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87 | 22060 | 429 | (0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584 | 24286 | (04)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 | 581 | 26506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71 | 5145 | 471 | (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物理学类(含师范)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生物科学类(含师范)(校本部) | 四年 | 2 | (04)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计算机类(含师范) | 四年 | 3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汉语言文学(师范)(校本部) | 四年 | 3 | (03)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四年 | 2 | (02) | ||||
外国语言文学类(含师范)(该校要求报考该专业外语成绩不低于120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四年 | 3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 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 和教学工作,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 位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接受数学建模、计 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 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 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2.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进行数学教学的能力;
3.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当代数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4.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 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6.师范类毕业生还应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了解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 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
核心知识领域:几何、分析、代数、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学建模、数值计算。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数学分析I-Ⅲ(288学时)、高等代数I-Ⅱ(192学时)、解析几何(80学时)、初等 数论(32学时)、近世代数基础(32学时)、常微分方程(64学时)、拓扑学(48学时)、理论力学 (48学时)、大学物理(64学时)、实变函数(64学时)、复变函数论(64学时)、数理统计(64学 时)、泛函分析(64学时)、偏微分方程(64学时)、科学计算(64学时)、随机过程(64学时)。
示例二:数学分析I-Ⅲ(378学时,含习题课)、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 时)、常微分方程(72学时)、复变函数I(72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Ⅱ(144学时)、微分几 何(72学时)、抽象代数(72学时)、实变函数I(72学时)、泛函分析(双语)(72学时)、数学模型 与数学软件(72学时)、数值分析(72学时)、普通物理学I-Ⅱ(180学时,含实验)、计算机基础 (72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108学时,含实验)。
示例三:数学分析I-Ⅲ(324学时)、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时)、C语 言(90学时)、普通物理(108学时)、概率与统计(90学时)、数学软件(54学时)、数学建模(72学 时)、近世代数(54学时)、常微分方程(54学时)点集拓扑(72学时)、实变函数(72学时)、中学 数学教材教法(54学时)、微分几何(54学时)、复变函数(54学时)、初等数论(36学时)、泛函分 析(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 业论文(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杭州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设立,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从杭州搬迁至金华,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相继并入。2015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20年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现由金华(校本部)、杭州(文二校区、萧山校区)、兰溪3个校区,20个学院(含独立学院)组成。
浙江师范大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质量、提升特色、提升效益”为主线,秉承“砺学砺行、维实维新”校训精神,弘扬“务实、求实、扎实”育人传统,实施“特色化、国际化、区域化、协同化”发展战略,主动服务浙江教师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举措,努力建设特色浙师、和谐浙师、美丽浙师、活力浙师、幸福浙师,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办学概况
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自建校以来向社会输送了30余万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其中有21万奋战在教育系统,近一半浙江省在职特级教师和省一级重点中学校长毕业于我校。学校本科教学业绩考核、毕业生对母校总体满意度稳居浙江省本科院校前列,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28000余人(含独立学院),研究生7000余人(其中非全日制研究生1143人),留学生3000余人,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2万余人。
学科门类齐全,有70个本科专业,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数学、化学、工程学、材料学、环境/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个学科列入浙江省一流学科。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级课程28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
师资结构合理,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海外高层次人才7人,国家万人计划人才5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3人。
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34项、全国教科规划优秀成果奖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拥有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36个,包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各1个、省重点(工程)实验室9个、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2个、省新型高校智库1个。共建附属学校48所。学校立足浙中,深化与金华战略合作,积极助推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
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推进,学校与5大洲、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80余所高等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与70余所国(境)外大学确立了校际学生交换项目,入选“浙江省十佳对外合作单位”“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学校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商务部“中国基础教育援外研修基地”,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在海外建有5所孔子学院、1个独立孔子课堂和1个中文教育中心,获批成立教育部中国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非洲基地、浙江省孔子学院师资选拔培训中心。
浙江省:普通高考总分位次号列全省前3000名(含)的新生,奖励大学四年期间学费且补贴每月1000元生活费;位次号列全省前6000名(含)的新生,奖励大学本科四年期间学费;位次号列全省前9000名(含)的新生,奖励大学本科第一年学费。
其他省份:高考总分名次号(限本科一批重点,下同)列各省(市、区)所有批次普通文科考生人数前1%(含)或普通理科考生人数前4.5%(含)或综合改革考生人数前1.5%(含)的新生,奖励大学本科四年期间学费且补贴每月1000元生活费;高考总分名次号列各省(市、区)所有批次普通文科考生人数前1.5%(含)或普通理科考生人数前5%(含)或综合改革考生人数前2.5%(含)的新生,奖励大学本科四年期间学费;高考总分名次号列各省(市、区)所有批次普通文科考生人数前1.8%(含)或普通理科考生人数的前5.5%(含)或综合改革考生人数前3.5%(含)的新生,奖励大学本科第一年学费。
以上符合条件的新生入学后须向招生办提交申请和相关证明。
我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6%以上。2012年学校被省政府授予“浙江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全省本科高校唯一),2014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开展的全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数据显示,我校毕业生对母校总体满意度连续四年列全省本科院校前茅。建校以来为社会输送了30余万各级各类人才,涌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学明、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郁国樑、陈志敏等一大批学术精英;浙江省在职特级教师和省特色高中校长有近一半毕业于我校,为我省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近年来,我校在引导学生立志考研、出国深造方面作了不少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届本科毕业生继续升造716人,升学率为17.28%。深造的毕业生中有24.30%被中科院系列科研院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或“双一流”建设高校录取。出国出境升造的本科毕业生145人,主要流向英国、澳大利亚、美国、香港、和日本等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75人(占51.72%)被世界前100名的高校或ESI世界排名前1‰的学科录取。
学校每年承办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师范类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举办20余场中型专场招聘会以及200多场宣讲会。招聘会单位数量年均超过1500家,提供职位数超过30000个,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岗位信息。学校与杭州、宁波、金华等人社部门共建就业指导站,通过校企联盟、校地直通车等活动走进名企名校。另外,学校常年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有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咨询室,为生涯发展提供一对一咨询辅导;建有“七彩人生职业发展工作室”、“启梦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WE创工作室” “启创创业导师工作室”等多个辅导员工作室,直接为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提供全程帮助。
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安徽省招生专业:电子信息类(含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小学教育(师范)、学前教育(师范)杭州校区)
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招生专业:交通运输、人工智能、物理学类(含物理学(师范)、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心理学(师范)、学前教育(师范)(杭州校区)、理科试验班(含化学(师范,卓越教师人才培养)、化学(拔尖人才培养)专业)(要求高考
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汉语言文学(师范)、学前教育(师范)(办学地点为杭州校区)、物理学类(物理学(师范)、材料科学与工程)、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师范)(要求外语成绩不低于110分)、计算机类
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类(财务管理、电子商务、会计学、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学费待定)、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物理学类(物理学(师范)、材料科学与工程)、小学教育(师范类)(学费待定)、法学类(社会工作、行政管理
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校本部)、电子信息类(校本部)(包含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学前教育(师范)(杭州校区)、化学(师范)(校本部)、历史学(师范)(校本部)、计算机类(
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历史学(师范类)(历史学(师范类)、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财务管理、电子商务、会计学、工商管理、旅游管理)、智能制造工程、法学类(包含专业: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法学)、法学类(包含专业:社会工作、行政管
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师范类)、历史学(师范)(师范类)、经济与贸易类(含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前教育(师范)(师范类;杭州校区)、机器人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师范类)、工商管理类(含财
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交通运输(校本部)、智能制造工程(校本部)、工商管理类(财务管理、电子商务、会计学、工商管理、旅游管理)(校本部)、工业设计(校本部)、特殊教育(师范类)(杭州校区)、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校本部)
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物理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科学(师范)、电子信息类等4个专业。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浙江师范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2022)类型批
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物理学类(含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计算机类(含师范)、外国语言文学类(含师范)(该校要求报考该专业外语成绩不低于120分)、生物科学类(含师范)(校本部)、汉语言文学(师范)(校本部)、数学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