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类型 | 年份 | 总分 | 英语 | 政治 | 专业课一 | 专业课二 |
---|---|---|---|---|---|---|---|
体育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03 | 37 | 37 | 111 | 0 |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杭州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设立,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从杭州搬迁至金华,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相继并入。2015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20年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现由金华(校本部)、杭州(文二校区、萧山校区)、兰溪3个校区,20个学院(含独立学院)组成。
浙江师范大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质量、提升特色、提升效益”为主线,秉承“砺学砺行、维实维新”校训精神,弘扬“务实、求实、扎实”育人传统,实施“特色化、国际化、区域化、协同化”发展战略,主动服务浙江教师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举措,努力建设特色浙师、和谐浙师、美丽浙师、活力浙师、幸福浙师,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办学概况
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自建校以来向社会输送了30余万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其中有21万奋战在教育系统,近一半浙江省在职特级教师和省一级重点中学校长毕业于我校。学校本科教学业绩考核、毕业生对母校总体满意度稳居浙江省本科院校前列,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28000余人(含独立学院),研究生7000余人(其中非全日制研究生1143人),留学生3000余人,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2万余人。
学科门类齐全,有70个本科专业,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数学、化学、工程学、材料学、环境/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个学科列入浙江省一流学科。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级课程28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
师资结构合理,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海外高层次人才7人,国家万人计划人才5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3人。
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34项、全国教科规划优秀成果奖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拥有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36个,包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各1个、省重点(工程)实验室9个、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2个、省新型高校智库1个。共建附属学校48所。学校立足浙中,深化与金华战略合作,积极助推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
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推进,学校与5大洲、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80余所高等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与70余所国(境)外大学确立了校际学生交换项目,入选“浙江省十佳对外合作单位”“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学校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商务部“中国基础教育援外研修基地”,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在海外建有5所孔子学院、1个独立孔子课堂和1个中文教育中心,获批成立教育部中国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非洲基地、浙江省孔子学院师资选拔培训中心。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录取分数线(2022):339。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名称类型年份总分英语政治专业课一专业课二教育技术学学术型硕士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浙江师范大学年份2022研究方向:8不区分研究方向初试
五培养过程学院各学位点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硕士生培养的全过程制定了完整的教育制度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日益提升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一是依据国内外体育学科发展变化定期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凸显前沿研究成果二是强化实践性教学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三是鼓励研究生出国境攻读博士学位与参与国境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开拓研究生国际视野进一步提升了研究生深造率与国际化水平四是建立健全研究生学术会议资助制度统筹安排一定比例的人才培养经费学科经费和科研经费用于研究生学术交流五是建立健全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制度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
四支撑平台本学科为浙江省一流学科类近年来不断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现拥有与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东亚研究中心共建的中美健康与健身研究中心与韩国体育大学共建的运动与代谢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冬奥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合作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体育行业特有职业国家级培训单位与浙江省体育局共建的体育与健康浙江研究中心浙江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体育运动实验教学中心等多样化平台答案来源于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学位点及相关情况介绍
一概况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历经多年发展现有体育学1个一级学科学位点体育硕士1个专业学位点和学科教学体育1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方向拥有博士生导师4人和硕士生导师21人形成了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具有一定优势的学位点方向近年来我院体育学科成为浙江省一流学科类导师队伍全面优化科研实力日益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院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答案来源于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学位点及相关情况介绍
三导师简介薛岚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院长浙江师范大学体育学科与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学分会委员浙江省体育改革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篮球协会副主席浙江省大学生体育协会篮球分会主席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规划项目等在学术期刊发表权威一级论文20余篇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3篇获浙江省社科联第三届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李启迪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双龙学者特聘教授体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博士后入选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等先后兼任中国教
二学位点简介体育学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包含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四个方向学位点坚持需求导向瞄准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等重大战略需求以学术研究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导师队伍建设为重任以师生高端研究成果为标志汇聚了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毕业生产出了一批具有重要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体育硕士拥有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三个专业方向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通过实施一系列培养计划与措施重点突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构建了全员全程体系化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实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毕业生中很多人已成为各自所在单位的骨
六研究生就业学院各学位点持续开展研究生就业导航活动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库用人单位数据库精准推送就业信息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毕业生中有的考取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英国班戈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博士生且毕业生中很多人在高校就业已成为各自单位的领导和教学科研骨干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根据浙江教育评估院组织的2016届研究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本校体育学硕士专业2016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100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892分百分制答案来源于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学位点及相关情况介绍
浙江师范大学学科教学(体育)专业研究生录取分数线(2022):351。浙江师范大学学科教学(体育)专业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名称类型年份总分英语政治专业课一专业课二学科教学(体育)专业型硕士教育学科教学(体育)浙江师范大学年份2022研究方向:1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学专业研究生录取分数线(2022):309。浙江师范大学体育学专业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名称类型年份总分英语政治专业课一专业课二体育学学术型硕士体育学体育学浙江师范大学年份2022研究方向:13不区分研究方向初试科目:①101思想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专业研究生录取分数线(2022):303。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专业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名称类型年份总分英语政治专业课一专业课二体育专业型硕士体育体育浙江师范大学年份2022研究方向:17不区分研究方向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