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文化产业管理 |
|---|---|---|
| 2021 | -- | 610 |
| 2020 | -- | 616 |
| 2019 | -- | 614 |
| 2018 | -- | 608 |
| 2017 | 587(材料科学与工程(全英文班)) | 597 |
学科:管理学
门类:公共管理类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及文化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管理意识,熟悉文化法规及政策,具备较强规划、决策、组织、策划、创意以及沟通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社会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在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及文化事业单位从事文化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文化贸易与交流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文化学、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交流史,产业经济学、管理心理学、文化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文化管理学、会计学、应用统计、公共事业管理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概论、公共部门公共关系、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艺术基础、美学概论、世界文化简史、民俗学、宗教文化概论、广告学、文化项目策划实务、文化地理学、出版管理学、文博基础、影视产业概论、文化旅游概论、动漫与数字产业概论、管理文秘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文化贸易管理及文化投资咨询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 社会科学基础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社会交往能 力、组织管理能力,能在材料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或企业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新 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材料制备、性 能分析与测试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的成分、制备方法与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 律,以及材料设计、制备与工艺控制的基本方法,从而具有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材 料设计、材料性能优化、新材料开发和材料生产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 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制图、机械、电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程度 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基础知识,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2.掌握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常规的材料制备、材料性能与结 构分析检测方法和技术;
3.具有选用适当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和实验方法分析并解决材料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 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4.了解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的材料制备与加工生产方法,以及本专业的发展现状 和趋势;
5.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熟悉所属行业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6.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承担对职业、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子电工技术基础、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 工程基础、材料制备技术、材料生产装备与生产工艺、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材料性能与应 用等。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基础(56学时)、物理化学(80学时)、物理化学实验(50学时)、仪器分 析(32学时)、仪器分析实验(24学时)、有机化学(56学时)、有机化学实验(48学时)、工程力学 (48学时)、电气工程学概论(96学时)、电工学实验(32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材料研 究与计算机应用(32学时)、材料科学基础(56学时)、材料力学性能(48学时)、材料物理性能 (40学时)、材料现代研究方法(56学时)、材料概论(32学时)。
(1)专业方向一:高分子物理(48学时)、高分子化学(56学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 (40学时);
(2)专业方向二:金属学(40学时)、固态相变(40学时)、工程材料学(40学时);
(3)专业方向三:无机材料相图与应用(40学时)、无机材料高温动力学(40学时)、先进陶 瓷制备与加工(32学时)。
2.示例二:机械设计制图B(48学时)、电工技术(48学时)、物理化学D(64学时)、电工技 术实验(16学时)、材料科学基础实验(48学时)、物理化学实验B(32学时)、电子技术(48学 时)、材料科学基础(128学时)、电子技术实验(16学时)、统计物理B(32学时)、冶金工程概述 (32学时)、材料物理性能A(48学时)、材料制备与加工(48学时)、材料分析方法(64学时)、金 属材料学(48学时)、材料力学性能(48学时)。
3.示例三:工程制图与AutoCAD( B)(64学时)、工程力学A(64学时)、材料物理化学(64 学时)、材料科学基础A(80学时)、机械设计基础A(64学时)、材料性能学A(80学时)、材料现 代测试技术(56学时)、材料综合实验I(48学时)、材料中的固态相变(48学时)、材料结构与性 能(48学时)、冶金原理(48学时)、材料合成与制备(32学时)。
(1)金属材料方向:金属材料学(56学时)、表面工程学(48学时)、材料综合实验Ⅱ(48学 时);
(2)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陶瓷材料(56学时)、材料综合实验Ⅱ(48学时)、粉体工程学(56 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机械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或 专业综合试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制备方法实验、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材料物理性能实验、材料结构分析方 法与测试技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浙江 | 文化产业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10 | 32881 | ||
| 福建 | 文化产业管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3 | 3670 | 3373(L999)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重庆 | 文化产业管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3 | 4479 |

浙江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和文化产业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和文化产业管理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和文化产业管理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信息工程和文化产业管理这

浙江师范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和文化产业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制造工程和文化产业管理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和文化产业管理就业前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制造工程和文化产业管理这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文化产业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文化产业管理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文化产业管理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文化

浙江师范大学交通运输(现代轨道与智慧交通)和文化产业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交通运输(现代轨道与智慧交通)和文化产业管理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交通运输(现代轨道与智慧交通)就业前景和文化产业管理就业前景,交通运输(现代轨道与智慧交通)专业

浙江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非师范)和文化产业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非师范)和文化产业管理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非师范)就业前景和文化产业管理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浙江师范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和文化产业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科学与技术和文化产业管理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文化产业管理就业前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和文化

浙江师范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科学及其应用)和文化产业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科学及其应用)和文化产业管理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科学及其应用)就业前景和文化产业管理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科

浙江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和文化产业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环境科学与工程和文化产业管理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环境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文化产业管理就业前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和文化

浙江师范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文化产业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文化产业管理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文化产业管理就业前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光电

浙江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文化产业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文化产业管理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文化产业管理就业前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