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浙江传媒学院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
| 校友会(综合) | 268 | 334 |
| 武书连 | 427 | 583 |
| 软科(医药) | - | 73 |
| 软科(政法) | 12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平行录取一段 | 570 | 74897 | 495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平行录取一段 | 582 | 61708 | 49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24 | 36156 | 43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80 | 7958 | 50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64 | 18165 | 520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51 | 23406 | 52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44 | 26440 | 52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96 | 52181 | 435 | |
| 2021 | 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94 | 53374 | 435 | |
| 2021 | 乡村振兴专项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72 | 67601 | 435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91 | 5633 | 565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88 | 6226 | 56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85 | 6861 | 56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60 | 13510 | 500 | |
| 2021 | 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47 | 18165 | 500 | |
| 2021 | 乡村振兴专项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31 | 24965 | 500 |
浙江传媒学院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目前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建校30多年来学校为中央和地方传媒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
学校前身是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本更名为浙江传媒学院。201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获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拥有两个校区,分别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和江南名城桐乡市。学校总占地1286亩,总建筑面积近61万平方米。其中,下沙校区占地786亩,建筑面积近45万平方米;桐乡校区占地50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 名称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配音)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 播音与主持艺术(礼仪文化)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 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配音、礼仪文化)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 播音与主持艺术(双语播音)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 广播电视编导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 名称 | 省特色专业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网络与新媒体 | 本科 | 四年 | 新闻传播学类 | ||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 | 四年 | 计算机类 | ||
| 文化产业管理 | 本科 | 四年 | 工商管理类 | ||
| 戏剧影视文学 | 本科 | 四年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
| 动画 | 本科 | 四年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
| 摄影 | 本科 | 四年 | 美术学类 |
学院食堂每天为广大学生提供美味、可口的饭菜。
云南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60年,是全国第二批成立的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成为云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更名为云南中医药大学,成为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学校秉承“崇德和合、博学敦行”的校训精神,已发展成为以中医药为主体、民族医药为特色,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继续教育和对外教育呈现良好态势,医、理、工、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中医药院校。
| 名称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中医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五年 | 中医学类 |
| 中药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中药学类 |
| 名称 | 省特色专业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制药工程 | 本科 | 四年 | 化工与制药类 | ||
| 中医学 | 本科 | 五年 | 中医学类 | ||
| 针灸推拿学 | 本科 | 五年 | 中医学类 | ||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 | 五年 | 中西医结合类 | ||
| 中药学 | 本科 | 四年 | 中药学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