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中南民族大学 | 四川师范大学 |
|---|---|---|
| 软科(综合) | - | 200 |
| 校友会(综合) | 135 | 144 |
| 武书连 | 197 | 158 |
| US排名 | 1676 | 1301 |
| 软科(民族) | 2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6 | 27213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1 | 29752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7 | 31880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65 | 32855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批 | 557 | 37114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批 | 550 | 40910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本科批 | 549 | 41440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批 | 527 | 53339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91 | 5381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90 | 5558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87 | 6130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批 | 585 | 6573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批 | 583 | 6990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本科批 | 580 | 7643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4 | 28228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3 | 28749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3 | 28749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2 | 29250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1 | 29752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8 | 31351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93 | 5035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91 | 5381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90 | 5558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地理(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89 | 5736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88 | 5931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37 | 67404 | 521 |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一批 | 521 | 82994 | 521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9 | 7643 | 541 |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一批 | 541 | 18278 | 541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0 | 47298 | 521 | |
| 2021 | 高端技能型本科 | 本科一批 | 522 | 81995 | 521 | |
| 2021 | 西藏定向 | 本科一批 | 520 | 83978 | 521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5 | 8750 | 541 | |
| 2021 | 西藏定向 | 本科一批 | 525 | 27273 | 541 |
中南民族大学是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共建高校,坐落于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各项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学校占地1550余亩,校舍面积100万余平米。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季,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鳞次栉比,湖光山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教学、科研和生活的优美环境。
入校新生根据《中南民族大学学生学费和住宿费管理办法》进行收费。大类招生专业在专业分流后按各专业学费标准收费。学费、住宿费和代收费标准经学校所在地省级物价部门审核备案后向社会公布,收费目录清单登陆学校财务处网站和本科生招生信息网查询,网址:https://zsb.scuec.edu.cn/zszc/sfqd.htm
《中南民族大学学生学费和住宿费管理办法》
https://www.scuec.edu.cn/cwc/content.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009&wbnewsid=1550
我校高度重视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建立并完善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为主,学费减免、无息借款、临时困难补助、学生救助基金、校友奖助学金、社会资助、基层就业代偿、服兵役代偿等为补充的“奖、助、贷、勤、减、免、补”七位一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1)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等。
(2)助学贷款:分为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两类,新生在入学前可以在生源地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或到校后可以在校申请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两者不能兼得。
(3)勤工助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向学院申请勤工助学岗位,以劳动获取一定的收入,以解决生活困难,磨砺意志。具体操作按《中南民族大学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执行。
(4)学费减免:符合学校学费减免相关政策,经本人申请,家庭所在地政府证明,学校调查核实后,按规定给予减免学费。
(5)校内无息借款:因突发事件导致经济困难的在校在籍本科学生,经本人申请,学院审核,按规定给予无息借款。
(6)临时困难补助:本人或家庭因遭遇突发性事件等给生活带来临时性困难,在校生活难以为继者,可提出临时困难补助申请,经所在学院审核上报后,学校视其困难程度给予临时生活补助。
(7)学生救助基金:身患重症或家庭出现重大变故导致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可向学校申请学生救助基金,以缓解生活压力,顺利完成学业。
(8)社会资助:由社会爱心组织、团体和个人提供,按照国家政策和学校规定,资助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出资者的要求确定资助对象,原则上在特别困难学生中确定,品学兼优者优先。如上海慈慧基金会西部助学“春华秋实”助学金、“广发希望慈善基金”奖学金、宁夏慈善燕宝助学金、自强奖学金、夜郎奖学金等。
(9)开辟新生入学“绿色通道”,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10)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符合以下几种情形之一的同学,在校期间的学费或国家助学贷款由国家实行代偿:一是学生毕业后,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在3年以上(含3年)的;二是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三是毕业后被直接招收为士官的。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及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学校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现有狮子山校区、成龙校区二个校区。
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创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师生在原校址上创建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学校吸纳西山书院,更名为私立川北大学。1950年,学校合并私立川北文学院,组成公立川北大学,迁址四川省南充市,改称川北大学。1952年,以川北大学为主体,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3年,原重庆师范学院部分系科师生进入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四川师范学院本科专业迁到成都狮子山。1964年,原成都大学(现西南财经大学)数理化三系并入我校。1985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四川师范学院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成都煤炭干部管理学院整体并入我校。
根据国家规定,学生入学和在读期间须交纳学杂费和住宿费。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学校严格执行四川省物价局、四川省财政厅和四川省教育厅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









