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2 | 29250 | (W0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历史类 | 590 | 5558 | (L02)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政府文物管理机 构、各类博物馆或展览馆、文物考古研究机构以及新闻出版、教育等企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文物 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历史、考古、 艺术和科技等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文物与博物馆研究以及文博事业管理的基本 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文物学与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对相关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 学有一定的了解;
2.基本掌握中外主要文物种类和重要文物实例;
3.具有对文化遗产鉴别、分析和评价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文物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的国际规章;
5.了解博物馆对人类人文遗存、自然遗存管理的作用,以及文物修缮、保管的传统方法和现 代科技知识;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历史学。
核心课程: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实务、各主要门类文物概论、文物与考古技术、 文物保护管理、考古学通论、中国历史、世界历史。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业务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读书报告、学术前沿讲座、 大学生科研立项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湖北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2 |
| 历史类 | 590 | ||||
| 新疆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7 |
| 陕西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9 |
| 贵州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9 |
| 四川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2 |
| 广西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9 |
| 湖南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6 |
| 河南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3 |
| 文科 | 595 | ||||
| 福建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1 |
| 山西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59 |
本专业主要开设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考古学通论、文物保护基础、博物馆藏品管理、博物馆展示策划与设计、文物材料与保护、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文物鉴定、中国物质文明史、科技考古导论等课程。培养具备文物学、博物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旅游部门、新闻出版和教育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和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招文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一、历史沿革
1931年,学校前身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在武昌宝积庵诞生,此后迭经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教育学院、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师范专科学校、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和武汉师范学院等时期。九秩春秋,筚路蓝缕,六易校址,八更校名,薪火相传文脉不息,师范教育底蕴深厚。1984年,由武汉师范学院更名改建为湖北大学,开始由单一的师范类院校转型步入综合性大学发展阶段。2013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湖北大学。
二、校区概况
学校有武昌主校区、汉口校区、阳逻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500亩。学校毗邻长江,紧靠沙湖,树木葱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服务设施基础完善。
三、学科专业
学科门类和专业齐全。涵盖除军事学、交叉学科以外的12大学科门类,设有23个学科性学院、83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3个学科入选U.S.News世界最佳学科,5个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拥有3个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5个学科在湖北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有2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四、人才培养
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9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9500余人。2006年始,学校启动实施“一流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及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十年树人计划”,探索开展通识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有一批国家级的产教融合基地、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累计获批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88项。近年来,围绕国家和湖北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加强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和师范教育,成立微电子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4个新工科学院,组建师范学院、文化遗产学院和旅游学院等。建校以来,累计培养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30余万人。
五、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15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900余人,博士生导师230人,硕士生导师926人。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362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72人(次)、省市级人才290人(次)。
六、科研与社会服务
建有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能源捕获和环境传感绿色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国家级平台,作为参与单位组建了湖北应用数学中心。建有省部共建有机化工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1个。建有功能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武汉市)重点科技创新平台41个。建有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湖北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等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2个,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巴西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备案)。2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县域治理研究院入选湖北改革智库,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入选省委重点建设的全省十大新型智库。近五年来,学校获省科技奖35项,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1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8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5项。
七、校园文化
建设书香校园,注重以文化人。多次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网络文化优秀成果奖,连续3次获评“湖北省十佳书香校园”。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队获得全国冠军15次,5次代表中国出征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并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大学生龙狮团8次到国(境)外巡回展演,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摘得世界龙狮锦标赛冠军2项。近三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大学生艺术展演、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重大赛事中摘得桂冠。
八、国际交流
上世纪60年代,学校开始招收国际学生,可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湖北省政府奖学金。学校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与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合作设立湖北大学曼城联合学院,在巴西、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波兰合作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孔子课堂)。
九、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学校正以“学科建设和综合实力双突破”为发展目标,努力建成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是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共建高校,坐落于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各项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学校占地1550余亩,校舍面积100万余平米。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季,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鳞次栉比,湖光山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教学、科研和生活的优美环境。
办学基础稳步夯实。学校现有56个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预科等各类学生29000余人。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型硕士点。现有本科招生专业82个,涵盖10大学科门类,获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国家级14个),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得国家级“新工科”项目4项、“新农科”项目5项、“新文科”项目4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2018年1月,学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中民族学、化学和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17年,民族学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现有教职工2200余人,各类专任教师14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58%。拥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引培了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十三五”期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291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36项;发表CSSCI期刊论文761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31篇;发表SCI期刊论文1373篇,其中一区论文279篇;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245部,获批授权发明专利271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23项;制定中药材艾叶国际标准1项;湖北全面小康建设研究院入选2017年度中国核心智库,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互联网+中华文明”全国示范基地。学校位列2019年全国高校C刊论文发表数量排行榜第86位,自然指数2020年度排124位,学报人文社科版、自科版全部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等级。
学校影响不断扩大。2012年,学校获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是非“985”“211”高校中唯一获批单位;2001年、2006年、2016年,连续三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成绩优异。2017年8月,获评“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9月,学校人才培养成果入选“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建校70年来,累计培养了15万余名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校承担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利用自身科研优势建设多个服务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平台,推进国家民委派驻武陵山片区联络员、“1221”精准扶贫工作、驻村扶贫工作队、“616”对口支援长阳县、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程、定点帮扶恩施市基础教育、博士服务团、“三万”活动、科技副县长、基层高质量发展专才支持计划等“十大工程”,累计派出干部、教师144人次,投入各类扶贫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先后与恩施州、铜仁市、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黔西南州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加强与武陵山片区、巴林右旗、德保县、乐安县等地区在人才培养、智库服务、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文化建设、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学校与境外5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武汉大学、重庆大学等数十家国内高校开展联合培养、互访互学等深度合作。
立德树人成效显著。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等精神,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大力开展“五个认同”教育,被国务院、国家民委、湖北省、武汉市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高校”等称号。多次被湖北省委评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党委中心组”“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19年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连续多年获得教育部、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湖北省十佳班主任”“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一大批优秀师生代表。
进入新时代,启航新征程。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着眼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四个服务”办学要求,大力实施“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特色荣校”战略,努力建设国内一流、人民满意的现代化高水平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南民族大学商务英语(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商务英语(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商务英语(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就业前景和文物与博

中南民族大学翻译(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翻译(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翻译(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就业前景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省级

中南民族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国家

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就业前景和文物与博

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民族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民族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就业前景和文物与博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就业前景和文物与博物馆学

中南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中南民族大学金融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就业前景和文物与博物馆学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就业前景和文物与博物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