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浙江理工大学 | 重庆邮电大学 |
|---|---|---|
| 软科(综合) | 112 | 151 |
| 校友会(综合) | 120 | 153 |
| 武书连 | 126 | 178 |
| US排名 | 1306 | 135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平行录取一段 | 589 | 53607 | 495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平行录取一段 | 578 | 65644 | 49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平行录取一段 | 589 | 53205 | 49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1 | 30992 | 44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2 | 6213 | 45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6 | 28719 | 446 |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73 | 25553 | 446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54 | 34314 | 44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9 | 6737 | 456 |
在“浙理” 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具有116年办学历史的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
------涵盖理、工、文、艺、经、管、法、教育等八大学科
------拥有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具有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及华侨学生招生资格
------具有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被列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我校一直坚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多年来,我校的毕业生基础扎实,社会适应性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较好,就业率一直稳居浙江省高校前列。
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邮电高校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信息通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发轫于1950年,在抗战时期交通部邮政总局原址上开办邮政人员培训班;在此基础上,先后举办西南邮电分校、重庆邮电学校和重庆电信学校;1959 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为重庆邮电学院,并开始本科教育;1965年成为当时四川省招收研究生的10所院校之一;于1970年改建为电信总局529厂,1973年改建为邮电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恢复办学。2000年由信产部划转重庆市管理,实行部市共建;2006 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2013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近年来,学校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建设、信息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行业,服务地方,加强建设,加快发展。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与产业的沟通合作,汇集行业协会、领军企业组建校董事会,先后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华为、微软、IBM、爱立信、惠普、思科、甲骨文、阿里巴巴、淘宝网、腾讯、百度、奇虎360、同洲电子、共进电子、深信服,天府软件园、重庆北部新区、杭州高新区等公司、高新产业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数量充足的就业岗位。2014届毕业生就业期间,学校先后组织专场招聘会352场次,到校单位858家,同时,另有1339家单位委托学校发布招聘信息,累计提供有效就业岗位超过20000个,岗位供需比达到4:1。
近五年来,我校本科生年终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升学、出国学生比例稳步增长。2014届毕业生中772人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5.97%。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兴通信等大型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始终保持较高水平(2014届毕业生中有1575人到大型国有企业就业,占总人数的27.36%)。同时,进入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奇虎360等行业龙头企业的人数稳步增长。
我们预计,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川渝经济带迅速崛起背景下,以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通信网络、智能信息终端、卫星移动通信、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等为代表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发展,必将对信息高端人才提出更旺盛的需求,我校毕业生依托行业就业的特征、优势将得以保持,学生就业前景较为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