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掌握音乐表演 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舞台表演能力,从事音乐表演、群众文化辅导等工作的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文艺团体、演艺机构,基层文化馆站等单位,从事音乐表演、群众文化辅导等 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为不同风格的声乐或器乐伴奏的能力;
3.具备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与辅导能力;
4.具备较强的演唱或演奏、范唱或范奏能力;
5.具备一定的钢琴独奏、范奏能力:
6.掌握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音乐作品鉴赏能力;
7.了解中西方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音乐流派及代表作品。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视唱练耳、合唱指挥、民歌、声乐表演(声乐)、器乐演奏(器乐)、即兴伴奏、钢琴基 训、重奏(器乐)、合奏(器乐)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声乐表演、器乐演奏等实训。
在专业文艺团体、演艺机构、基层文化馆站等单位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歌唱演员 外国乐器演奏员 民族乐器演奏员 其他乐器演奏员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音乐 民族音乐与舞蹈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音乐学音乐表演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掌握音乐表演 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舞台表演能力,从事音乐表演、群众文化辅导等工作的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文艺团体、演艺机构,基层文化馆站等单位,从事音乐表演、群众文化辅导等 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为不同风格的声乐或器乐伴奏的能力;
3.具备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与辅导能力;
4.具备较强的演唱或演奏、范唱或范奏能力;
5.具备一定的钢琴独奏、范奏能力:
6.掌握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音乐作品鉴赏能力;
7.了解中西方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音乐流派及代表作品。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视唱练耳、合唱指挥、民歌、声乐表演(声乐)、器乐演奏(器乐)、即兴伴奏、钢琴基 训、重奏(器乐)、合奏(器乐)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声乐表演、器乐演奏等实训。
在专业文艺团体、演艺机构、基层文化馆站等单位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歌唱演员 外国乐器演奏员 民族乐器演奏员 其他乐器演奏员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音乐 民族音乐与舞蹈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音乐学音乐表演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宁波教育学院)是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以培养全日制大专生、培训宁波市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教育行政干部为主要任务的公办高等师范院校。学校现有杭州湾校区和宁波校区,占地面积518亩,全日制学生5595人。
办学历史深厚。学校创办于1959年,前身是宁波市教师进修学校。1984年更名为“宁波教育学院”,是宁波市最早的五所高校之一。2018年10月,杭州湾新校区启用。2019年5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学校改制设立为“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0年12月,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群顺利入选浙江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名单。
办学特色鲜明。学校开设了学前教育、早期教育、产品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电子商务等13个专业,逐步形成“多群一链”的专业布局与学科建设。其中,学前教育专业是宁波市重点建设专业,学前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被确定为唯一一个市级教育类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宁波市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宁波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中心、宁波市班主任专业发展指导中心挂靠我校的独特优势,构建了学前师资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的办学格局。
师资队伍优良。学校强化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建设,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17人,其中专任教师23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175人,占75.11%,具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82人,占35.19%,8人入选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
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工作,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学前教育师范生培养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专升本率位列全省高职院校第5位。多名学生代表浙江省参加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成绩稳居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前列。2021年师生作品荣获“挑战杯”全国竞赛红色专项活动一等奖。不断深化国际化教育合作,与美国威廉杰瑟普大学、泰国商会大学等13个国(境)外院校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与韩国东明大学合作举办学前教育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全方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社会服务广受赞誉。社会服务广受赞誉。学校积极履行“三中心”职能,统筹指导宁波市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十三五”期间,培训学员近10万人次,高质量完成新疆库车、四川省凉山州、吉林省延边州、贵州省黔西南州、浙江省丽水市、重庆市万州区、西藏比如县、青海天峻县等地教育扶贫工作,惠及当地教师300余万人次。2020年学校还获批成为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培项目承办院校,是浙江省唯一获批的高职院校。2022年成立宁波教育培训集团,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培训品牌。学校被宁波市委、市政府评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学校设有宁波教育评估研究院、宁教培训学校等社会服务部门,其中宁波教育评估研究院被市民政局授予“4A级社会组织”称号。
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学校积极推进校地共建和校企合作,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合作共建了全国第二家儿童研究院,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共建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全国第一家区域学习中心,与教育部民族发展中心共建全国第一家长三角地区民族教育协作重点研究基地,与上海师范大学签约共建卓越教师培训工作室、研究生培养基地。目前已建64家教学实践基地,24家幼儿园教师发展学校,设有附属幼儿园2个,全省五年一贯制合作教学点学校17所。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师范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立足浙江,服务长三角,贡献“一带一路”,构建“一核两双九大行动计划”新一轮创业蓝图,努力把学校创建成高水平高质量的卓越师范院校,成为浙江省优质幼师培养摇篮。
宁波教育学院学生困难补助实施办法
(试行)
根据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规范困难补助工作,特制订本实施办法:
一、申请对象:
具有我校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学生,因本人重病、家遭灾害或不幸,家庭经济困难,经校实确属一时无法解决,影响正常学习的,学院可予以一学期一次性困难补助。
二、申请条件:
1、家庭经济困难;
2、遵守国家法律和校纪校规,无违纪处分,德育考核优良以上;
3、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良,就读期间不及格课程不超过1门;
4、生活节俭,不铺张浪费,无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
5、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及各种公益活动。
三、申请比例及额度:
全院申请困难补助的享受面原则上不超过应在籍学生总数的6%,根据申请学生的经济困难程度补助金额一般为300—600元。
四、程度及办法:
1、申请困难补助的学生在每学期第二个月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困难补助申请表,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由所在分院(部门)要根据学生家庭经济调查情况及在校期间综合表现,提出申请困难补助的初步名单上报学生处;
2、学生处对各分院(部门)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核后,报学院分管领导审批、发放。
五、本办法由学生处负责解释。学校2018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96.97%,专升本升学率为13.47%,出国留学4人,学前教育专业有16.02%的毕业生进入教师事业编制。近三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根据浙江省教育评估院调查统计,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中,我校2017届毕业生专业就业相关度位居第1名,就业率位居第4名,职业稳定度位居第5名,毕业生升学率位居第8名。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是一所国办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艺术职业院校,办学近70年来,培养了大批文化艺术专门人才,为社会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6年经批准增挂“浙江公共文化管理学院”办学牌子。学校是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基地、文化和旅游部浙江培训基地、全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传承基地、浙江省文明单位,也是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学校办学特色鲜明,教学水平较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异,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是唯一一家连续三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高职艺术院校,是《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表演艺术专业目录和配套专业简介、教学标准拟制工作的总领衔单位。学校2012年被授予“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优质高职校”建设计划。2019年学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2020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高职高水平学校建设”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占地230多亩,建筑面积11万余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近5000人,设有戏曲学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戏剧影视学院、设计学院、手工艺学院、文化管理与教育学院7个二级学院和基础教学部(公共体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浙江艺术学校(学院附中)4个教学单位,开设29个专业,戏曲表演专业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戏曲表演、舞蹈表演、民族传统技艺专业为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通过教育部验收),戏曲表演、戏剧影视表演、音乐表演、舞蹈表演、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建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级高校“十三五”优势专业和5个特色专业。戏曲表演专业群是国家高职“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舞蹈表演专业群是浙江省高职“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表演艺术综合实践教学基地和影视多媒体技术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践教学基地,戏剧影视与舞台美术综合性实训基地、舞台艺术设计实训基地、非遗文化实训基地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音乐表演实训基地、影视科技实训基地为省级“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学校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中专到高职的办学过程中名师荟萃,有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越剧表演艺术家姚水娟、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王传淞、竹笛艺术大师赵松庭、音乐教育家周大风等,并常年聘请大批文化艺术名家来校任教。学校被誉为“明星摇篮”,先后涌现出一大批杰出校友,如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戏剧导演杨小青,央视主持人董卿,影视演员周迅,舞蹈家山翀,歌唱家钟丽燕,民族器乐名家詹永明、吴蛮,形象设计师毛戈平等。
学校积极面向浙江建设全国文化发展示范区需要,秉承“大文化视野、特色化办学”理念和“求真 尚美 精艺 修为”校训精神,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专业结构与行业产业发展融合度,着力建设表演艺术类、广播影视与艺术设计类、民族文化艺术与文化服务类、艺术特色教育类四大专业群,巩固深化“教学与舞台实践相融合,教学与创作研究相融合,教学与学生职业素质涵育相融合”办学特色,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力争打造高水平高职院校,为浙江加快文化浙江、诗画浙江建设,率先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培育更多“文化浙军”。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按规定享受每年2500-4000元不等的国家助学金及其它助学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