调剂到缺额专业,服从专业调剂的男生不会被调剂到护理学、助产学专业。对不服从专业调剂者,作退档处理。经征集志愿投档的考生依据投档分数择优录取,安排至缺额专业。

9.如无特殊规定,招生录取规则与专业录取要求按以上要求执行,有特殊规定的省市地区,具体要求以当地省市招生计划中公布内容为准。

 



中国医科大学
110
校友会(综合)
98
武书连
1072
US排名
5
软科(医药)
学校简介

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其前身为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1932年学校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40年9月在延安,经毛泽东同志提议,中共中央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8年11月,在沈阳接收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前身为满州医科大学,1911年由日本国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建立),合并了辽宁医科大学(前身为盛京医科大学,1883年由英国苏格兰教会建立)。中国医科大学是原卫生部部属高等医学院校,2000年改为省部共建学校。2015年获批为辽宁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共建高校。

中国医科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10万多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著名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据不完全统计,担任副部级以上职务百余位,卫生行业主管部门正、副部长10位,将军4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7位。

学校现有沈北、和平2个校区,设有15个学院(学部)、4个研究院。在医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哲学和管理学等6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学等7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0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5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5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7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A类7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普通本科专业22个,有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辽宁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国家级教学项目有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十二五”规划教材16本,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省级教学项目有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重点支持专业1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2个,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1个,精品课程4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教学团队12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跨专业实训平台1个,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8个,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实训培训基地1个,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十二五”规划教材4本,18本教材获批首届辽宁省教材建设奖。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6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7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33个,辽宁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2个,辽宁省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2个,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2个,辽宁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5个;辽宁省精准医疗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3个,辽宁省医疗中心50个。学校现有3所附属综合性医院和2所专科性医院,开放床位11332张,牙科综合治疗椅273张。

学校在职教职工9103人。全校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7.7%,全校教授级900人,副教授级1439人,研究生指导教师2006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484人。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7214人,其中博士生1252人,硕士生(含七年制)5514人,普通本科生9407人,预科生23人,外国留学生1018人。

学校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其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人选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1人、青年学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选1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50人;“兴辽英才计划”杰出人才1人、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培养引进计划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领军人才4人次,辽宁省优秀专家34人次,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23人次,辽宁特聘教授45人次;“兴辽英才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1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特聘教授)6人、青年拔尖人才13人;辽宁省普通高校专业带头人5人,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15人,辽宁省优秀教师3人,辽宁省黄大年教师团队1个,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14人、千人层次124人。在中华医学会担任主任委员(含名誉主任委员和候任主任委员)6人,担任副主任委员6人;现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3人,委员10人。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合作成立了中英联合学院,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西班牙、朝鲜、芬兰以及澳门和台湾等国家、地区的107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与世界银行(WBG)、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等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学校是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简称“111计划”)。有434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学校荣誉职称,近年来开展了113项重要国际合作项目,38个CMB项目。


  中专 2022-12-16 13:24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中国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和临床药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中国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和临床药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精神医学和临床药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精神医学就业前景和临床药学就业前景,精神医学专业介绍和临床药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精神医学和临床药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精神医学

  • 中专学校

    中国医科大学儿科学和临床药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中国医科大学儿科学和临床药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儿科学和临床药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儿科学就业前景和临床药学就业前景,儿科学专业介绍和临床药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儿科学和临床药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儿科学和临床药学录

  • 中专学校

    中国医科大学麻醉学和临床药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中国医科大学麻醉学和临床药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麻醉学和临床药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麻醉学就业前景和临床药学就业前景,麻醉学专业介绍和临床药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麻醉学和临床药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麻醉学和临床药学录

  • 中专学校

    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和临床药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和临床药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医学和临床药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医学就业前景和临床药学就业前景,生物医学专业介绍和临床药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医学和临床药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医学

  • 中专学校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和临床药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和临床药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基础医学和临床药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基础医学就业前景和临床药学就业前景,基础医学专业介绍和临床药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基础医学和临床药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基础医学

  • 中专学校

    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和临床药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和临床药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医学工程和临床药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医学工程就业前景和临床药学就业前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介绍和临床药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医学工程和临床药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中专学校

    中国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和临床药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中国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和临床药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心理学和临床药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心理学就业前景和临床药学就业前景,应用心理学专业介绍和临床药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心理学和临床药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中专学校

    中国医科大学生物信息学和临床药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中国医科大学生物信息学和临床药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信息学和临床药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信息学就业前景和临床药学就业前景,生物信息学专业介绍和临床药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信息学和临床药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中专学校

    中国医科大学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和临床药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中国医科大学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和临床药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和临床药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临床药学就业前景,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临床药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 中专学校

    中国医科大学生物科学和临床药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中国医科大学生物科学和临床药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科学和临床药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科学就业前景和临床药学就业前景,生物科学专业介绍和临床药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科学和临床药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科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