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中国医科大学和郑州大学哪个基础医学专业好(基础医学专业河南医科大学和中国医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1-02 20:31:45 解决时间:2022-12-16 13:20

满意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和郑州大学哪个基础医学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中国医科大学和郑州大学各排行榜,基础医学专业的分数线,基础医学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郑州大学与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分数对比(河南)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郑州大学
(最高/最低分)
中国医科大学
(最高/最低分)
基础医学(国际化班)2021理科 616/608(本科一批)/()
基础医学(国际化班)2020理科 -/632(本科一批)/()
基础医学(国际化班)2019理科 -/595(本科一批)-/589(本科一批)
基础医学(国际化班)2018理科 -/595(本科一批)-/602(本科一批)
基础医学(国际化班)2017理科 -/567(本科一批)-/579(本科一批)
郑州大学与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分数对比(辽宁)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郑州大学
(最高/最低分)
中国医科大学
(最高/最低分)
基础医学(国际化班)2021物理类 586/585(本科批)-/589(本科批)
基础医学(国际化班)2020理科 -/588(本科批)-/602(本科批)
基础医学(国际化班)2018理科 -/597(本科批)-/592(本科批)
基础医学(国际化班)2017理科 -/563(本科一批)-/496(本科一批)
基础医学类 基础医学
郑州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学院网址:http://www5.zzu.edu.cn/jcyxy/

联系电话:0371-67781959

【学院概况】

基础医学院是郑州大学医药类本科各专业医学教育的主体教学院系,同时为大学的其它相关专业提供基础医学教学平台。

学院下设11个系,1个基础医学实验中心,13个研究所,是国务院审批的首批获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承担着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学麻醉、药学、护理等医科各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并承担着5年制和“5+3一体化”的临床医学专业及医学影像、医学麻醉等专业前2年半的教学管理工作。

【发展历程】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前身为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医科的前期部,创建于1928年。1930年河南中山大学医科改称河南大学医学院,1952年医学院独立建院,称河南医学院,1984年河南医学院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基础部更名为基础医学院。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成立了新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为郑州大学的二级学院。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是国务院恢复学位制后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并于2007年被批准为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我院也是河南省首家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1991)单位。学院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省级特色学科1个(肿瘤防治)。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序列。经过90余年的建设调整,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现已成为我校医学教育、科研、人才培养力量较雄厚的院系之一,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

【师资队伍】

基础医学院现有教职工208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6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8人。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9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2人,河南省特聘教授4人、河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9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5人。

【教学与教学改革】

基础医学院是郑州大学医学院的主体教学单位和医学类学生医学教育的大平台。承担着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医学影像、麻醉学、医学检验、护理学、儿科学、康复治疗学等医学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远程教育等多层次学生的教学任务,开设有各层次、各专业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和医学主干课程,其中包括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法医学、临床药理学、基础肿瘤学等。

本科教学面向的专业和学生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

临床医学专业

基础医学(国际化班)

医学影像学

麻醉学

医学检验技术

口腔医学

预防医学

儿科学

药学

药物制剂

康复治疗学

护理学(涵盖9个院系、14个专业)

研究生培养

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法医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分子药理学

神经生物学

药学、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生理学硕士点

神经生物学硕士点

遗传学硕士点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点

药理学硕士点

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 组织学与胚胎学(2020)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组织学与胚胎学(2013) 人体寄生虫学(网络,2013)

●国家级精品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2007) 人体寄生虫学(网络,2010)

●河南省本科一流专业(基础医学)2020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2007)

局部解剖学虚拟仿真教学项目(2018)

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019)

●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组(2018)人体解剖学课程组(2019)病原生物学课程组(201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组(2020)、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课程组(2020)

●省级教学团队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团队

●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病理生理学(2019)局部解剖学(2020)

●省级一流课程 组织学与胚胎学(2020) 病理生理学(2021) 机能学实验II(2021)临床解剖学(2021) 药理学 (2021)医学遗传学(2021) 人体寄生虫学(2021)

●省级一流虚拟仿真实验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虚拟仿真实验

●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85项

●校级精品课程9门

●校级教学团队2个

●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397项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专业拔尖基地建设项目(2020)

教学荣誉

●全国师德标兵1人

●全国优秀教师3人

●宝钢优秀教师1人

●河南省优秀教师4人

●河南省文明教师3人

●河南省“三育人”先进个人1人

●河南省师德标兵1人

●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2人

●河南省教学标兵4人

●“河南省高教系统优秀教学单位”称号

数码互动形态学实验室局部解剖学虚拟实验室

电镜实验室智慧教室

【学科建设】

基础医学学科是河南省第九批重点建设学科、河南省重点培育一流学科,目前基础医学的“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学科已被列入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和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工程。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组织学与胚胎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细胞与基因治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省级科研团队5个(肿瘤的发病机制与生物治疗、肿瘤基因治疗、新药药理研究与评价、重大疾病药物基因组学、神经损伤与修复)。目前,本学科研究平台完善,科研资源丰富,跟踪国际前沿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并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形成了基础扎实、稳定发展的学科团队与研究方向。

【科学研究】

在科学研究方面,围绕国家需求,瞄准学科前沿,凝练研究方向。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3项。研究成果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部分论文发表在Nature或子刊上,部分论文为ESI高被引论文。另外,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8项。

【国际合作】

近年来,学院与美国、英国、挪威和澳大利亚等海外高校及研究机构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与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癌症研究所联合成立“细胞与基因治疗国际联合实验室”以及与美国Minnesota大学Hormel医学研究院联合成立“癌症化学预防中美联合实验室”,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获批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基础医学专业介绍

【招生情况】

自2015年开始招生,每年计划招生30-40人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宽厚的科学基础、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富有创新思维和医学科研工作能力,能够在高等医学院校和医药研发机构从事基础医学教学和生物医药相关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

正常人体形态学(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正常人体机能与代谢(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感染与防御(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临床医学基础课程、实验动物学、大型仪器原理和应用、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

【培养模式】

(1)课程学习:大班和小班上课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全部专业理论课和实验课实现小班单独上课。

(2)专业能力培养:采用全程班主任制、导师制、书院化培养模式。选拔最优秀教师做科研导师,一对一进行科研培训。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与实验,培养学生科研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培养特色】

根据国家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的要求,制定培养方案。实行全程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精英培养模式,已申报国家基础学科计划2.0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根据学生情况因材施教,给拔尖学生更多发展空间,实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联合国内外一流学科,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综合能力强的基础医学领域拔尖人才。基础医学院是河南省教育国际化示范单位,近年来每年选派优秀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国外访学,2019年分两批20人次分别赴德国汉堡大学、哥廷根大学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学,积极参加国外课程学习,并获得学分;积极组织基础医学学生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为基础医学学生拓展了国际视野,提升了学习和交流能力,对推动拔尖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2015级28名毕业生中60.7%、2016级30名毕业生中83.3%学生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被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录取,进入新阶段的学习。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赴德国汉堡大学、哥廷根大学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学

2020、2021届基础医学专业学生毕业照

【毕业和就业】

(1)考研继续深造

(2)科研机构从事专职研究工作

(3)医学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4)各大医院科研岗、专业实验室技术工作

(5)生物医药、技术公司从事科研和开发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河南基础医学(国际化班)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8
山东基础医学(国际化班)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90
安徽基础医学(国际化班)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8
辽宁基础医学(国际化班)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85
河北基础医学(国际化班)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3
基础医学类 基础医学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概况:本专业于2017年开始招生,为适应我国基础医学教育教学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快培养基础医学研究高层次人才而开设。拥有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基础科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理论,较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展潜能,集基础医学知识和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形态科学、细胞化学与生物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学与感染、医学免疫学、药理学、机能学实验、医学科研方法、基因组生物学、发育生物与再生医学、神经生物学、肿瘤病理学、细胞信号转导、基因检测技术与基因工程、免疫分析技术与应用、干细胞与组织工程、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

学制:五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选修课程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高等医学院校和现代医药卫生领域从事基础医学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辽宁基础医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89
四川基础医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34
重庆基础医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19
湖南基础医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6
福建基础医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3
吉林基础医学(学制5年)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487
郑州大学
51
软科(综合)
53
校友会(综合)
33
武书连
510
US排名
学校简介

郑州大学(简称郑大,英文简称:ZZU)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兴办,法定住所地为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学校总占地面积5700余亩,现有四个校区:主校区(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南校区(郑州市大学北路75号)、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7号)和东校区(郑州市大学北路40号)。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5万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含非全日制)2.2万余人,以及来自85个国家的留学生2500余人。

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确立了综合性研究型的办学定位,提出了一流大学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郑州大学医科教育源于1928年的河南中山大学,1952年河南医学院独立建院,开启了河南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96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原化工部直属的重点院校。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教育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嵇文甫教授,物理学家霍秉权教授,耐火材料专家钟香崇院士,土木工程专家孙国梁教授,耳鼻咽喉科专家董民声教授,食管细胞学创始人沈琼教授,人体寄生虫学专家苏寿汦教授,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二月河教授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都曾在此弘文励教。

悠久历史铸就郑大特色文化

植根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沉稳厚重,形成郑大人包容宽厚、奋发进取的优良品质;汇聚多元文化的交融共生,学生来自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世界85个国家,形成多地域、多民族、多文化交流融合的文化氛围;文、理、工、医、农等12个学科门类均衡发展,形成多学科交叉、相融互补的育人氛围;传承和弘扬源远流长的特色文化,三个老校区的特色文化长期积淀与升华,孕育了“求是 担当”的郑大使命与精神,形成“笃信仁厚、慎思勤勉”的郑大校风。在强化自身文化建设的同时,学校注重发挥文化引领的社会职责,努力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做出新的贡献。

融合发展完成综合性大学布局

学校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学科门类,各学科门类均衡发展;有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3个一流建设学科;有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工程、中国古代史、有机化学、化学工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8个学科(领域)ESI排名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ESI排名全球前1.43‰、化学ESI排名全球前1.39‰;ESI学术机构全球排名第607位,位列全国高校第39位。学校有3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教职工58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学部委员17人,海外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1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4人,教授75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56人,形成了一支以院士和学术大师为引领,以“杰青”“长江”等为学术带头人,青年博士为骨干的人才队伍。中国工程院崔俊芝院士担任河南省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高俊院士担任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何季麟院士担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省资源与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王复明院士担任地下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陈芬儿院士担任药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尼克•莱蒙担任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担任历史学院、中原历史与文化研究院(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担任商学院院长,南振中先生、张海先生等执教我校。

立德树人形成完备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校本部现有51个院系,117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通过国家级认证专业1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4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学校先后被列入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高校。学校被评选为“2012—2014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是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滋兰树蕙,桃李芬芳,百万校友成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形成独具特色的“郑大品牌”。

科技创新助推创新驱动发展

学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制定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方案,构建创新驱动发展体系。拥有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绿色选冶与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互联网医疗国家工程实验室、重大基础设施检测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钙镁磷复合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资源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拥有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获批筹建。拥有1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拥有水利与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等7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河南省资源与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郑州大学药物研究院、郑州大学现代分析与基因测序中心等校级直属科研机构。五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课题154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计1628项。学校在神舟系列宇航员出舱面窗关键防护装置研究、磁约束热核聚变基础理论研究、车用燃料乙醇生产的关键技术及开发应用研究、非开挖工程技术和装备、“一步法”固相合成半芳香尼龙的高效制备技术、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和催化工艺、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治理与毒性减排关键技术及装备、钢纤维混凝土特定结构计算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生物遗传与表观遗传研究、植物油菜素内酯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隋唐史研究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含科普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

国际交流与产学研合作广泛

与美国、英国等51个国家和地区的262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斯托特分校和普拉特维尔分校、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波兰罗兹大学、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等国外高校合作开展8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印度、格鲁吉亚设立孔子学院,在美国设立孔子课堂。学校是“中俄语言文化高校联盟”创始成员,“中俄新闻教育高校联盟”发起成员,“中俄医科高校联盟”成员,“南亚-东南亚大学校长联盟”成员,“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员,“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成员,作为首批地方高校入选“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试点单位”。拥有微纳成型技术、细胞与基因治疗、低碳环保材料智能设计、癌症化学预防、地下基础设施非开挖技术、电子材料与系统等6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及轻量化及功能化高分子成型与模具和功能分子绿色构建与应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111计划”)。在2019年中国大学国际化水平排行榜中名列第37位。学校牵头组建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郑州大学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河南省大学科技园。打造郑大工程与技术服务品牌,郑州大学建设科技集团成为河南民用建筑行业的领先企业。推进附属医院集团化发展,10家附属医院现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36个,省级医学重点(培育)学科141个,开放床位数3.3万余张,年门诊量突破2000万人(次),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成为河南省医疗行业的“集团军”。

郑州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承载着中原大地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呼唤,承载着河南亿万人民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期盼,承载着地方大学由大变强的重托,承载着中原崛起、民族复兴的意志,全体郑大人将坚持扎根中原大地办大学,秉持求是,勇敢担当,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强力推动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切实发挥文化引领、人才支撑、科技支持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通讯地址
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新校区行政管理中心
中国医科大学
110
校友会(综合)
98
武书连
1072
US排名
5
软科(医药)
学校简介

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其前身为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1932年学校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40年9月在延安,经毛泽东同志提议,中共中央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8年11月,在沈阳接收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前身为满州医科大学,1911年由日本国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建立),合并了辽宁医科大学(前身为盛京医科大学,1883年由英国苏格兰教会建立)。中国医科大学是原卫生部部属高等医学院校,2000年改为省部共建学校。2015年获批为辽宁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共建高校。

中国医科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10万多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著名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据不完全统计,担任副部级以上职务百余位,卫生行业主管部门正、副部长10位,将军4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7位。

学校现有沈北、和平2个校区,设有15个学院(学部)、4个研究院。在医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哲学和管理学等6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学等7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0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5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5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7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A类7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普通本科专业22个,有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辽宁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国家级教学项目有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十二五”规划教材16本,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省级教学项目有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重点支持专业1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2个,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1个,精品课程4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教学团队12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跨专业实训平台1个,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8个,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实训培训基地1个,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十二五”规划教材4本,18本教材获批首届辽宁省教材建设奖。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6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7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33个,辽宁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2个,辽宁省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2个,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2个,辽宁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5个;辽宁省精准医疗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3个,辽宁省医疗中心50个。学校现有3所附属综合性医院和2所专科性医院,开放床位11332张,牙科综合治疗椅273张。

学校在职教职工9103人。全校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7.7%,全校教授级900人,副教授级1439人,研究生指导教师2006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484人。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7214人,其中博士生1252人,硕士生(含七年制)5514人,普通本科生9407人,预科生23人,外国留学生1018人。

学校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其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人选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1人、青年学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选1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50人;“兴辽英才计划”杰出人才1人、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培养引进计划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领军人才4人次,辽宁省优秀专家34人次,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23人次,辽宁特聘教授45人次;“兴辽英才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1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特聘教授)6人、青年拔尖人才13人;辽宁省普通高校专业带头人5人,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15人,辽宁省优秀教师3人,辽宁省黄大年教师团队1个,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14人、千人层次124人。在中华医学会担任主任委员(含名誉主任委员和候任主任委员)6人,担任副主任委员6人;现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3人,委员10人。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合作成立了中英联合学院,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西班牙、朝鲜、芬兰以及澳门和台湾等国家、地区的107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与世界银行(WBG)、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等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学校是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简称“111计划”)。有434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学校荣誉职称,近年来开展了113项重要国际合作项目,38个CMB项目。


  中专 2022-12-16 13:20

相关问答

  • 职中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5+3”一体化)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5+3”一体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5+3”一体化)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基础医学就业前景和临床医学(“5+3”一体化)就业前景,基础医学专业介绍和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介

  • 职中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和精神医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和精神医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基础医学和精神医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基础医学就业前景和精神医学就业前景,基础医学专业介绍和精神医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基础医学和精神医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基础医学

  • 职中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和儿科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和儿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基础医学和儿科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基础医学就业前景和儿科学就业前景,基础医学专业介绍和儿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基础医学和儿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基础医学和儿科学录

  • 职中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和麻醉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和麻醉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基础医学和麻醉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基础医学就业前景和麻醉学就业前景,基础医学专业介绍和麻醉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基础医学和麻醉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基础医学和麻醉学录

  • 职中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和生物医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和生物医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基础医学和生物医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基础医学就业前景和生物医学就业前景,基础医学专业介绍和生物医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基础医学和生物医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基础医学

  • 职中

    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和基础医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和基础医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医学工程和基础医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医学工程就业前景和基础医学就业前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介绍和基础医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医学工程和基础医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职中

    中国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和基础医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中国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和基础医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心理学和基础医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心理学就业前景和基础医学就业前景,应用心理学专业介绍和基础医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心理学和基础医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职中

    中国医科大学生物信息学和基础医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中国医科大学生物信息学和基础医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信息学和基础医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信息学就业前景和基础医学就业前景,生物信息学专业介绍和基础医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信息学和基础医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职中

    中国医科大学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和基础医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中国医科大学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和基础医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和基础医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基础医学就业前景,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基础医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 职中

    中国医科大学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中国医科大学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科学就业前景和基础医学就业前景,生物科学专业介绍和基础医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科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